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万事通脱唯在一个“活”字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万事通脱唯在一个“活”字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课堂是一个独特的世界,当教师和学生在这四壁围堵的空间里活动时,有时却会产生一种奇怪的感觉,外面无限的世界、古今悠久的时空似乎时时都能汇聚于此,以致这段生活远比某个好玩的地方或节日更富有意义和趣味。这更多的意义从何而来呢?探其究竟,我们会发现,这是因为教师、学生和文本在互动的对话交流中形成了一个“意义场”的缘故。其中,文本提供了创生多种意义的可能,以一种期待视野呼唤多角度、多层次的意义解读和构建。而教师以自身的学识、先行的体验和深刻的理解建立起一个宏大的“叙事结构”,以容纳、引领、激发更多不同的意义。对学生来说,“一千个读者便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他们需要的不是规避和限制,而是将知、情、意、行合在一起,揭开一切未知的遮蔽,求得澄澈的意义之源。然而,在教学活动中,这三者的活动却经常不能形成这个至关重要的“意义场”,其中,以教师制造的壁障最多。

案例一:有一年我接手新班,布置学生写日记,要求每周交两篇。有一位同学总是不厌其烦地写钓鱼,大鱼、小鱼、鲫鱼、鲤鱼在日记中被他一次次地钓上来。这还不算什么,更让我惊奇的是,他每次钓鱼都能钓出一个“道理”来,这次这个道理,那次那个道理。我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写日记?他很有经验地告诉我,如果钓鱼没有钓出道理来,那老师给的分肯定不高。就是写别的事,也要写出道理来。那时我明白了,这道理不是他钓上来的,而是老师的分数钓上来的。这件事给我很深的印象。以后我发现很多学生小小年纪在学习上便有了许许多多类似的“经验”,而这一切大多都要归根于教师们各种公开的和潜藏的限制和诱导。

案例二:我曾经听过一节小学教学课,其内容是关于“测量”的。课程的要求是:正确掌握测量方法,并进行面积计算。教师是这样指导学生学习的:首先,在课堂上了解书上的内容。然后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进行实际测量。为了提高效率,他让一个学生站在起点按住零刻度,其他人围观,他则亲自在终点读数,并让大家记录,同时也讲了一些注意事项。最后,他带着学生走进教室,把早已准备好的测量图纸发给大家,每人一份,计算面积。课后我问他为何不让学生自己动手测量,并用自己测出的数字计算面积。他说,这节课测量项目很多,完全放手让学生做,他不放心,又浪费时间。虽然内容不难,具体操作也算简单,但是“现在的学生太粗心,越是简单,越容易出问题”。而且那样做现场混乱,不易管理,教学效果差,不如他亲自动手操作,还能省去“不必要的麻烦”。另外,他早已提前测量过,绘成图纸,现场示范只不过是让学生看明白,“这不难,看看也就会了。”最后计算面积也方便,不致争论不休,意见不统一。他还提到一个重要因素:考试是不考实际测量的,在试卷上还不是给出数字让学生计算?纵观这堂课的教学,学生鲜有亲身实践的机会,他们最后虽然个个都得出了结果,可这与他们又有什么关系呢?如何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测量工具,在测量中有哪些具体因素会影响到精确度,怎样绘图并进行恰当的划分和面积计算,以上种种,他们还是不甚明白。

从这两个案例里,我们可以看到,教师在教学中先入为主的主观先验往往会在三个主体之间的“意义辐射”中形成壁障,使学生无法真正走进文本,无法走进在主体独立感悟中才能获得、在交流中才能生成、在双方言谈转化中才能实现的意义。这壁障还使本应充满活力富有生机的意义交流,变成一个由各种烦琐的规矩和要求组合成的静态过程。学生远离直面实践、知识、成功与失败的机会,只能在一个意义匮乏的境地里学得一些“纸上得来终觉浅”的东西。

如何打破这意义交流的壁障呢?万事通脱唯在一个“活”字!记得有一次听课,教师上的是冰心的散文《只拣儿童多处行》。她的引导是别具一格的:在课前准备阶段,让学生们查阅了冰心的有关文章和资料。上课时,她穿针引线,让学生从教材中的一个个词、一句句话生发开去,调动自己的阅读储备,谈各自的见解。虽然学生个人所读有限,但融合在一起就显得厚重、博大了。他们彼此引导,相互启发,不少同学说出了让听课老师们都赞叹不已的理解,那一句句隽妙之语让我至今记忆犹新:“哪里有孩子,哪里就有真诚的爱”“孩子是世界上最容易懂得爱的人”……教师当时显然也被激动起来,她有很多话想说,但我看出她硬是抑制住自己,把表达的机会给了学生们。到了结束阶段,为了让更多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感情,她因势利导,让大家写下自己的感受。她还是像刚才引导时一样,没有提出什么条条框框以显示教师的存在,她说:有话则长,多多益善;无话则短,短也精彩。这个让我至今难忘的要求,让学生们再次“活”了起来,纷纷下笔,“生花”无数。在这堂课上,学生们似活泼嬉戏的鱼,而教师则似明彻静默的水,“水虽无言,鱼却有声”。从中可以看出:当教师主动放弃一切主观先验的东西,把自己在“意义场”中隐藏起来,通过幕后的运作,使整个课堂的意义结构充盈着一种强大的张力和旺盛的生命力时,才能在与文本、学生的交流中时刻保持“意义传输”的通畅,让意义在三者真实的对话里始终保持鲜活的“生成状态”,才能让学生学得愉快。只要他们始终对学习产生兴趣,只要他们积极主动地发展自己,其余的一切都不应在我们的关注之列。唯其如此,我们才能说,他拥有了有意义的学习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