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给学生希望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给学生希望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用积极的观念来看,任何有问题的学生都会有一颗向上向善的心。因此,对于攻击的学生的目标激励可以从两方面出发:一是树立一个平和处世、宽容待人的榜样人物,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消除攻击行为意识;二是构建一个符合其愿望诉求的可实现目标,并有层层递进的实现途径。用不断拔高的目标实现激励,唤醒并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小雨来到办公室,我几乎不用猜就知道,她的同桌小吴又犯事了。

“这次又是什么事啊?”我已经见怪不怪了,耐着性子问她。

“吴华成他不做作业在玩,我提醒他,他还骂我多管闲事!”小雨是我班上学习委员,自律能力最好的一个,是我特别安排在小吴身边的。只是,小吴明显不服管教,这次显然还是情节较轻的。严重的时候,他半天之内就会打哭数人,当着自己家长的面,小吴居然还敢扬言要打死人家。小吴,还真不是一个一般的人物。

“好了,我知道了,你去叫他过来!”类似的对话,发生在我和小雨之间已经多次了。对此,我们都没有太好的办法。

按照常规,又该是说教兼批评的师生对话:“都给你换了几个同桌了,你每次都说是同桌的问题,你有没有想过你自己身上的问题呢?”对于这样的质问,小吴一般以沉默回报我。对此我也伤透了脑筋,怎么一个三年级的小学生,行为会这样的偏激呢?这次见到他的时候,我忽然想不出该用什么来跟他交流,彼此以沉默相待。

“姚老师,你怎么不说话啊?”这小子,沉不住气了,可是语气还是那么冲。

“我在想怎么跟你说啊,你自己也可以想一想,你想要什么样的同桌?”我有些无可奈何了。

“俞佳楠就可以啊!”俞可以说是他在班上最好的朋友,也几乎是唯一的朋友,并且俞是班上的体育委员,男生中以他的自律能力最强。只是,俞个子较高,坐在班级的最后一排,而吴的个子只能在班上三四排徘徊。

“你想和俞佳楠同桌啊?”我明知故问。

“是啊,只是你们都不让!”说话间,他居然还流露出一种向往和委屈的神情。

“那好,我答应你,不过你也要答应我一个条件!”我忽然就下了决定,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决定,对小吴,对班级都相当重要。

“什么条件?”小吴果然上钩了。

“在你现在的座位上维持一周的良好形象!”我开始循循善诱。

“一周啊?”小吴明显有些犹豫,这也不难理解,按照对他的了解,半天不惹是生非就是他的极限了,一周,对他来说确实有些长了。

“怎么?怕了?”我开始激将。

“谁怕了啊?一周就一周。”

约定达成。只是,执行的过程依然是漫长的。我们先从半天开始,逐渐进展到三天,他身边同学的小报告尽管少了很多,但依然不足以完成我们之间的协议。反倒是有一次他跟前面一个同学争地盘,又狠狠打了一架。为此,我专门跟他谈了一次,并以“在讲台旁边给他安排专座,让他成为班上唯一一个没有同桌的人”为威胁,好说歹说才将他不安分的心按捺了下来。之后的日子里,他在班上被班委表扬的次数也明显多了起来。

就这样,一周的协议花了一个多月才生效,我将他和小俞都安排到了第五排,在他周边也尽量安排些较温和的女生。小吴还是有他的优点的,至少他从来不打女生,这点我也比较欣赏。

再接下来的日子,他的毛病肯定还是有,但关于他的小报告少了很多,尤其是在上课时候不认真的报告,一个月也没几次。在这期间,我跟他周围的同学开过两次小会,会议目标很明确,多肯定,少刺激,多提醒,少打击。

给学生希望,让他明确可以为之努力的方向,哪怕只是一个座位,依然可以产生无穷的动力。事实,胜于雄辩!

(浙江杭州滨兴学校姚贺国)

点评

人们之所以愿意付出巨大的努力去学习一个榜样人物,去追求一个希冀的目标,很大的一个动因在于这个人物或目标符合其自身的某种需要。文中小吴的转变就是因为他希望能与班级中唯一的好朋友俞佳楠同桌。那么,对于不同阶段的问题学生,我们老师需要为他们树立什么样的榜样或目标才能更有效地转化问题学生呢?

关于榜样:

“小学生学习哪些榜样,受教师的影响非常大。基本上小学教师是学生的重要他人,本身也是小学生崇拜的对象。

于中学生而言,他们最好的榜样就在他们身边。在寻找榜样时,首先要从自己的班级入手,找学生身边的榜样。如果身边的榜样不多,你可以准备一些过去的与他困境相当的榜样。你可以这样讲‘老师当年教过一个学生,他在和你一样大的时候还不如你,但是他怎么怎么做了,现在过得很光鲜亮丽,如果你也希望像他一样,那么我告诉你如何去做……’即使身边没榜样,过去没榜样,我们也可以塑造一个和学生有相似之处的榜样。”(迟毓凯)

对于文中的小吴,最适合的榜样人物并不是自律能力最好的小雨,而是能让他产生亲近感,自律能力虽好但并不是最好的俞佳楠。这就提醒我们,树立榜样不是简单找个“最优秀”学生的随意行为。

关于目标激励:

实现目标激励,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在总目标的指引下,要制定渐进式的小目标。比如案例中,在完全矫正攻击的总目标下,制定出“表现良好一周”的小目标。每一步的小目标要清晰明确,而且要适当。即让学生知道要达成什么样的目标,还要评估学生是否有能力做到。如果不具体明确,就会缺乏激励作用。同样地,目标超出学生能力范围,学生也无法获得成功,从而产生无能为力之感,出现厌倦情绪,甚至破坏行为,反而加剧问题行为。

2.对于每一个具体目标,需要学生自己亲自参与。比如案例中的小吴,在老师的激将下,做出了承诺。如果目标是老师定的,学生会觉得与己无关,缺乏义务感,从而降低目标的诱发力量;相反,如果学生本人参与,参与的程度越深,义务感越强,目标对学生的激励作用就越强。

3.当学生实现目标受阻时,老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正确归因。案例中,因为反复,小吴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才实现“一周”的小目标。目标受阻一般有两种归因:一种是积极归因。即承认自身努力行为不够或方法不对,并相信自己继续努力,目标一定会实现,学生就会继续关注改进自己的问题行为。另一种是消极归因。即认为自身能力不足,就容易灰心丧气,自然距离目标的实现就会越来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