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由一道考题引发的思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由一道考题引发的思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好题坏题”引观点之争

数学试卷题,作为考查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和思想方法、思维的灵活性的重要手段,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具有重要的示范性和导向性作用。平时,大多数教师都是根据教材内容而制定相应的教学预案,围绕课本习题展开,渗透相关的数学思想方法。然而,一次考试的一道选择题,引起了笔者对教材的重新思考。2014年衢州市六年级下册期末试卷中有一道选择题:见图1,在给定的正方形点子图上,找一点D,使ABCD是一个梯形,D点共有( )种不同的选法。

A.2 B.3 C.4 D.5

图2中①至⑤为5种正确答案,⑥是平行四边形。

考试后统计正确率只有20%(参加考试360人,错误288人),事后访谈学生解答错误原因:

1.读不懂题意20%,计57人。

2.只考虑到以AB边为上底,没有考虑到BC也可以作为上底70%,计202人。

3.说题出错了,一共有6种,没有考虑到⑥是平行四边形10%,计29人。

事后,教师们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观点一:此题太难,既要考虑已知边AB和BC都可以作为梯形上底,又要排除其中平行四边形这一特例,学生理解困难,要求过高。

观点二:这是一道难得一见的好题,既综合了梯形和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又考查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灵活解题能力。

二、“透过现象”析背后之因

这道选择题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的知识,重在考查学生的空间观念。《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在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要“丰富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认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面对20%的得分率,如何在“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把握知识本质特征,培养空间观念”引起了笔者的深刻反思。

(一)教材层面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教材第29页“四边形分类”这一内容中先让学生“分一分”,直接告诉学生①③和⑥为一类(平行四边形),②④和⑦为一类(梯形),⑤和⑧为一类(一般四边形),接着引导学生想一想“智慧老人为什么这样分”,得出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然后在比较中引出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这样安排的好处是充分考虑到四边形之间的联系,容易在大量的知识冲突中辨清图形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但缺点是学生对于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都是通过观察获得的,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特征的建立比较肤浅,学生建立的表象过于单一。

(二)教师层面

在教学中,部分教师仍然把“掌握梯形的特征”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强调“只有一组对边平行”,却忽视“为什么”,把发展空间观念当成教学的“附属”。很多教师都认为,图3中的③④和⑤位置发生了变化是学生最难理解的,⑥符合梯形的特征,学生不难理解。事实果真如此吗?

(三)学生层面

在四年级教学梯形前,笔者以上图做了前测,统计结果如下:

通过访谈,学生认为:图6和生活中见过的梯形(堤坝、木梯)的样子不像,图7很像生活中见过的梯形。可见学生对于梯形的认知仍停留在生活经验层面,导致认知的偏差。

以上种种原因,再碰到前文的题型灵活多变,得分率低也就不足为奇了。

三、“正本清源”寻有效之方

基于教材、教师和学生的真实情况,对于“梯形的认识”一课有必要进行整合调整,笔者认为可设计“起承引合”的探究过程,由浅入深,课始重在明晰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这一本质特征;课中由静到动,多角度各位置认识各类梯形,让静态的知识动起来。这样方能有效培养学生空间观念。

(一)起――巧妙链接,激活经验

“起”则为开端。在这里是指巧妙链接,激活经验,导入新课。

由于学生已经掌握了平行四边形是“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这一本质特征,因此,课始借助回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用课件出示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重叠而成的图形引入新知(图4),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有效导入新课,为后续的教学奠定基础。

1.找准异同,合理组合

梯形与平行四边形的本质区别在于,前者只有一组对边平行且另外一组对边不平行,后者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在教材的安排中,学生对于梯形的特征都是通过观察获得的,表象建立单一,教师往往只是强调概念中的“只有一组对边平行”,却忽视“为什么”。运用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重叠成梯形,梯形的本质特征跃然纸上,为新知的建构搭造了平台。

2.基于教材,匠心独具

在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重叠中引出梯形,学生发现这个四边形的一组对边是原来平行四边形的一组对边,所以它们是互相平行的,而另一组对边是原来三角形的两条边,它们是不平行的。这样的安排匠心独具,创造性使用教材,学生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学得轻松自然。

(二)承――妙引体验,逐步感悟

“承”则为承接。在这里旨在承接导入的情境,进行灵活变换,解决相似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要循序渐进,以免学生的思维出现断层;同时,为后续空间观念的培养作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