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梢节领劲”运化之“转关在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梢节领劲”运化之“转关在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近来,研读罗永平老师《浑身太极――学习陈鑫“太极拳推原解”》一文,感触颇深!特于“来脉转关”一节,思绪反侧。延想经年习拳,每每于拳理拳法之中求诸要领。蒙师垂范,渐得彰明。今援师文原义,略述浅悟!

“梢节领劲、腰为主宰、跌空合出”是罗师太极技理架构的总纲,是习练太极拳的“伏应”心法。其中“梢节领劲”序为首要,一发而牵动全身。梢节领为先(每动先走手),自然“节节贯串’而虚实分明,上下相随而松沉圆活。不论行拳架,还是推手散放,起承转换之间,必将触及一个关键的节点――“转关”。

何为“转关”?

“转关”一词始出陈鑫《争走要诀中》:“得势争来脉,出奇在转关”。但对“转关”的确切定义,众说纷纭,智者见智。或曰“转关全在腰际”;或曰“力的方向的转换就是转关”;或曰“开合之处谓转关”,倾向之类,因时而异。当研读罗永平老师《浑身太极――学习陈鑫“太极拳推原解劢“来脉转关”一节,深感解析祥核、贴义。解曰:来脉,是指对方进攻的劲路;转关,是指借着对方的劲路化而击之。“转关”即是“使敌不知我”的关键,更是出奇!来脉我化,来脉我吞,引进落空,借力转关,方得“一气相生”。对“转关”的作用、目的、以及产生的实用效果,卓然彻鉴,真所谓一语中的。当然,“转关”蕴含周身贯通的螺旋缠丝运动,有了螺旋缠丝的“转关”,才可“得势争来脉”,在我为螺旋缠丝以避实就虚,曲中求直,起到边化边打,边打边化的“出奇”效用。

“转关”的运化,机在一瞬,势唯顺应,尤需连绵稽延,粘黏连随,不丢不顶,虚实相济。否则,意断劲丢,失机失势。

如何“转关”?

罗永平老师《正确理解“其跟在脚,发於腿,主宰於腰,行於手指”之意》一文中有论:实践证明,以手领劲的好坏,直接影响推手搏击效果。以手领劲,有利于螺旋缠丝劲的发挥;以手领劲,有利于沉肩坠肘,身肢放长;以手领劲有利于“引进落空”,产生“跌”的状态;以手领劲,蓄劲时间短,有利于连续打击;以手领劲,启动快,变化迅速,打击较稳、较准。可见,“转关”在于以手领劲的“梢节”,也就是说,“梢节”是“转关”的要件。

“梢节领劲”的运用变化万端,以手领肘、领肩、领身,辅之腰际,开合、折叠有绪,引进落空,牵动四两拨千斤,至“跌空合出”,其运化常常表现在“转关在腕”,此为罗永平老师所传太极拳的独特之处。运化于腕,其法有折腕、旋腕、挂腕,压腕、扣腕、坐腕、凸腕等,临机制宜,穷极要妙。“转关在腕”往往是引领全身内劲转换的最直接、最有效、最快捷的手段。以大、小指领劲走顺逆缠,折叠转腕,周身一家,纯任自然,毫无断续之感!虚顶领劲、沉肩坠肘具符要求。若以转腰胯领肩、领肘、领手,不经意间,极易抬肩扬肘,难免有凸凹处、有断劲处。

“转关在腕”意在“出奇”

“转关在腕”的实战运用极尽精妙,有出人意料的效用。双方接手交措,无不聚精会神、戒备中枢,眼必疾,手愈快,以期掩其不备,“出奇”制胜。倘以“转关全在腰际”、“转关在肩”相应,身形即动,必会引起对方警觉,有被侦知劲路的可能,若对方采取以攻为守的战术,轻则破坏你的动作企图;重则乘势相袭,占得先机,稍应对不当,反有囚困之险!而“转关在腕”与“手领缠丝”成合纵之效,启动快,变化迅速。不丢不顶,我可给假劲,诱探之“来脉”,化之吞之,顺势而为,真真假假,“使敌不知我”;粘黏连随,我周身松活,缱绻探拿,丝毫不用拙力,能拿则擒,不能擒则发放。其间开合、折叠、转关瞬息转换。何以“出奇”制胜,唯有“转关在腕”!可以讲,对“转关在腕”技法理解和运用认知的程度,能反应出一个人太极功夫的水平高低。现拟以罗永平老师传授的“一挂鞭”(即“披身捶、背折靠、青龙出水”三式。因转承连绵不断、蓄折跌宕、乘间击瑕、弹发有声,罗师形象地将其喻名为“一挂鞭”!)实战技法,见“转关在腕”效用之一斑!

