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中西医整合诊断治疗心肌炎体会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西医整合诊断治疗心肌炎体会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西医诊断心肌炎的异同

“整体观念”、“治病求本”是中医理论和治疗用药方法中十分重要的原则。

病毒性心肌炎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病,西医理论对本病认识是:由于机体抵抗力减弱低下,各种病毒侵入机体内,体内的免疫系统不能有效及时清除病毒,导致心肌细胞和心脏血管内皮细胞受损。由于病毒的强弱和机体免疫系统功能状态不同,病理损伤的范围,程度也相应不同,引起临床上不同程度的胸闷、气短、乏力、心前区疼痛,以及相对应心电图不同程度的心肌供血不足和心律失常。传统的中医理论中没有病毒性心肌炎的名称,而是根据患者的病证,归属于“胸痹、心悸”等证范畴。中医理论认为,本病是机体“本虚标实”之证,由于病人身体“本虚”(抵抗功能低下)外界邪毒(各种病毒)侵入机体内,伤及心脉,导致气血两虚,长期的气虚血亏,导致血行不畅,心血瘀滞,心阴亏损,而引发一系列临床证候。因此,中西医学对本病的认知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对其病因和临床认证是一致的,只是表达方式不同。

在用药治疗上,中医确实有独到的理念和独有的优势。西医更注重病毒及其毒素对患者心肌细胞损伤的部位,严重程度和病变范围。依据化验室和心电图检查出的心律失常的类型和程度,心肌损伤缺血的范围和程度,针对具体症状用药。而中医用药治疗理念不仅是针对某些具体的临床症状,更强调机体的总体观念,注重调节整体功能。在治疗病毒性心肌炎上,中药黄芪是目前国内首肯的治疗药物,并最具代表性体现了中药的优势作用和中医“标本兼治”的整体治疗理念。

黄芪在治疗心肌炎中的优势

在传统中药应用上,黄芪功效是补气固表,利尿托毒,主要用于治疗气虚乏力,身汗水肿、血虚内热等。许多名家名方都把黄芪作为一味主药。现代科学研究证明,黄芪中含有黄芪皂苷类,多糖类和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治疗病毒性心肌炎(胸痹、心悸证)的药理功效概述如下。

(1)黄芪对机体的免疫系统有广泛的作用,能明显提高白细胞的功能活性,促进外周白细胞的趋化活动,有利于炎症的恢复。能明显增加巨噬细胞的数量和吞噬功能,促进对病毒及其毒素的清除作用。黄芪还能显著提高免疫系统中自然杀伤细胞功能。(柯萨奇B病毒感染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经3个月黄芪治疗后,体内自然杀伤细胞活性可以11.5%提高到44.9%)。应用黄芪后,能使机体诱生干扰素能力显著提高。黄芪还能促进特异性抗体的生成。这些免疫环节功能的增强,使机体抵抗力明显提高。黄芪不仅促使特异性体液免疫系统和特异性细胞免疫系统功能增强,而且还能显著增强机体非特异性抵抗能力,增强机体对缺氧的耐受力和对多种劣性刺激的耐受力。

(2)黄芪对心血管的直接药理作用:黄芪能增强心肌收缩力,对中医辩证气虚型心功能不全患者有显著的强心作用。能明显提高心搏量,心输量和心脏指数。黄芪能明显扩张冠状动脉,增强心肌血氧供应,对缺血的心肌细胞有保护作用。稳定心肌细胞膜的电离子平衡状态,有效地抵抗心律失常的发生,控制和减轻心律失常的严重程度。增强心肌细胞对各种损伤因素的耐受性,促进心肌细胞代谢活性,保护心肌细胞膜和细胞内各超微结构形态和功能的完整,促进细胞抗损伤的修复过程。黄芪对心血管的这些药理作用,能有效地纠正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临床表现的胸闷、气短、心绞痛、乏力和心电图的心肌缺血和各种心律失常症状。

(3)黄芪除整体提高机体抵抗力和直接作用于心血管的药理功效外,还对其他的脏器有明显促进调整和改善功能。黄芪能有效地促进机体造血功能(中医传统的当归补血汤);促进消化系统功能(健中汤)。对中枢神经系统有保护作用和促进脑细胞代谢功能(补阳还五汤)。黄芪对肝、肾功能都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在治疗肝、肾疾病中,重用黄芪都能收到很好的疗效。

综上概述,黄芪这些药理功能,使其在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应用上,有任何西药也不能替代的优势作用。不仅有“固本”(增加全身特异性、非特免疫功能),而且还能有效“治标”(直接对心脏的药理作用),同时能整体改善机体功能状态。真正达到一药“标本兼治”的目的。

中西医方法协同治疗心肌炎

对病毒性心肌炎发病的病因(抗病毒,提高机体抵抗力)病理(促进心肌细胞和心血管内及细胞修复,稳定心肌细胞膜)和临床症状(纠正心悸、胸闷、心绞痛、乏力),都能同步治疗,而且药理作用显著,对身体其他系统和脏器无任何不良影响,并能改善其的功能状态。西药在纠正心肌功能,改善心肌缺血,控制心律失常应用上,一般是一种药具体针对一种病理变化,特别是在控制心律失常作用上,只能控制心律失常的出现,不能从病理变化上纠正。

中西医整合在各种疾病的诊断治疗中,应取长补短,优势互补。笔者对中西整合之路的体会:西医的优势在诊断技术上先进,高精尖,对每一个病的病因,生理改变和病理变化,特别是超微结构变化,病理损伤程度、性质、范围以及相对应的临床症状,有明确具体的诊断,指导针对性用药。其相对劣势是用一种药物只能控制某一种病变,无整体调整功能。中医的优势在于强调整体观念,辨证施治,治疗具体病证(治标),注重整体(固本)重要性。在治疗心脏各种症状时,注重全身免疫功能和中枢神经系统、消化系统、肝、肾各脏器同步调整。

因此,要做到中西医整合诊断治疗疾病工作,必须走中西医整合之路,充分掌握新的诊断技术。必须掌握中药对各种病证的作用机制,药理功能。根据疾病不同阶段,病变损伤的性质、程度,选用相应的中药。只有全面掌握疾病的病因,病理损伤变化,以及相对应的中药药性,药理作用、不良反应,西医医生才能科学精确熟练应用中药治疗各种疾病。而中医也应了解掌握一些必备的西医检查诊断的方科学技术,了解新的医学观念,结合中医“标本兼治”的传统理论,更新一些诊断技术。每名中西医结合医生,都应提高对中药的认知水平,不应仅停留在传统的药物功效上。掌握现代高科技对中药分子水平的研究结果和中药的药理成分对机体各靶器官受体作用的影响,更加科学合理、有效地辨证施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