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从翦淞阁赏石拍卖看观赏石价格评估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从翦淞阁赏石拍卖看观赏石价格评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观赏石的价格评估一直是个难题。前段时间一些媒体披露有好几方奇石精品的“专家估价”已经超过数千万乃至上亿元,引发了业内非议。拍卖市场作为市场价值最大化的交易平台,无疑也是实现观赏石价值最大化的途径。虽然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各地已举办过数十次观赏石专场拍卖会,但获得成功的寥寥无几。因为这些拍卖会大多局限于赏石圈,所以难有大的起色和作为。最关键的是,观赏石似乎还没有找到自己应有的价格评估标准。

如今艺术品拍卖市场所接受的大都属于传统抽象类型的太湖石、灵璧石、英石这样的古代赏石,它们在古代属于文人玩赏的藏品,具有相对指向的审美标准。在现今的拍卖市场上,古代赏石作为古董杂项的一种,往往归类于玉石器(其中的大理石插屏又归类于古典家具),与新派观赏石不属于同类。但是古石的年代鉴别有很大难度,因此许多收藏家乃至典藏机构、拍卖行时常将新石混同于古石,拍卖公司不去标明古代赏石的年代,笼而统之为“古典赏石”。2008年4月香港苏富比春拍会举行的“道法自然:翦淞阁重要赏石收藏”专场拍卖,则传递给我们这样一个信息:古典赏石的价值评估体系正在发生变化。

此次专场拍卖的拍品系一位台湾著名藏家提供,共上拍27件拍品,其中赏石14件,其他为竹木雕件。14件赏石成交13件,成交额达1432.95万元,占该场总成交额的78%,平均每件赏石的成交价达110万元。拍出最高价384.75万元的是“元・玉山璞・黑灵璧石”,另外,成交价超百万元的有5件。无论是整场成交额还是个别拍品的成交额,都创下中国赏石拍卖的最高纪录,也创下了单方观赏石的最高成交价纪录。

这场拍卖在大获成功的同时,也引发了一些争议,主要是赏石的年代判别问题。其中有一方名为“明・洞天岫・黑太湖石”的成交价达264.75万元,但被指为今人伪作;另外,一些赏石上留存的宋元明清文人题铭的真伪也颇受争议,对许多赏石所标明的年代也证据不足,还有不少赏石也没有原配座架。这些都说明对古代赏石的鉴定没有一个相对可循的标准。尽管如此,此次拍卖还是极大地提升了赏石的市场价格。从以往拍卖纪录看,同类赏石拍品的最高拍卖成交价是4.5万美元,系2002年9月纽约佳土得中国古董工艺品专场“泥留斋”赏石收藏专题推出的一方高1.28米的清代中期青白石须弥座太湖石“立峰”所创造的,此专场共上拍50余方古代赏石及其他艺术品,总成交额在30多万美元,平均每方赏石成交价在5万元左右。此次“翦淞阁重要赏石收藏”专场,成交额的突破性提升,一方面源于近年古董艺术品市场行情的水涨船高,最主要的还是因为古典赏石的估值体系发生了变化。

策划此次拍卖的香港苏富比专家仇国仕说:“奇石被中国皇帝及文人雅士视为珍品,但却于过去半个世纪被忽视。此等赏石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抽象雕塑之一,蕴涵意味深长的哲理,与道家思想互相呼应,彰显天人合一的理想,跟现今世界的环保潮流不谋而合,产生共鸣。”其实,将中国古代赏石视作抽象雕塑艺术作品的观念,早在20世纪90年代的两方主流收藏圈中已有此共识,其中著名的代表人物包括美国“文人石”收藏家理查德・罗森布鲁姆和伊恩・威尔逊。如果从抽象雕塑作品的角度来看,古典赏石的参照物应该是雕塑艺术作品。以模仿古典赏石和假山石造型而制作不锈钢雕塑作品的当代雕塑家展望的作品为例,其目前最高拍卖成交纪录是2005年创作的一件“假山石系列”太湖石造型不锈钢雕塑作品(高170厘米),在香港苏富比2007年秋季拍卖会上以228万元成交。作为其创作灵感和母本的古典赏石,不仅承载着丰厚的人文积淀,有的还是历史名人的遗存,有百万元身价自然不算过分。

