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环境设计课程教学方法探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环境设计课程教学方法探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1景观设计课程的设置初衷

景观设计的相关教学,在西方最早要追溯到园林设计和建筑学的教学中,旨在培养从事花园建造和公园规划的专业技术人才.后来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病”也开始大面积爆发,如城市交通拥挤、生态环境破坏和城市文化弱化等.由此可见,景观设计对从业人士的专业要求也越来越综合,同时,艺术行业的设计师和艺术家也开始介入到景观设计中,诞生了新的领域,如城市公共设施设计,景观装置等.为提升城市景观的营造水平,培养环境艺术的专业人才,国内高校开始设置“环境艺术设计”(后又称为“环境设计”)专业,其中包含了景观设计和室内设计两个主要的教学板块.在环境设计教学体系不断丰富和优化的过程中,景观设计课程逐渐被重视,其主要原因分为两点:第一,实际的环境设计的实践操作中,室内与室外空间相互包含,传统的室内设计或装潢设计专业的课程体系存在知识盲区.第二,城市化过程中的很多城市问题,为景观设计师的才能发挥提供了空间,并推动了景观设计成为了新兴的独立学科.中国自2011年,将承担景观设计研究功能的“风景园林学”学科推动成立,大量的专业师资和技术人才为环境设计中的景观设计课程提供了教学保证[2].第三,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激发了同时具有艺术和景观工程背景的人才需求量,社会对城市文化、生态环境的要求不断增高.如特色街区的打造、小城镇旅游市场的开发、城市家具的创作等.越来越多样并且精细的设计领域诞生,对环境设计人才的质量要求越来越严格,这对于高校环境设计专业设置的景观设计课程提供了契机和挑战.

2景观设计课程在环境设计专业中的角色功能

安徽农业大学环境设计专业拥有近十年的办学历史,虽然时间有限,但发展迅速,在该校艺术设计同类专业中学生数量最多,教学课程体系最为丰富.其专业课程涉及建筑,绘画,材料,植物农学等多学科知识.其中,与景观设计方向同名的核心课程《景观设计》开办在环境设计专业的三年级,学生在经历了两年的专业基础课后开始进行高强度的设计课程,《景观设计》的出现,与同学年开设的《园林绿地规划》、《景观植物基础》等牵涉大量景观领域知识的设计课程相互补充,相互影响,为学生的景观设计知识体系的培养奠定基础.风景园林学专业的景观设计课程,是一个宏观的课程体系,一般由景观工程,城市绿地规划,城市设计,建筑设计等多门核心课程组成.并且,由于生源基本为理科生,对工程类的知识消化较快,使得风景园林学专业培养的学生对景观设计行业的适应性要好.相反,环境设计由于除了景观设计方面的课程以外,还包括室内设计、装饰艺术等多个模块的课程,导致景观设计的课程体系被压缩.在安徽农业大学环境设计的人才培养方案2012版中,景观设计课程体系基本是以同名课程《景观设计》承担核心教学角色,以园林绿地规划和景观植物基础为辅助来进行教学.这就意味着,环境设计专业的景观设计课程的课时少,需要一定程度的内容压缩,强度会比较高.再加上艺术生源对于景观设计课程中的尺寸,工程材料等理工知识接受速度较慢,使得授课的难度进一步加大,这也要求景观设计课程需要重新的角色定位,使其具有环境设计的“艺术学科”特色,与风景园林学专业的培养教学方式形成优势互补.

3景观设计课程在环境设计专业中的教学困境

安徽农业大学环境设计专业的景观设计课程开设在大三的第二学期,在此之前,学生的课程主要以美术和室内设计体系课程为主.所以,一般在大三第二学期开课时,学生掌握了基本的画图软件,但是对景观设计没有相关概念.此外,《园林绿地规划》主要承担城市设计和城乡规划等相关知识的介绍,而《景观植物基础》主要承担植物的认知和病虫防治等理论知识的构建.这两门课与景观设计的核心内容仍然存在一定距离.由此,《景观设计》将承担景观设计方向的主要核心内容.笔者以安徽农业大学《景观设计》课程为例,用以说明景观设计课程教学的困境和对应的教学方法.结合安徽农业大学环境设计专业的实际情况,《景观设计》课程容易存在如下的教学困境:第一是时间紧张,任务较重,需要有效的穿插不同环节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并且为及时了解学生的了解和接受情况,需要设置当场的设计任务和作业,并建立相应的评价体系,从而得到反馈效果来帮助课程的进度调整.第二,学生的“艺术思维”主要是以图面美观为目的导向,这样容易使得设计本身的逻辑性不强,经常出现“拍脑袋”的生成方案.授课教师需要在短暂的时间内,把学生的思维从“美观导向”转变为“科学导向”,讲究设计本身的功能性和科学性.第三,设计是一门实践性的学科,景观设计也是如此.单独讲授课本的知识无法使得学生了解景观设计的具体流程和操作过程.需要任课教师将实践环节融入到课程中.第四,学生在景观设计的课程作业完成过程中,容易存在创新能力无法被激发的窘境,主要是由于学生容易依赖信息量强大的互联网,来对其中的信息进行拼接,从而“拼凑”出自己的方案.同时,学生往往受到现实生活中场景环境条件的干扰,对一些细节设计形成固定的认知和思路,难以形成新鲜的想法.

