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大城市白领流行写遗嘱

最近,《重庆晚报》报道了一则消息,34岁的白领刘晓(化名)虽然家庭美满,身体健康,但是她不仅立下详细的遗嘱安排好后事,还定期更新遗嘱。记者调查后发现,这不仅仅是个例,而是如今在白领阶层中的一个风潮。是什么让这些正当年的社会中坚力量开始考虑死亡的问题?这种现象背后又有什么深层次的原因?

遗嘱:遗嘱人生前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按照法律规定的方式对其遗产或其他事务所作的个人处分, 并于遗嘱人死亡时发生效力的法律行为。遗书是遗嘱的书面形式。桂万荣《棠阴比事原编•司空省书》:“其父病,因呼族人为遗书,令悉以财属女。”

这是词典里对遗嘱的解释。在后面给出的古文示例中可以看出,遗嘱是将要离世之人所作。无论是老人或是重病之人,他们需要对自己身后之事做出安排,所以会写下遗嘱以留亲友。

而“死亡”的命题对于国人来说,一向是忌讳而不愿多提的。在以儒家文化为主流的中华传统文化中,“未知生,焉知死”的先师之语着实影响了国人几千年。孔子认为如果一个人不去考虑生前的事,不去积极完成活着时应该达成的目标,就不应该去考虑死以后的事。这样一句话不仅顶回了当时子路关于死亡的思考,也让中国人几千年都对“死亡”讳莫如深。避开尚且不及,怎么有人不仅直面死亡,甚至还冷静地写下遗嘱呢!”很多人不禁惊叹道。

可是如今不仅有人这么做了,而且这种人不在少数。据广州市的一些公证处统计,近年办理的遗嘱公证当中,年轻人(45岁以下)占了5%的比例;在南京,独自来做遗嘱公证的人年龄最小的竟只有19岁;重庆市公证处基本上每月都会有几名二三十岁的年轻人来做遗嘱公证,占该处遗嘱公证的3%到5%左右;而成都本地年轻人来做遗嘱公证,甚至年轻夫妻同来做遗嘱公证的现象早已经成为他们经常办理的一个业务种类了。上面这些数据还仅仅来源于公证处的统计,更多写了遗嘱的年轻人并没有去公证处公证,而是保留在自己的电脑或是文件中。

白领有话说

遗嘱也是我自省的一本日记

尤小姐 30岁

重症监护室(ICU)护士

也许是在医院工作,而且是在ICU里工作的原因,对于死亡,我有着很直接的认识。每天与重症病人打交道,目睹一些年龄跟我差不多的年轻人因为意外去世,心里有很多感触。有一次看到一个年轻的父亲因为车祸去世,这边医生刚宣布无能为力,那边家属就已经吵开了锅。让我一边悲叹人性的丑恶,一边又觉得人生确实很无常,如果那个年轻父亲早就写好了遗嘱,那么也许他的家属不会这么彻底地撕破脸吵闹。当然,我不是怀疑我的家人会像那家人一样让人感到悲哀,但是我平时是个很内向的人,有很多想对父母还有丈夫和儿子说的话,都不太好意思说出口。这个遗嘱一方面让我可以安排下一些事情,一方面又像一部回忆录和日记,让我可以写出自己的心里话,通过回顾人生来缓解心中的压力。刚开始丈夫很反对我做这样的事,觉得写遗嘱很不吉利,但是后来慢慢地这变成了我们夫妻心灵沟通的一个桥梁,彼此共勉。看这个遗嘱,我也能常常提醒自己,生命短暂,要珍惜自己的每一刻生命体验。

遗嘱是我给自己和家人多买的一份“保险”

胡小姐 27岁

自由职业者

我是一个狂热的户外运动爱好者,每年至少有1/4的时间在野外。登山、越野、攀岩、漂流――只要是和大自然亲近的方式,我都不拒绝。我和一些朋友有时打趣说,我们这也是属于“高危职业”,保险费都要交得比别人贵。但其实看看每年出意外的户外运动者,还不到交通意外的1/1000,所以对“意外”的认识,我觉得每一个人都应该有概念。写一份遗嘱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父母负责。我觉得亲人如果身处悲痛中,尽量用最简单的方法料理完一切就是对他们最好的安慰,而不是要他们在悲痛中还要不停地因为琐碎的事情而烦心。

我从不觉得这是悲观的情绪或是什么压力体现,我觉得生命非常美好,生活也十分尽兴,写遗嘱恰恰是我性格积极的表现――积极对待生,也积极对待死。你说“忌讳”?“触霉头”?拜托,这都是2009年了,怎么还有这么Out的想法呢?

冷眼看事件

思想开放、文化发展

是背后的真正原因

中国的传统哲学,多把重心放在今生今世的修为上,而对生死问题,不多作探究。孔子说的“未知生,焉知死”,代表了儒家思想,进而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这便是中国人对于死亡的一种逃避心理――存而不论。如今的白领平时就面对着工作和生活的重压,对于死亡这种沉重的事情,自然更不愿考虑了。所以现在白领之中偷偷兴起的“早立遗嘱”就被有人解读为“白领心理压力大,心理病态的表现”,甚至更用一句“没事总想着死干什么!”来喝斥这种行为,就其实就是延续了传统文化中对死亡的忌讳和逃避。那为什么如今有人可以抛开传统忌讳,直面死亡的命题呢?这跟文化的发展有关。

其实中国古代文化中,并不是只有对死亡的讳莫如深,同样有参透生死的例子。庄子的妻子去世,他“鼓盆而歌”,认为这是自然规律――“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这种洒脱让庄子能“以天地为棺椁,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箧送”,笑傲生死之间。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社会生活的现代化进程,压力增大的现代人对儒家思想中“任重而道远”感到了厌烦。所以以庄子道家思想为代表的清净洒脱、“道法自然”越来越受到上班族的追捧。就如同成都的“休闲”成为一个最有竞争力的文化标志一样,“洒脱”也成为很多白领的心灵追求,写遗嘱这样的事情,在他们眼中自然没有什么说不得。此外,西方文化的影响也让接受了高等教育的白领在面对此事时,有更理性的思考,他们用一种实用主义的态度来看,更懂得尊重客观事实。

去年10月昆明一个学校高一年级主题班会上,老师组织学生集体模拟“写遗书”,很多家长反对这个行为,并觉得这是在“咒自己孩子”。结果班会效果出乎意料的好。一名女生说:“在重新审视了生死之后,我发现很多东西是需要珍惜的。”可见写遗嘱并不是什么“触霉头”的事情,而是一个上可俯视自己人生,思考生命;下可以防意外,安抚亲人的事情。

王立群教授在《百家讲坛》讲《史记》时说过,秦始皇犯的一个致命错误就是没有立遗嘱,结果导致胡亥篡位。在“家天下”的时代,皇帝不立遗嘱,就是对国家不负责任的行为,后果非常严重。普通人的遗嘱虽然不会有这样影响天下的作用,但是对家庭来说,一份遗嘱可以决定很多事情。

心灵体验也好,实用主义也罢,只要是用积极的心态面对它,它本就是好事一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