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岑新顺 抒写在热土上的“农业情怀”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人人都有梦想,梦在哪里,心就在何方。当一个有情怀的农民,干一份有情怀的事业。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就是我回乡创业的梦想。”
“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倚东风、豪兴徜徉。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这是北宋词人秦观在《行香子》中所描绘的一幅令人心驰神往的田园春光图。“我给他加了一句,‘农民的欢声笑语,田间荡’。这应该是我们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新农村景象。”岑新顺说。
“当一个有情怀的农民,做一份有情怀的农业。”这是岑新顺的创业信条。作为茅屋冲家庭农场总经理、团总支书记,新县农村青年创业致富的带头人,他建成的茅屋冲家庭农场是新县唯一一家省市两级示范性家庭农场,农场种植面积5500亩。自脱贫攻坚战的号角吹响以来,岑新顺通过团干部直接联系青年平台,加强与周边青年的联系,积极投入到产业扶贫的队伍中,带动周边三个村345户贫困户,上千人脱贫,辐射周边农民年增收6000元以上,为扶贫解困贡献力量。
2017年3月,他入选全国“最美青春故事”,岑新顺“很高兴也很激动”。“这对我而言,既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鞭策,我感受到了肩膀上沉甸甸的担子,在未来的日子我时时感恩,奋力前行,回报大家对我的认可和支持,用更多的实际行动来回报社会,多为扶贫事业做贡献!”
“致力于做有情怀的农业”
“人人都有梦想,粼谀睦铮心就在何方。当一个有情怀的农民,干一份有情怀的事业。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就是我回乡创业的梦想。”岑新顺说。
今年37岁的岑新顺,是河南省新县吴陈河镇阳土墩人。1996年,他怀揣着创立一番事业的梦想步入社会,三年后进入武术学校练习武术,学成后一直留校任教担任办公室主任。2005年,他回到家乡创办了将军城武术散打俱乐部,后又涉足餐饮业,生意经营得顺风顺水。“虽然也算是站稳了脚跟,但闲暇之余,我总感觉是不是该再干点什么?”
他是农民出身。“从小吃不饱饭的经历让我对家乡的土地有着深厚的情感――一个农民对土地的情怀,一个发誓要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的农民情怀。”在这种情怀的助推下,2013年秋天,岑新顺在这个难忘的丰收季节注册成立了茅屋冲家庭农场,开启了他的田园梦征程。
岑新顺告诉记者,在茅屋冲家庭农场成立之初,公司只有8人,经过三年多的努力运营,至今已拓展至拥有150多人的农业公司,种植面积扩增至5000亩。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难题,在他看来,最大的难题就是土地流转和用工短缺。“在家的村民不理解我,认为我老板当的好好的,为什么要回家种田,种地?他们还以为我是回家圈地的,有个别村民土地就是不租,给整个农场规划发展带来很大的障碍。”岑新顺说,“再就是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家里剩下的都是老弱病残的农民,周边几个村都找不到几个像样的劳动力。”
然而,他秉承着吃苦耐劳、永不服输的精神,积极探索,执着前行。几年来,在当地镇、村两级的大力支持协调下,农场先后投入3300万余元,在章墩、阳土墩、杜洼村流转土地近5000亩,坚持一二三产融合,实施了有机水稻种植、水产生态养殖、休闲观光、农产品物流配送CSA模式和“互联网+”物联网溯源平台六大工程。发展泥鳅、草鱼、鲶鱼等水产养殖170亩,养殖本地土鸡1.2万只,种植蔬菜450亩,开发有机水稻种植基地2400亩,年产值达到1300万元,成为新县唯一的一家省级示范性家庭农场。每逢周末或节假日,农场里游人络绎不绝,充满乡土气息的乡村别墅、竹屋客房更是一房难求。
“如今,很多以前不租地的村民自己主动把地租给我们了,然后到我们农场上班;很多年轻人也回到了家乡,问题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自动化解了。”岑新顺说。
在岑新顺看来,农业,国之根本,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在农场的所有种养殖过程中,他坚持不使用任何化学成分农药、化肥,除草剂。以种还养,以养还田;做生态循环农业,还原五千年农耕文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把产业做到农民家门口,让农民就近务工,让乡亲们提高收入,提高农村价值,让他们生活的更有尊严。
“我曾经历过贫穷和艰苦,从小挨饿吃不饱的经历再不能在下一代人的身上发生。而我们渐渐老去的父母,得让他们有一个温馨、幸福、快乐的晚年。所以我选择了拼搏,选择了在青春年少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我致力于这份有情怀的农业,无怨无悔!”
“我们的田园梦终将能实现”
为了带动乡亲们和自己一起致富,岑新顺吸纳周边3个村的贫困户加入农场,安置工作、传授技术、以工代股,成为农场一分子。针对场内青年员工较多,农场成立了团总支,由岑新顺本人兼任团总支书记,通过团组织这一平台把团员青年凝聚在一起;同时把员工中的团员青年培养成技术骨干或业务骨干,增强他们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让团员青年在支部的带领下发挥“双带”作用,推动农场又好又快发展。
岑新顺介绍:“我们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近一半是青年人,企业给他们提供了舞台,为了公司的发展目标,所有团员干部齐心协力为这一目标奋斗,我以自己为标杆为青年团员现身说法,讲述我从500元到现在5000万元是如何通过艰苦奋斗,在短短十一年发展壮大起来的,让他们坚定目标,逐梦前行,奋斗不止。充分利用‘1+100’团干部联系青年系统平台的媒介作用,介绍更多的青年人来农场务工,即解决农场建设过程中遇到用工难问题,又解决全家脱贫问题。”
经过三年多的发展,岑新顺的团队增加到153人,种养植面积5000多亩,年销售1400多万元,带动贫困户再就业45户,辐射带动周边村民5000余人,创造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据介绍,在农场务工的农民年均收入30000元以上,拥有技术年轻农民年收入50000元以上。几年来,这个第一学历是小学毕业的“新农民”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国家扶贫事业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虽然我的第一学历是小学,但我很喜欢诗词,如果书读的多的话,我想我应该是个诗人,结果后来我却成了武术教练。我是典型的处女座,事事要求完美,而农业偏偏是靠天吃饭,所以我很累。我很喜欢钓鱼,但从事农业的那一刻起,我几年也没有摸过鱼竿了,总有做不完的事,但我很喜欢农民这个职业,很充实,很快乐!”岑新顺吐露心声。
他认为,从事农业生产将是他后半生所从事的唯一事业。
“我们今年正在建设的毛冲农业的物联网控制中心、毛冲农业养殖小区、蔬菜种植基地、农产品加工基地、乡村游、农业体验园、毛冲人家餐饮公司,毛冲CSA物流配送中心将逐步建成,到时一个集农业种植,乡村文化旅游(CSA社区支持农业)的田园综合体将形成。”岑新顺从创业伊始就从生态入手,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加之他所打造的智慧农业物联网平台,一个智慧生态田园综合体将呈现在全国人民面前。
“这个理念在全国应该是第一个吧,”岑新顺自豪地说,“不忘初心,逐梦前行,我们的田园梦终将能实现!”
申领新闻记者证名单公示
根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有关申领新闻记者证的要求,中华儿女报刊社已对申领新闻记者证人员的资格进行严格审核,现将申领新闻记者证人员进行公示,举报电话:010―87661800、010―83138953。
本次申领新闻记者证名单:郭江平
中华儿女报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