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对话新华社副总编辑吴锦才“新华社电视”更多着眼于国际市场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对话新华社副总编辑吴锦才“新华社电视”更多着眼于国际市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综艺》:新华社1992年就有专门制作电视节目的机构,2001年新华网筹备多媒体频道的时候就开始尝试视频新闻业务,为什么直到2009年才旗帜鲜明地提出“新华社电视”?

吴锦才:新华社的业务拓展最早是做音像业务,是从《半月谈》办的《时事报告音像版》做起来的。后来也向电视方面发展,但一直没有做大。因为没有从一线记者抓起,没有记者队伍就出现不了电视概念。海外新闻,过去主要是采用美联社的画面,今年我过来后首先把美联社停掉了,因为这与新华社做电视的宗旨不符。这就逼着新华社海外分社自己去拍。其实去年底到今年初,我们对电视概念强调得不多,包括现在叫音视频部,都有这方面的痕迹。其实视频的概念比电视大,因为它还包括低码流的东西,但是从观众的角度看,传播面最广的还是电视,所以我们逐渐提出了“新华社电视”的概念。“新华社电视”的概念既包括向各类媒体机构供稿,也包括以后要做的各种终端,电视台、手机台、网络台、大屏幕等。

《综艺》:“新华社电视”的投入产出比如何?

吴锦才:其实供稿不挣钱,通讯社是一个半公益性的行业,全世界都是如此。只不过新华社的日常经费中有大量财政补贴,如果纯粹靠市场运作是不可能盈利的,电视台也并不是靠收视费盈利。至于新华社电视业务的投入产出,人力投入,通讯社是混在一起算的,设备投入有几亿,各电视台通过解码器接收稿件的两条供稿线路,每条线路一年的频道租金是750万元。另外,传输费用比较昂贵,特别是海外分社,这是一个滚动的过程,具体数字不好计算。收入空间可以简单计算,全国有400多家电视台,新华社视频专线的基准价是100万元/年,这个价格是参照美联社、路透社包括CNN的价格计算出来的,假如全国400个台都订了,也就是4个亿,这还不抵一个卫视频道的广告收入,况且西部地区有很多台可以打折甚至赊账。新华社电视不是一个纯经营的项目。

《综艺》:新华社做电视会不会对其他电视机构带来压力,尤其是中央电视台?与地方台的合作模式有哪些?

吴锦才:新华社做电视不会对其他机构产生什么压力。央视和《人民日报》也在向其他媒体供稿,CNN去年12月份也开始向报纸供应文字稿。媒体的混业经营已经成为一种常态。通讯社本来就是一个跨媒体的行业,我们一直就有三种报道形式,文字、图片和电视,只是有些业务先前没有做大。我们也办了这么多报纸、杂志,也没有哪家平面媒体说给他们增加了压力。

新华社与地方台不局限于某一两档节目的合作,也没有过多考虑具体的商业运营模式,我们更多考虑的是,电视业的品质有问题,这么多的上星频道平均每家每天2小时的新闻量都保证不了,这2小时中还有不少是凑数的,这是一种全球都少见的电视结构。大多数的世界大台都是新闻立台,而新闻立台必须有一定的新闻比例。其实很多地方台台长也不满意这种状况。我们现在与不少地方台在合作办节目,这种联合不是要与央视竞争,也不可能对央视产生竞争,而是要共同开发新闻的电视市场。

我们与央视的最大区别在于错位发展。不把国内市场作为主战场,这是新华社一以贯之的思路,美联、路透的国内新闻也占不到其新闻总量的一半以上。

《综艺》:“新华社电视”与其他世界通讯社做电视的区别是什么?

吴锦才:新华社内部一直有一句话:没有不能报的新闻,关键是看你怎么去报,这是方法论的问题。

某个新闻,为什么海外媒体有时报道得比较充分,这是因为我们的新闻队伍不像他们那样训练有素,我们对新闻品种的发掘程度比较初级。BBC对于一件事情可以分析出很多层次,这不是一日之功。我们一直强调新华社的舞台、市场在国际。在国际上更不需要自己捆自己的手脚。

成立之初,新华社虽然也局限于解放区,但是后来尤其是上世纪50年代,提出“新华社把地球管起来,让全世界都能听到我们的声音”的号召,新华社就开始建立世界性通讯社。新华社的报道机构、报道品种中,国际的比重一直很大,这也是新华社的优势。所谓国际传播,不是说把中国的内容传到海外去,而是要用中国人的声音、视角去看新闻,看世界。所以新华社做电视并不是着眼于国内市场,更多是着眼于国家的传播能力建设。在新闻的比重中,我们的设想是国际新闻要超过国内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