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历史课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历史课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自主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主要学习方式之一。在教学中教师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解决学习中的问题,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教学的重要着眼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和增强学生学习自信。下面就历史课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谈谈本人的几点看法。

一、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自主学习

新课程理念下的历史教学,不再是以往单一层面的历史知识积累的传授,而是引导学生运用有效的学习方式和方法,去体验历史,感悟历史,能辨证地观察历史现象、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从中吸取智慧,学会善于总结经验教训,积极主动克服困难或挫折,树立自信,快乐地学习与成才,养成现代公民应具备的人文素质。因此,在教学中,要紧密围绕学生发展为核心,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有效学习规律,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构建学生发展平台。

(一)转变教学观念,把握教学发展的走向

新的教学理念下,一切教学活动的开展,必须以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为核心,探索激活学生参与历史学习过程的主动性,创设教学新生态。这就要求历史课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时刻把握住历史教学发展的走向,转变学生学习观念和学习方式,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如讲授“科举制度”时,如果仅局限于教材中的几个重要知识点,让学生被动地去接受和理解,学生显然是不感兴趣的。教师就要创造新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通对科举制度的优缺点与他们身边的考试优缺点联系起来分析和理解,学生就会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和积极的情感,通过实践体验,感受到成功和快乐,有了自信。再如,对“商鞅变法”、“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等内容的学习,就要引导学生联系当前实际,让学生自己去探究,从而得出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的结论。

(二)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渗透自主学习意识

新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学习状态和有效学习规律,因势利导,引导学生树立新的学习观念,加强自主学习与探究,提升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设计“贞观之治”一课时,先了解学生,掌握学生关注的、感兴趣的问题,整合教学资源,精心设计教学每一个环节,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与探究。可设计“如果你是唐太宗,面对当时社会现状,你准备采取哪些措施巩固政权和发展社会生产”等问题;或设计一个活动,以组为单位搜集有关唐太宗的故事,让学生通过活动过程的体验,加强对唐太宗统治的正确认识。这样,使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的接受转变为主动的参与,通过自主学习与探究过程的体验,便对历史教学过程产生积极的兴趣和情感。

二、精设教学流程,拓宽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途径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通过有效的教学方式、方法,拓宽学生自主学习途径和空间,培养、训练和提升学生善于发现问题、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一)加强预习指导,奠定自主学习与探究的基础

预习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通过预习,感知教材,了解学习的基本内容,为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奠定基础。首先,引导学生通过认真阅读教材,历史文献资料,观察教材中的插图和形势示意图,弄清教材基本知识和横纵历史联系。如在预习《开元盛世》时,在感知教材基础上,引导学生注意唐玄宗在发展生产上与唐太宗、汉文帝、汉景帝时期相同点;在重视人才与教育上比较与唐太宗和汉武帝时期的相同点。这样,就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设一个发现问题,确定探究问题的情境。其次,引导学生搜集疑惑信息和疑难问题,建议和指导学生学会整理学习笔记,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再次,教师通过预设的预习检测,引导和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自主学习和探究的问题,明确学习目标。

(二)精讲精练,扩大学生自主学习空间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必须依据学生的实际,精敲学案,精讲精练,引导学生在充分有效的时间内,通过独立学习与探究来解决学习过程出现的问题,积累学习经验。如学习“唐朝的对外友好交往”这节课,对外交往的概况及重要史实部分,通过问题设计和活动设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进行解决。而唐朝对外交往活跃的原因和唐朝社会对周边国家的影响问题,学生掌握和理解困难,教师要通过引导学生进行重点讲解与点拨,并且在讲解中要加强学法渗透和节约时间,让学生在充分的有效学习时间内,拓展思维空间,学会独立学习、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增强自主学习的自信,形成持久的积极的主动学习意识。

(三)加强互动教学问题的设计,引领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与探究

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要重视教学流程中互动问题的设计,通过问题来引领学生学会思考和探究问题。首先,教学问题的设计要意图明确,如通过“你认为张骞出使西域路途中会遇到哪些困难”这一问题的设置,引导进行自主探究问题;通过“秦汉时期,在科技领域取得哪些领先世界的成就”这一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归纳和筛选。其次,教学问题的设计要有一定的梯度性,来引导不同认知上的学生进行学习和探究。如,“汉初统治者为什么要调整调整统治政策?进行了怎样的调整?当前党和政府采取哪些措施促进农业的发展?古今对比,你从中得到哪些启示?”通过这一问题的设置,有助于引导不同学习程度上的学生进行学习和探究。再次,教学问题的设计要表述清晰、简捷,避免题意理解困难,使学生在有限时间内,快速进入有效学习和探究状态。

(四)开展多样性的课内外活动,增强自主学习自信

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课内外活动,能够调动起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如,在教学中组织学生开展主题辩论,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又能使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能力得到培养和训练;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课后社会调查活动,通过调查人物问访,相关文字资料、图片的搜集与整理,既加强了对课内学习内容的掌握与理解,同时也使自己的自主学习与探究能力得到了实践的检验,体验到成功。

(五)积累成功案例,鼓励学生创造性的学习

在教学中,教师及时关注学生的创新做法,并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如,在学习《科举制度的创立》时,学生提出了“当时为什么没有女生参加”、“当时的科举考试入取率为什么那么低”等问题,教师必须给予及时的鼓励与认可,并帮助学生解决;倡导学生建立学习档案,积累学习过程中典型的成功案例。通过引导学生积累学生自主学习的成功案例,增强了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自信,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

三、重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优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学生的积极兴趣和爱好、愉快的学习情绪、勇于克服困难和挫折的意志、远大的理想和抱负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对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有益的。因此,我们要通过教学,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方法,加强历史课学习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优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过程。

(一)加强正面思想引导,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

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学习的状态和情绪变化,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如,在学习“商鞅变法”、“岳飞抗金”时,要引导学生通过商鞅、岳飞成就伟业的历史活动过程,进行思想引导,使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正确的学习动机。而且,在教学中,教师通过有效的途径满足学生的历史知识学习需要,提高历史学习成绩,引导学生,学会以正确的历史观点,辨证观察、分析和诠释历史现象,弄清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从历史的感悟中,定位自己的人生目标,并努力去实现,从中产生积极主动的学习与探究意识。

(二)运用多样性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积极历史学习兴趣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激发学生历史学习的积极兴趣。如,剪辑处理一些电视剧《汉武大帝》片断,在课堂上播放,既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也有助于对“汉武帝实现大一统”的学习与理解。如,学习“隋朝开凿大运河”,可以运用迁移方式,先让学生结合地理知识或图片等,了解一下当前大运河基本情况,并介绍一些运河河道污染及治理的现实情况,然后,再通过问题设置去了解隋朝开凿大运河的情况。这样,学生在古今对照中,加强了对大运河开凿意义的理解。教师运用多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对历史学习产生了兴趣和积极的学习心理需求,产生了积极学习的思想,有助于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三)锻炼学生坚韧的学习意志,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

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教学方法的引导培养学生树立坚强的学习意志和良好的学习品质。如:通过司马迁、张骞等战胜困难的毅力的经历来教育学生,鼓励学生,向他们学习,养成勇于战胜困难和挫折,形成坚强的学习意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要有意识地增加一些学习难度,鼓励学生努力去完成,以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学习意志。

(作者单位:吉林省东辽县渭津镇中学)

责编 /董 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