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单相抑郁症X连锁显性遗传方式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单相抑郁症X连锁显性遗传方式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探讨单相抑郁症X连锁显性遗传方式分析。方法:选取医院2000年以来收治的100例单相抑郁症患者,了解其家族单相抑郁症发病情况,对其家族采用分离分析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在收治的100例单相抑郁症患者中,男性35例,女性65例。家族体系中患有单相抑郁症的男女性之比为37:85,并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过对案例的调查显示,当母亲患病而父亲正常时,儿子的患病率在17.1%左右,且卡方值=6.001,p0.05。当父亲患有单相抑郁症而母亲正常时,女儿的患病概率达到82.9%,父母均患病时,女儿的患病率达到62.5%,且p>0.05,儿子正常,无遗传现象。女性患者姐妹的患病率为13.1%,而兄弟的患病率为3.9%,兄弟患病率明显高于姐妹患病率。男性患者姐妹患病率为2.5%,与兄弟的患病率差异不大,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先症者中,父母的患病率是5.2%,p

【关键词】单相抑郁症;X连锁;显性遗传方式

1、引言

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压力的增加,抑郁症的发病人群越来越多,并且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进步,人们对抑郁症的理解也逐渐进步。因此,医疗界对单相抑郁症的研究越来越广泛。关于单相抑郁症X连锁显性遗传方式的问题,有的研究认为遗传因素是单相抑郁症的关键因素,并且具有性别差异[1]。因此,本文针对单相抑郁症X连锁显性遗传方式的问题进行探讨,验证不同性别的患者X连锁显性遗传的方式,研究其相关性。

2、资料与方法

2.1 一般资料

选取医院2000年以来收治的患有单相抑郁症患者100例,其中男性35例,女性65例。参与研究的患者经过国家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全部诊断为单相抑郁症,年龄在15岁以上,并且所有患者抑郁症发作均超过3次;另外,所有研究的患者一级亲属的资料齐全[2]。所有患者均排除严重障碍性疾病,排除其他的精神方面的疾病,排除患有躁狂发作的患者。

2.2 分析方法

2.2.1 收集资料

由符合一般资料所述的入组标准的单相抑郁症患者作为先证者,由几名精神科医师查找每一个患者家庭的情况,并且将患者及家庭成员情况填写到研究所用的统一的表格内,内容包括:患者以及一级亲属的所有社会人口学资料,特别是父母的资料应该齐全,还有患者以及家属疾病发作情况。对于患者或所有以及亲属中有患单相抑郁症者,医师均进行面检,对无法进行面检的患者,由1~2名亲属提供先关资料。经过医院资料确认,亲属调查,面检证实符合单相抑郁症标准的面检者,共有122名,其中女性85例,男性37例。

2.2.2 诊断标准

初步确定入组患者及亲属中患有单相抑郁症的患者进行再次诊断,在调查时。符合抑郁症发作超过3次,既往无任何类型的躁狂的发作者,即可诊断为单相抑郁症。

2.2.3 统计学处理

经过再次面检诊断之后,采用医学遗传学中的数学方法――分离分析法,进行统计学分析,p

3、结果

3.1 两组性别上的对比

如果单相抑郁症为X连锁显性遗传,理论上男女发病比例应存在较大差异,男女性发病比大概在1:2左右。两组患者性别比见下表:

3.2 亲子代患病率比较

根据医学研究,如果此病为X连锁显性遗传,在患者父母亲中至少有一人患有此病,在患者组中,如果单相抑郁症为X连锁显性遗传,母亲患病而父亲正常时,子女各应1/2患病;在父母亲均患有疾病的情况下,女儿都会患病,儿子患病概率为1/2。本研究亲子代均患病的情况见表。

3.3 患者组一级亲属患病率对比

如果此病与X连锁显性遗传有关,患者的父母,兄弟姐妹患病率应为一半左右。

4、讨论

针对单相抑郁症的遗传问题,目前,精神障碍研究领域除了在遗传倾向或者多基因的遗传方式上想法一致外,在抑郁症的遗传性别差异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经过临床大量的资料查找发现,在抑郁症家族中,女性患者总是多余男性患者,这种发现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了研究设想及研究的方向[3]。

根据X连锁显性遗传的特点,在家族中,女性患病者应该是男性患病的2倍,并且不存在父亲遗传给儿子,而在研究中,两者的p值均

另外,根据研究发现,女性患者的姐妹患病率高于兄弟患病率,而对于男性患者而言,其兄弟患病率与姐妹患病率大致相同,符合X连锁显性遗传的特点。因此,在本研究中,单相抑郁症与X连锁显性遗传方式有关,如要进一步确认,可做进一步的基因多态研究。

【参考文献】

[1]谢日华,雷俊,廖顺平.产后抑郁症及其产科因素相关性探讨[j].实用预防医学,2005,12(6):1284-1286.

[2]熊永芳,张爱香,邓明芬等.促进自然分娩产时服务模式的临床研究[j].护理学杂志,2003,18(10):729-731.

[3]徐风森,刘建新,张淑萍等.干预措施对产后抑郁症发病的影响[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3,38(12):724-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