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学生习作教学的三个步骤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内容摘要:学生的习作教学要注重激趣引导,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指导观察,引导学生从现实中取材,解决无话可说的问题;合理评价,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关键词:激趣 观察 评价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规定从小学三年级开始进行习作教学。但提起习作,大多数老师和学生都会感到头痛,尤其是三年级的起步习作,学生没有写作的经验,教师也不知从何入手。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习作教学经验,谈谈小学三年级的习作教学。
一、激趣引导,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
《标准》指出:“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也就是说,学生首先要对习作感兴趣。兴趣是写好习作的前提,那么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教师要努力创设气氛。通过巧妙的诱导、点拨,激发学生愉悦的心情,使其对习作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样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平时注意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力求实写。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生活,用自己的心去理解、感悟生活。
3.注意积累材料,迁移运用。教师应鼓励学生多读一些课外书籍,开阔学生的视野,学会积累好词、好句、好段。《标准》要求学生“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也就是这个道理。
4.以说促写,下笔成文。只有让学生大胆地说,排除学生在习作时胆怯的心理,才能使学生有话可说。
5.引导学生多写片段,多写日记,养成勤写的好习惯。这样,学生写作时才会有话可说。
二、指导观察,引导学生从现实中取材,解决无话可说的问题
教师要做好组织者、参与者的角色,组织学生观察周围的人和事、景和物。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没有生活素材的积累,他们怎么能写出让老师满意的习作呢?没有生活素材,学生的习作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我们教师要教给学生观察生活的方法,与他们―起交流生活见闻,观察景物,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如三年级有一篇习作是写自己喜欢的水果,我就组织学生出去观察杏树,先引导学生观察杏的外表、形状、颜色,接着让学生品尝生杏、熟杏的味道,适当地启发提问,这样就解决了学生无话可说的难题。
三、合理评价,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习作评价的目的,并不是判断学生的好坏,而是激励学生,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恰当的评价是学生写作兴趣之火的“助燃剂”,如何科学有效地进行评价是当前习作教学中值得关注的问题。针对习作评价中存在的误区,我在习作教学中注意改变习作评价模式和评价标准,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1.变过低评分为适当的高分刺激。
小学生写作的动机大多数是为了得到表扬和高分。因此,教师应顺应学生的这一心理需求,变过低评分为适当的高分刺激,使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
2.注重批语的艺术性。教师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情感。
教师评语要体现激励功能和指导胜,并伴有感情,从而激发他们写作的兴趣。习作评语也应灵活多样,可以是肯定型评语,也可以是交流型评语或指导型评语。切忌对学生的习作进行指责,因为学生本来就处于学习阶段,写作中有很多地方会不尽如人意,教师无论如何不能随便写“你的习作糟透了”等评语。
3.抓住契机,发展学生想象力和创造思维。
由于受传统评价模式的影响,有的学生在习作中表现出来的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被视为异类,被无情地扼杀。如有这么一个案例:老师让学生写一篇以《小草》为题的习作,在写作中学生大多数赞美小草顽强的生命力或表现,小草的默默无闻,以及美化环境的无私奉献精神,但有一位同学却批判小草,认为小草软弱,没有骨气,风吹两边倒。结果老师判这个学生的习作不符合要求。其实,这个学生思维与众不同,具有独特性,应给高分。长期以来,我们追求习作的思想性,追求思维的统一性。这扼杀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思维的发展。在习作评价中,我们要注意保护、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应抓住学生习作中富有创造性的思维火花,及时给予肯定、鼓励,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总之,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就是要让学生有写作的成就感,能够享受成功的喜悦。我们教师应该把恰当的鼓励当作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催化剂”,同时进行习作展览,让其他学生传阅。
(作者单位:江苏省新沂市瓦窑镇新世纪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