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奥维德《变形记》之艺术手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奥维德《变形记》之艺术手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奥维德作为奥古斯都时期的一位作家,在那时就已经写出具有这么高艺术水平的作品,是难能可贵的。本文主要从心理描写、修辞术和论辩术的运用以及其它的一些手法来细致分析作品,并以此来说明《变形记》的经典性。

关键词:艺术手法;心理描写;讽刺

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26-0104-01

前言:一般说到奥维德的《变形记》,都会谈到这部作品对收集古代世界神话传说的贡献。同时,它对于研究古代地理、古代罗马风气等都有一定的价值,而本文将主要从它的艺术手法来探讨它的文学价值。

一、真实感人的心理描写

在《变形记》中奥维德多次采用了心理描写。奥维德的心理描写采用的是自言自语的方式。第七章“伊阿宋和美狄亚的故事”里,美狄亚爱上了伊阿宋,但是她就要背弃她的父亲。因此她的心里进行了长达两页的心理斗争。她一会儿想要“把心中感受到的爱情的火焰扑灭”,一会儿又“怜惜他的青春年华、高贵出身和英雄气概”。她还一直不停地拷问自己“为什么见死不救,为什么不忍心看着他死呢”、“为什么会认为我的父亲条件苛刻”“为什么和他初次见面就替他担心,怕他断送生命呢”……当她决定要帮助伊阿宋的时候,她还在想自己就要离开祖国与家乡了,然而她马上又感到自己舍弃的祖国与家乡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东西,而她“将要获得的却是件了不起的东西”。从这些对自己想法的肯定与否定中,我们看到了理智与情感的激烈冲突,作者从全知全能的叙述者的角度向我们展示了一幅生动的心理斗争画面。心理描写的价值是巨大的,它对于主人公性格的塑造有重要作用,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心人物理的把握能力。这力又可以体现出作者的另一方面的才能,即对修辞术的运用。

二、对修辞术的运用

亚里士多德在其《修辞学》一书中说“修辞术是辩证法的对应部分。它的功能不在于说服,而在于发现存在于每一事例的说服方式。姑且把修辞术定义为在每一事例上发现可行的说服方式的能力”。修辞术更注重进行演说的过程。作者在青年时期,曾被父亲送到罗马学演说和修辞,因此他对这方面了解颇多。 “诗人的修辞技巧运用得最成功的地方时于利栖斯和阿雅克斯争夺阿喀琉斯遗留的武器的一段。这一幕充满戏剧性的场面不仅反映了罗马的法庭的实况,辩护师寻找理由时的无孔不入,而且生动地描写了两个不同性格间的冲突”。这个故事,全篇都是两个人的理由,阿雅克斯从自己的出身说起,又谈到于利栖斯的狡诈和胆小,接着叙述自己的战绩,赢得了人群的赞许。接着于利栖斯就对阿雅克斯的理由进行了一一地反驳,最后“希腊将领们听了深受感动”,他也赢得了武器。修辞技巧的运用使得故事不那么单调,显得有血有肉。

三、暗含讽刺

神本来应该是受人崇拜和敬仰的对象,可是在这本书里,神也是被嘲笑的对象。并与《荷马史诗》类似,神的形象都不是那么地高不可攀,神和人一样,有着七情六欲,有着嫉妒和报复心理。“尼俄柏故事”里的尼俄柏便是一例。她有七个儿子、七个女儿,并且因此而瞧不起只生养了两个孩子的女神拉托那,她还自诩自己为值得敬奉的神。她的行为自然引起了拉托那的愤怒,于是女神吩咐自己的儿女将尼俄柏的儿女们全都杀死,尼俄柏最后变成了流泪的石头。神竟然将人弄到这种局面,也无异于恶魔了。当然,作者不仅仅是在讽刺这些神。试想,神的统治者的地位不也正象征着当时统治者们的地位吗?神的行为也在某种程度上暗示着当时统治者的行为,“通过神的寓言,奥维德反映了他所熟悉的罗马上层社会的道德面貌”。

四、其它手法的穿插

在人物的心理描写中,奥维德也会穿插抒情,心理斗争的过程其实就是主人公感情的抒发过程。在“俄耳甫斯和欧律狄克的故事”里,俄耳甫斯向地府之王及其妻子请求他们放自己的妻子欧律狄克回阳世,他说的话如此感人以至于“旁边的那些无血无肉的鬼魂听了也都黯然泪下,坦塔罗斯也不追逐波浪了;伊西克翁也惊讶不已,连轮子都不转动了;秃鹰也不去啄提提俄斯的肝脏了;柏洛斯的孙女们也不装水入瓮了;西绪福斯,连你也坐在石头上不动了”。结果,自然“统治下界的王和王后也不忍拒绝他的请求了”。本来作者运用自己的修辞学知识已经将俄耳甫斯的话说得很令人感动了,在这一段侧面描写中我们更可以体会到话这些的惊人效果。除此之外,作者丰富的想象力,优美的富于创造性的语言都为他赢得了很高的评价。

莎士比亚在他的作品《爱的徒劳》里,通过一位老师说出了自己对奥维德的看法:“至于优美的、信手拈来的诗句,黄金般的韵调,……你得去向奥维德领教。何以要向奥维德领教呢?还不是因为他善于嗅到幻想的香花和富于创造性的俏皮话”,奥维德在《变形记》中体现的的艺术成就是巨大的,值得我们后人去研读。

参考文献:

[1]奥维德.变形记[M].杨周瀚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