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分布式HLR技术特点探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分布式HLR技术特点探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分布式hlr是继R4概念引入核心网络之后对于HLR的一次重要变革。本文简要阐述了分布式HLR基本组成及原理,并对其组网特点进行探讨。

【关键词】分布式HLR FE BE;融合

1.概述

HLR(Home Location Register--归属位置寄存器)是GSM/GPRS/EDGE网络的核心网的网元,是负责移动用户管理的数据库。HLR主要存储两类信息,一类是移动用户签约信息,包括用户号码(IMSI/MSISDN/VLR号码)、业务类别(基本电信业务签约信息、业务限制信息、补充业务表)等;一类是移动用户目前所处位置的信息,以便建立至移动台的呼叫路由,例如MSC/VLR地址等。

HLR设备逻辑上由信令接入和业务处理、用户数据库存储两大部分组成。传统HLR设备一般是采用同一设备平台或“交换平台+小型机平台”实现这两大逻辑功能。

随着LTE网络的建设,目前HLR、SAE-HSS、IMS-HSS独立的方式不利于TD-LTE网络和业务发展,需引入分布式HLR,融合用户数据。

2.分布式HLR组成及技术特点

2.1 分布式HLR基本组成及原理

分布式HLR采用分层设计的理念,将传统HLR中用户数据库模块和信令接入及处理模块分离,基于IP网络互联,采用标准的的开放性接口,与具体应用无关,实现了业务逻辑与用户数据的分离组网架构。

分布式HLR主要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1)前端设备(FE-HLR FE/HSS FE/TDM):核心处理模块(负责MAP、Diameter等七号信令消息的高层协议处理功能),七号信令模块(负责MAP等七号信令消息的底层协议处理功能),E1中继模块(用于直联、准直联TDM七号信令链路接口)。

(2)后端设备(BE-PG/CUDB):AUC功能模块(生成用户鉴权数据等),中央数据库(存储用户数据,包括用户签约信息等)。

(3)其它公共设备:交换矩阵(TDM交换总线、数据交换总线),同步(时钟同步、时间同步),BOSS接口、网管接口、输入输出设备(I/O设备)、维护终端等。

其功能实体通过特定拓扑、接口构成分布式HLR网络结构,具体分布式HLR系统结构如图2-1所示:

图2-1 分布式HLR系统结构图

分布式HLR将传统HLR中用户数据库模块和信令接入及处理模块物理分离,因此分布式除支持传统HLR的基于MAP协议相关接口外新增加了Rz、Rs、Cx、Dx、Sh、Dh接口。在全业务运营竞争的新阶段,面向业务多样化和接入多样化的全业务需求,实现网络用户数据共享以支持多业务的融合。

2.2 分布式HLR主要技术特点探讨

2.2.1 相比较于传统HLR,分布式HLR具有以下技术特点:

(1)分布式HLR采用应用与数据分离的模式,可以灵活适应现网各种组网需求;支持大容量数据存储,用户数据存储容量、接口处理能力及各层实体数量可按需扩展,其处理能力可从一百万用户到上亿用户灵活配置,设备集成度高。

(2)采用分布式软硬件架构,业务处理节点和数据库节点均支持跨地域分布,分层架构清晰:应用逻辑与数据存储分离,两者之间采用统一开放接口协议,提供集中设备、数据管理;采用IP网络作为承载。

(3)具备灵活有效的容灾机制:前端采用N+K负荷分担与备份机制,后端数据库之间采用实时同步备份机制;“N+K”设备配置,支持多点动态负荷分担,多点异地容灾,实现业务不中断。

(4)采用开放的网络架构,提供开放的接口。分布式HLR系统采用分层的网络架构,在稳定提供业务功能的前提下层间通信可采用开放的接口,减少各子系统间的耦合,将来随着融合数据中心的演进,具备开放性的功能。

(5)业务处理节点和数据库节点均具备高度的可扩展性。数据库的开放性缩短新业务开发的周期,可快速增加新的应用(如增加HSS FE的应用)。

(6)具备向统一数据中心平滑演进的能力。随着网络和业务的发展,业务系统和业务平台的种类在不断增加,分布式HLR能够为其提供统一的用户数据管理。

2.2.2 现阶段的分布式HLR也存在一些技术风险:

(1)各厂商设备分布式HLR差异较大,为现网引入、运维、互操作、长期演进带来障碍。

(2)现网部署涉及网元多、跨地域广、影响范围广、割接难度较大。

(3)运维方式方法将有较大改变,设备本身需要具备更多运维功能(如大容量下分权分域)。

3.结束语

分布式HLR除了具有传统HLR的所有功能,其大容量、分层架构的发展方向符合“简化网络结构,节约网络投资”的网络发展趋势;同时还可以解决现网HLR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提升容量和接口能力、提升容灾效率、集中网络与数据管理、提升BOSS适应性等;另外采用电信级IT平台作为硬件平台,集中度提高,单位用户造价和功耗降低,符合节能减排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魏永维,吴嵘.下一代分布式HLR演进用户数据管理解决方案[J].通信管理与技术.

[2]江政辉,解锦明.面向用户数据融合的演进之路――分布式HLR应用浅析[J].通信与信息技术.

[3]詹旭,刘彩霞,彭建华.分布式归属位置寄存器关键技术研究[J].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4]王刚,李继.分布式HLR技术及引入策略研究[J].现代电信科技.

作者简介:许英教(1981―),男,广东人,大学本科,研究方向:核心网通信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