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论教学的表演性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论教学的表演性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超越、愉悦、角色和生成是表演的内在品质。表演和教学密切相关。教学具有表演性是人发展的内在诉求。具有表演性的教学强调对人生命的关怀和引领,强调教学的愉悦、超越、对话与体验。 关键词:教学;表演性;意蕴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3-0018-02

收稿日期:2011-11-04

基金项目:河南省政府决策招标课题(2011B651)

作者简介:张青民(1979-),男,山西新绛人,讲师,硕士,从事课程与教学论研究。 雅斯贝尔斯说过:“人们为了寻求生命的答案,总是通过各种实践去不断变换身心自由释然的游戏,这种不断超越以求更新的活动可以说是倾听生命律动的行为。”[1]教学就是这样一种实践活动。教学以“培养人”为质的规定性,理应关注人的生命,让人舒展生命,体验生命,享受生命。然而,现实教学的繁重和无趣却压抑和遮蔽了人的生命,教师“感受不到因从事这一职业而带来的内在尊严与快乐的满足”[2],学生也感受不到由学习自身带来的乐趣。在一定意义上说,对教学表演性的漠视是造成教师厌教和学生厌学的一个重要原因。

一、何为表演性 从最普遍的意义即从人类生活和生存的意义上看,表演是人类的基本生活方式和存在方式之一,它是作为生命存在者的人对某种角色存在的主动承担,是其通过对角色的表现和显示而实现的以使他人确信为目的的自我投射和自我呈现,并最终达成的自身敞露[3]13。表演性是指表演的内在品质,它具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1.超越

超越源于人的生理和物理属性。人类具有自然表现的天性,表演既是以此为基础的,又是对自然表现的超越。初生婴儿的啼哭只是一种生理反映,但当儿童发现自己的这种自发活动会对周围人产生某种效果时,便开始有目的地重复这种以往纯粹是盲目的活动,用啼哭引起他人的注意和安慰。此时,原先那种本能的、自发的和无目的的啼哭转而变为一种用来表达某种交往效果的手段,这种手段远比本能的自然表现要更为精微和奇妙。

2.愉悦

愉悦是表演的原初品质。我国著名话剧导演王贵在他的《我的戏梦》中写道:“演戏是玩耍,是游戏,戏要好玩才好看,这不是戏谑,也不是单为话剧艺术的过分严肃和沉重而发出的感慨。纵看人类戏剧文化的长河,我歪打正着地发现,戏剧的本质就是游戏,只不过成人造的游戏稍有些不同于儿童的游戏罢了。戏剧的单一属性是愉悦性。我坚持戏要好玩些。”[4]

3.角色

人在表演中生活和生存。表演是存在者存在的基本状态,人的存在始终是承担着某种角色的存在。只要人生命存在着,就在以角色为核心主动呈现着和敞露着。角色是表演的轴心,表演者按照角色期待和规则来寻求自我表现,并在不同的角色承担中实现责任和义务的承担,这是人性获得的标志之一,也是超越而来的重要成果。如果追根溯源,所有的表演都可以在表演者身上找寻到他“角色”的根源,这种角色(这是一种角色结构,而不一定是某种单一的角色)成为他之所以如此表演的理由和依据。

4.生成

在表演中,表演通过对角色的理解,达到对自我的理解、对他人的理解和对自我与他人关系的理解,进而达到对人本身的理解。同时,表演又是对话,是自我与自我的对话、自我与角色的对话、自我与他人的对话乃至自我与世界的对话。所以,表演中表演者与观看者都会对所表现的内容与信息进行发现、整理、重组、加工、探索甚至创造。这是一个从本能到理性的过渡与超越,其根本的要义是“生成性”。

二、教学为何具有表演性 1.表演是教学的源头之一

人类的教育活动起源于交往,从一定意义上说,教育是人类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5]。如前所述,角色是表演的核心,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交往关系是“教者”与“受教者”之间的关系,他们的交往行为转化为一种角色行为,在交往中以角色为依据,在行为中分别满足各自的角色期待,由于遵循角色规范,他们的交往行为因此就具有了表演性,其过程是一方做出表演,向另一方投射某种信息,目的在于使对方发生某种预期的影响和改变;另一方则被要求接受和理解这些信息,转化为自己的知识、能力、态度和情感等。前者是作为教师的表演者,后者是作为学生的观看者。这里的“信息”就是表演的内容,它同时被转化为教育内容。显然,通过交往,表演与教育原型发生了关系,这一关系可以概括为:人类的教育活动起源于表演性的交往活动,教育行为是人类一种特殊性的表演[3]170。

2.表演是人的一种存在方式

一些生物学家和社会学家超越认识论的范畴,从本体论的角度论证表演与人的关系。他们认为,人具有表演的本质,表演是人存在的方式。达尔文从进化论的角度证明,情感的表现来自于自然本能的先天遗传和进化环境。他相信,人类已经使用的大多数情感表现方式,都可以在其生物性的刺激和反应活动中找到痕迹。戈夫曼在其《日常生活中的表演》中首次从日常生活的角度论证了表演是本体的普遍存在状态。邓晓芒在《灵之舞――中西人格的表演性》中,从哲学和心理学的视角探析了“人生即表演”这个隐喻性话题,他最终的结论是“人生即艺术,即创造,亦即表演――表演艺术是最本原的艺术”。