当代赏石(新派石种)精品的价格参照对象应该有两个层面。一是以古代(古典)赏石为参考,二是以相关艺术品(绘画、雕塑等)为参照。这两者目前在艺术品拍卖市场都已经有了成熟的价格参考标准。比如画面石的估价可以参照绘画(国画)的行情。但赏石是不朽的画,立体的画,是大自然的杰作,所以其价格应高于或至少等同于同样观赏价值的绘画。从这个角度看,画面石的价格是被严重低估了。就赏石本身而言,画面石的价格要远低于造型石。赏石界多是重造型而轻画面,其单价成交几乎没有一块是超过百万元的――只有云南大理石例外。如果我们承认一些精品画面石的艺术观赏价值已经超过了一些名家艺术作品,那么至少在价格上现在还没有充分体现出来,这说明画面石(精品)的升值潜力还很大。

造型石的情况则复杂很多,一些造型石与雕塑作品的价格相差十分悬殊。以广西摩尔石为例,此种石因类似英国现代雕塑大师亨利・摩尔的雕塑艺术而得名,在人们还未认识到这一点之前,它的身价就像“磨刀石”一样。目前广西摩尔石的市场流通价最高的大概在百万元左右,而亨利・摩尔的雕塑价位都在百万美元以上,如2004年纽约苏富比秋拍会上拍的其3件组作品《斜躺的人》以840.8万美元成交。两者相比,差距明显。

此外,一些奇石精品的估价可以参照相关艺术品如玉雕的定价,再加以一定的乘数效应。如一方酷似老太太面容的“岁月”戈壁玛瑙(重量1公斤左右),专家估价达9600万元;一方酷似雏鸡破壳的戈壁玛瑙(重仅91.2克),专家估价为1.3亿元。虽然估价远高于市场行情,但参照系的选择应该说是合理的。

近年来,小品掌玩石(主要有广西大湾石、内蒙戈壁石等)收藏渐渐热了起来,特别是内蒙戈壁玛瑙石精品价格动辄成千上万,让圈内外人士看不懂。其实,小品掌玩石与玩玉有异曲同工之处,如内蒙戈壁石的“沙漠漆”与玉之皮色成因和表现力相仿。而相对于玉雕而言,小品掌玩象形石的色彩更丰富,造型更富于变化,主题更多样,而且性价比更高。目前上好的和田白玉仔料,一克动辄数百上千元,如果从比价效应衡量,小品掌玩石精品的高价应有存在的合理性和上升空间。此外,具有玉质感的观赏石近年来价格异军突起,如树化玉、黄龙玉(云南黄蜡石)等,有的是按斤称两出售,这也是受到了和田白玉价格疯涨的影响。

相对来说,奇石精品其自身信息越丰富、充分、透明、对称,便越有增值潜力。从传统的“四大名石”,到今天市场上所谓的“主打石种”,如广西大化石、来宾卷纹石、广西摩尔石、内蒙戈壁石、内蒙硅化木等,大都信息较为公开、对称。奇石的信息包括成因、存量、精品概率、成交纪录、收藏流向、展览情况、研究成果等等,就像艺术品拍卖一样,艺术品的信息发掘得越充分,图录功课做得越仔细,就越容易为投资和收藏家所重视,拍卖也就更易获得善价。就此次“翦淞阁重要赏石收藏”专场拍卖而言,凡是信息量越多的赏石,其成交价就越高。如成交价超百万元的5方赏石,有4方是参加过2005年杭州西泠印社元宵节“观奇石,赏名画”展览并著录于《西泠印社观奇石赏名画特展》图录的,有的还有名家题铭。成交价最高的“元・玉山璞・黑灵璧石”,其上有元代著名文人顾德辉(别名阿瑛)和清代画家王时敏的题铭;一方则为明末清初大理石砚屏(原配紫檀座),属于古典家具范畴。

与古典赏石作为古代文人的观念艺术不同,当代新派赏石往往被视为一种发现的艺术,人们更加注重其主题(无论是趣味还是艺术审美)的内涵和表现。只有那种雅俗共赏、人见人爱的主题才会被市场认同。这是“翦淞阁重要赏石收藏”专场带给我们的另一个启示。

责编 王 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