4景观设计课程在环境设计专业中的教学方法

《景观设计》是一门复杂的综合课程,其以空间设计手法的传授为主线,穿插对社会调研的方法和景观工程进行相关的理论阐述,并且,通过设计作业的形式使得学生对理论部分活学活用,举一反三,达到真正的掌握景观设计的基本技能.这就意味着景观设计不仅需要注重实践和理论的结合,同时为了打好学生的专业基础,还需要对涉及到的相关技能模块进行锻炼,包括手绘方案快速设计和计算机模型设计等.在此过程中,由于设计学习需要做大量的重复练习,所以任课教师需要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兴趣,从而更有效的进行知识点的传达和灌输.笔者围绕安徽农业大学环境设计专业的《景观设计》课程教学为主要核心内容,提出教学方法的三个改进方向:

4.1将方案设计与社会调研的训练有机融合

景观方案的目标对象是场地空间,而场地空间则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调研场地空间背后的社会关系,对后期方案概念的生成有直接的推动的作用.当前在景观设计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容易对方案基地的图纸片面研究,容易“以形论形”,缺少对场地形态生成背后的社会调研支撑.又或者,学生将任课教师布置的社会调研任务落实的不够,只是“走马观花”的快速看看场地,这使得调研部分除了留有些照片资料外,对场地方案的有价值参考资料不多[3].这就要求任课教师须将方案设计的训练和社会调研的训练融合在一起,作为完整的一套练习流程布置下去.流程包括以下方面:网络资料的归类整理(场地所在城市的历史文化等背景知识)、学术论文的整理(寻找相似案例设计的切入点)、田野调查(访问与记录)、设计方法的讨论、空间设计概念草图生成、方案完善.在此流程中,方案设计在总体设计逻辑中的循序靠后,前期学生需要花大量的精力去进行社会调研.同时,在学生进行实地调研记录的时候,须组成团队来进行任务的分配.这样相比与单人调研,可以使得短时间内获取较大的信息量,避免个人调研出现重复现象.小组成员在团队调研的大范围中,选取一个小的方向或角度来推导方案的预期目标,包括提高空间的公共安全性、保护场地的文化记忆、提升场地的经济价值等.基于个人的预期目标,选取场地的调研数据获取种类:包括人口数据、商业业态数据、微气候数据、交通数据等,随后根据数据的反映,将方案方法和形式深化到空间的规划或设计中,包括设施设计、植物造景、空间规划等.

4.2将艺术思维训练与工科思维训练统一

对于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生,他们对于景观设计的了解最开始源于艺术思维,并且由于高中美术考试和大学低年级基础课的艺术思维训练,学生对景观设计的思维逻辑缺少必要的严谨性,具体表现在:重视图纸的美观程度,忽视设计的合理性;重视空间划分的形态表现,忽视空间的功能科学性;重视部分理论的学习,如色彩理论、美学理论、装饰理论、造型理论等,忽视项目的可落地性,如工程概预算、材料尺寸和调研设计等.这就导致环境设计专业的毕业生,在与风景园林、建筑学等工科专业毕业生竞争景观设计相关工作岗位时,显得“纸上谈兵”,竞争力下滑.因此,在景观设计的课程中,须重视将艺术思维与工科思维训练的统一:首先,须预留课时带领学生认知材料与尺寸,不仅仅是学习书本的知识理论,更要带领学生深入实地,当条件允许时,在建成或未建成的场地指认材料,并且当场衡量尺寸,加深学生记忆.其次,训练学生的模型制作技法,设计模型是将设计者的想法开始落实到场地,并进行模拟从而再次敲定设计思路的过程.在“艺术思维”的影响下,学生容易将模型作为展示设计效果的一种表现形式,而忽视其在设计过程中存在“推敲”“实验”等作用,这就使得任课教师要将模型的制作过程融入到方案设计的引导中,二者合二为一,推动学生的工科思维的训练[3].

4.3将学校学科特色与景观设计课程结合起来

安徽农业大学是一所以农林生命科学为特色的大学,在此学科群的背景下,环境设计除了要建设好基本的设计课程以外,还需要结合学校的自身学科特色,增强学生的专业能力.安徽农业大学一直都以服务“三农”为立校根本,环境设计专业的方案作业选择上,也处处体现了农大的学科特色,如乡村景观规划、古聚落保护、植物造景与生态修复等等.在与景观设计学科相对强势的工科院校相比,安农大环境设计专业注重对农村和农业领域的介入,弱化造型设计的劣势.同时,方案项目结合了浓烈的地方特色,如任课教师开辟专栏介绍徽文化中的徽州园林、徽州建筑、徽州聚落、环巢湖湿地景观等相关的理论,将设计项目结合当地的社会环境中来进行训练.同时,在此过程中,可以将学生的设计概念或方案积极引入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形成产学结合、产学互动、产学创新的局面.

5总结

环境设计专业相比与风景园林学、建筑学等空间设计类专业而言,其的课程体系的形成较晚,需要更多的时间摸索,在培养体系中,景观设计课程如何从“从风景园林学科移植而来”到“为环境设计专业量身定制”[3],尚需讨论,但不可否认的是,课程教学方法需要让环境设计的学生自身或知识获得的成就感和参与感,就必须要通过教学手段让学生对课程提高兴趣,增加课程教学的互动性,科学性和趣味性.此外,不同院校的环境设计专业也须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对自身的课程内容进行改良,并与其他课程内容形成良性的交叉和互动,使得学生在景观设计类课程中真正获益.

作者:唐洪亚 单位:安徽农业大学

参考文献:

〔1〕何淼淼.对于环境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J].美术教育研究,2015(11).

〔2〕辛艺峰,黄建军,熊辉.(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与系列课程改革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03(9).

〔3〕刘骏.理性与感性的交织———景观设计教学中的理性分析与感性认知[J].中国园林,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