3.表演是教育生活的存在状态

教育生活之所以被隐喻为“表演”,是因为首先学校即是剧场。学校具有剧场所有的基本元素,学校的教室、操场等场所都具备了剧场的基本功能;学校中的人(教师和学生)成为表演者和观看者;学校中的一切表演活动都是以“角色”及其扮演为核心的。所以,教育就在这样的剧场内进行,这种以完成教育目的为使命的剧场,可以称之为“学校剧场”。其次,教育活动具有戏剧性。生命发展本身具有戏剧性,它反映的是人与事件、人与环境以及人与人的关系。学校剧场中进行的教育活动与戏剧表演活动一样,他们是对生命形式和表达的观照。

4.人的发展需要教学具有表演性

人的生命发展需要教学具有表演性。人是由自然生命、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构成的完整生命存在。对于人的自然本质,尼采作过这样的描述:“自然的本质要象征性地表现自己,必须有一个新的象征世界,要使整个躯体都获得象征意义,包括频频运动手足的丰富舞姿。然后,其他的象征能力成长了,寓于节奏、动力与和声的音乐的象征力量突然汹涌澎湃。为了充分调动全部象征能力,人必须达到那种自弃境界,而要通过上述能力象征地表达出境界来。”[6]人性的这种本质通过“表演欲”的形式显示出来,这种表演的欲望,也就是展示或显示自己的需要,是人的主体性的需要。人表演的天性需要教学具有表演性,天性是自然性在生命中的体现,是生命的自然造化,教学应当尊重人的天性,遵循生命的自然发展规律,正像罗素所说:“教育在于培养本能,而不是压抑本能。”[7]

人的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的发展需要教学具有表演性。通过习得文化使自然人向完整的精神人转变,人文化的过程同样需要教学具有表演性。教学具有表演性能满足人愉悦的需求。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有生存、享受和发展的需要。人为了生存,必须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而人在工作之后,为了消除疲劳,必须进行娱乐享受,这是人精神上的恢复与休息,是自我实现的基础。教学的表演性能满足人超越的需求。人是超越性的存在,超越性是生命本性的需要。西美尔认为,生命过程是不断超越自身的过程。教学具有表演性能满足人体验的需求。生命需要体验,体验是主体把握自身和外部世界的一种重要的认知方式,是生命最基本的特征,教学的表演性能使人以体验的方式进行学习。教学具有表演性能满足人表演的需求。表演是人类的一种基本行为,是人存在的基本状态。杜威就认为,人具有表现性的冲动,这是人得以发展的基础。总之,教学具有表演性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愉悦、超越、体验和表演的本能需求。

三、教学表演性的意蕴 1.教学是对人生命关怀和引领的活动

关怀包含期待、责任和引领。教学应关怀生命的整体性,教学不再以认知为唯一目标,必须关注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关注人的理性和非理性,关注人的认知和非认知。教学应关怀生命的独特性,教学不再强求完全趋同和整齐划一,它强调每个生命的独特性、不可重复性和不可置换性。教学应引领人的生命意义,教学要帮助人认识生命的可贵性和可能性,实现生命的超越。

2.教学是一种愉悦的活动

教学作为“为我性”和“我为性”的统一的精神生活,它是师生生命历程的一种方式,应充满着人文关怀和生命情趣,应使师生不断地创造和表现自己,分享彼此的思考,交流彼此的感情,共同体验,共同创造,共同见证成长,共享教学幸福[8]。

3.教学是一种超越自我的活动

人的生成和发展从自我开始,而且始终围绕这个“自我”。蒙田认为,“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认识自我,但必须经过中介才能认识自身”[9]。自我发展高级阶段之所以能成为可能,有赖于教育的介入和影响,尤其是学校教育的促进作用。在自我发展的各个阶段中,具体的人的生命处在被建构、塑造和生成的境遇,这样的自我是有待于通过系统的课程与教学设置来建构的自我,是有待于教育活动或教育行为锤炼的自我。这样,教育者们通过自己的表演把学生送上自我发现和发展的大道,而学生也在学校教育中努力完成“自我整合”,从而创生新的生命意义,实现生命的自我超越和更新。

4.教学是一种“视野融合”的对话活动

教学具有对话的品质,教学的表演性要求教学中的对话是“视野融合”的对话。“视野融合”是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的一个核心概念,是关于“理解的逻辑”。在他看来,理解就是视野融合,视野融合就是理解,所以,理解与对话具有内在的一致性。教学中师生双方要努力与对方达成视野融合,理解对方,同时在对方中理解自己。“视野融合”的对话还是一种彻底开放的对话,要求理解者的视野呈现开放性的运动状态,视野的融合永无止境,而对于理解的对象来说,它具有意义生成的无限可能性。

5.教学是一种独特的生命体验活动

从根本上说,没有体验的表演艺术是不存在的。课堂上教师教学的每个动作都应该是自身体验的结果。缺少了体验的参与,课堂将成为知识从教材向学生头脑的枯燥无味的搬家。单纯的说教、公式化的授受和脸谱化的表演等使教师沦为匠人的水平――只有技法,而无思想,更谈不上创造性[10]。同样,只有通过体验,学生也才能对所学知识有独到的理解和发现,才能以自己独特的体验去建构新的意义,并在这种体验中丰富自我,扩大自我,得到自我建构和自我实现。参考文献:[1]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北京:三联书店,1991:3.[2]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0.[3]李政涛.表演:解读教育活动的新视角[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4]王贵.我的戏梦[Z]//《话剧艺术》创刊号(中国话剧艺术研究会会刊),1987:85.[5]叶澜.新编教育学教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32.[6]胡志毅.神话与仪式:戏剧的原型解释[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6:241.[7]罗素.教育与美好生活[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9:84.[8]冯季林.论教学的游戏性[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9(3).[9]卡西尔.人伦[M].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123.[10]陶青,卢俊勇.论教师教学的“表演性”[J].中国教育学刊,2010(8).〔责任编辑:赵 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