罗师传授的“一挂鞭”拳法:左右转折,双臂缠丝盘绕;开合蓄发,两腕转关领劲。如龙隐深渊,欲出水一冲入天,必甩尾搅水以借其势,而后触机腾发。其中“腕”在实战技法中的运用,或扣、或压、或裹、或击,左右呼应、相得益彰。凸显“节节分家”的技要以及“转关在腕”的效用。

“一挂鞭”实战技法之“披身捶”:交手中,对方持力抓住我两手腕,使我进退受制,若其趁势倾力冲压,我将十分被动。胜负只在转瞬之间。我即沉坠肘,

双手成拳顺缠左探右拥向其面部(图1-图3),此其一。其二,对方持力抓牢我双腕,我随即两腕领劲双逆接双顺螺旋缠丝,左扣右压,反缠其腕,转胯、向右下侧压探而去(图4-图7);对方突遭此逆袭,被探而身形散乱,若松手回撤,我右腕顺势拳背反击其左面颊(图8);若对方躲避头仰后撤,我右拳即顺缠变掌(拳)击打其左颈部(图9);若对方遭此连击,溃为退势,侧让躲避,我乘勇进逼,抽掌转腕,以掌根旋攻其右颈部,左手顺托其右臂,沉腰转胯,左拥右抹,上下合劲,将对方制于膝下跌出。(图10-图12)。

以上主要是在推手时的技法。若在散手搏击中,对方右拳向我击来,我右手顺缠接其来拳,左手逆缠掠其右腕,同时右手变拳顺势逆缠凸腕弹击对方左面颊,若对方头仰躲避,我右拳即顺缠变掌(拳)击打其左颈部致伤;若对方侧让躲避,我随即抽掌转腕,逆缠以掌根旋至其右颈部,左手顺托其右臂,沉腰转胯,左棚右抹,上下合劲,致对方于我右下方跌出(图13-图20)。

“一挂鞭”实战技法之“背折靠”:交手中,对方双手抓控我右臂趁势倾轧。我“不丢不顶”,右臂加拥劲,以腕领劲走顺缠,腰胯左转,重心左移,引化对方来势,竭其劲力:我再劲起左足,胯右转,重心右移,左拳于胯隙、右拳行于额前双逆缠,助背“折”出,靠击对方。此谓“背折靠”原义。此法要点是:身法要正,两腕领缠丝劲要足,否则极易打成“肘击”,不符原义(图21-图26)。

“一挂鞭”实战技法之“青龙出水”:实战中,与对方拳措,攻防瞬变。对方右拳到,我以右臂顺缠粘随之,左掌走下弧“撩”击;我实则意不在此,“撩”是虚,扰其后撤,我迅疾上步前插,松腰、折叠、转胯,右肘定位,右拳以腕领劲走下弧,闪弹其下身要害。青龙既出水,势不可挡(图27-图30)。

“一挂鞭”实战技法凸显了“转关在腕”之效用,诚如古拳谱所云:“拳行穿梭,上下翩翻,走而不顶,左右飞翻,颠翻倒转,里外盘旋,生生不息,变化万千,或出人不意,翻手即得,其人仰马翻,易如反掌;或法密如笼,应接不暇,翻江倒海,大捷成也”。也就是说,翻生不息,变化万千,忽左忽右,指上打下,上下翻飞,翻手可得,易如翻掌。

“转关在腕”贯穿于罗永平老师传授陈式太极拳式、技法、散放之中,金刚捣碓、懒扎衣、云手、高探马、兽头势……无处不有。围棋有个术语,双方必争之处谓之“天王山”。“转关”是被制与反制的“天王山”,是太极拳出奇制胜重要节点。由此,笔者觉得“每动先走手”,“转关在转腕”似乎是应该遵循的技击原则。实践证明,“腕”的转关成功,致胜已是大半。因此,“梢节领劲运化之转关在腕”,至理至要,不可不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