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军队离休老干部心理分析及对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军队离休老干部心理分析及对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2720(2009)35 - 1878 - 02

离退休老干部(以下简称老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也是老年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对整个社会的稳定和提高全社会人群的心理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我们从心理学角度出发,结合老干部的特点,对我所老干部的心理健康进行调查分析,其目的就在于运用心理科学方法手段,深入了解老干部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存在问题,分析影响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提出增进老干部心理健康水平的对策建议,帮助老干部们积极预防和治疗各种心理疾患,为更好地开展军队老干部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按照上述方法我们对我所91位老干部进行心理调查,同时也对老干部的部分家人、朋友进行询问,主要存在以下心理问题,现报告如下。

1 方 法

从心理学角度出发,结合老干部特点,进行入户调查和对其周围人群调查询问。根据调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2 结 果

2.1 孤独心理调查发现,尤其是离退休前担任较高职务者,在职时有明确的重要的分管工作,工作日程有人安排;生活琐事有人照顾,下级干部天天请示汇报,处在重要的繁杂的人际交往的社会环境之中,生活充实,紧张,忙碌,有作为,充满活力。离退休以后与昔日繁忙的工作离别,没有了请示汇,没有了前呼后拥,只有平静的平常的百姓生活,心理上有一种空虚感,失落感。尤其患多种疾病的老干部,正处于需要关心和照顾的时候,同时儿女多不能时刻在身边,同志亲友不能时刻相伴,使老干部更感孤独,寂寞,感到了自己的位置变化以后,不再被人需要,不再受人尊重,认为人老了,没用了,久而久之,烦躁不安,易怒,多疑,产生了严重的孤独心理。2.2 自尊心理老干部离休前,在往日的工作中已习惯于发号施令,社会地位使某些人养成了强烈的自尊心理和固执性情,有强烈的优越感,离退休后,虽然情况有所改变,但他们仍然希望自己能一如既往,自尊自爱,也得到别人的喜欢[1]。经常由于没有在位时那种很强尊重感和敬畏感而自尊受到伤害,导致老干部角色的适应不良,这种不良心境可加重患多种疾病老干部的思想负担,严重影响了老干部的身心健康。

2.3 恐惧心理我所老干部平均年龄已83岁。他们的身体机能进一步衰退。大多数人能平静地对待这个变化,但是有少数人会存在有强烈的恐慌心理,对自身的疾病过分地敏感、关注总是担心有一天会突发心梗、脑梗,甚至猝死。有的老干部服药后血压平稳,却每天都要测量数次血压,有的老干部隔几天就要求复查一次心电图。假若近期所里有老干部病故,这种现象就更为明显,有集群性到卫生所检查身体的现象。

2.4 自私自利心理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和变迁,社会中的各种角色也必须随之发生变化,调整自己以适应变动的社会,这一过程即角色适应。多数老干部在离休之前担负着较高的职务,但离休后从一个领导者的角色变成了一位普通人员,仍有一部分老干部离休二十多年还不能很好地适应角色的变换。在家庭中,总觉得自己还是个领导者,对老伴颐指气使,呼来喝去,稍微有一点伺候不周或不满意的地方就大发雷霆,把她当成保姆一样对待,完全没有夫妻之间深厚的感情,夫妻之间也存有着功利的心理。时间久了,老伴自然是怨气满腹,夫妻感情也受影响。在对待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问题上,由于脱离了单位的约束,集体荣誉感变淡,发生矛盾时,不顾大局,只从自身利益出发,固执己见,自以为是。

2.5 自卑心理根据艾里克森的社会心理生活阶段理论,老干部此时基本都处于最后一个阶段,也就是晚年期。在这一阶段,老干部还有一种危机要克服。对过去生活的总结,对以往岁月和经历的回顾,给自己的人生经历做一个“阶段总结”,以及面对走向死亡的必然性,使他们要么达到一种自我整合,以更乐观的态度坦然面对生活中的变化和挫折;要么产生失望感。对以往生活基本感到满意的老干部,将以一种完善感走完最后的发展阶段,而对生活总体不满意的群体会落入失望的境地,他们会体验到懊悔感,后悔生活没有处理得很好,后悔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生活,对他们无法达到自己期望的目标而自责,他们认识到现在的时间是太少了,年轻人拥有的选择和机会,他们都没有了,一生已经基本过去了,对此有的老干部生活态度积极,他们希望用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重新生活一遍。生活中没有什么比到了老年对自己和生活感到的失望更悲哀,也没有什么事情比一个充满完善感的老干部更令人满足。这一部分人就易出现落寞自卑心理,有被社会淘汰的感觉[2]。

2.6 抑郁心理有很多老干部离休前,有着较高的社会地位和广泛的社会联系其生活的重心是工作离退休以后,生活的重心变成了家庭琐事广泛的社会联系骤然减少这使他们感到很不习惯、很不适应。当遇到困难和挫折或遭受冷落经受压力之后,更容易产生一种沉重的抑郁感觉。其表现为:轻者消极悲观、沮丧、苦闷,重者神情恍惚,精神失态。如果得不到家人及时的关心、开导和有效的药物治疗,严重的甚至会产生轻生厌世的想法。

2.7失落消极心理 不少文化层次较高的离休干部对自己的要求较高,具有较高的价值观念和理想追求,在离开工作岗位之后,都不甘于清闲。他们渴望在有生之年,能够再为社会多做一些工作,所谓离而不休、老有所为,然而,很多年高志不减的老干部,身心健康状况并不理想。他们有的机体衰老,比如在感知、记忆、思维等能力衰退明显;有的身患多种疾病,这样,就使得这些老干部在志向与衰老之间形成了矛盾,并为此陷入深深的苦恼和焦虑之中。当对自己以往生活进行总结时,老干部对自己的期望值较高,因而使得部分老干部不得不面对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距,而产生失落、不满等消极情绪,影响他们的心理状况。

3 基本对策

3.1有条件的组织医务人员以及其他工作人员进行基本的心理知识辅导,使全体工作人员掌握基本心理知识。及时总结推广科学的老年心理保健知识和方法。利用新闻媒体等现代手段,组织一些通俗易懂的老年心理保健的专题讲座,介绍一些科学健康的心理保健方法。经常组织老干部集中进行老年心理保健的咨询服务活动。对于长期卧床不便于走动的老干部,组织专人到床前进行心理咨询服务。

3.2 加强巡诊,引导他们正确对待疾病俗话说:“人吃五谷,哪能无病。”人到老年,机体逐渐老化,易生各种疾病,本是意料之中的事,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大可不必惊慌失措,疑虑重重。每个老干部对晚年生病应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有了疾病,就得配合医护人员积极治疗,及时排除各种影响治病的消极心理情绪。随着现代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绝大多数疾病都是能够得到治疗或使病情减轻的,即使是癌症,只要早发现早治疗,也能得到有效地控制或根治。老人对治病应抱有信心,不急躁,不消沉,不畏惧。

3.3 大力宣扬老年心理保健成功的典型,广泛进行老年心理保健工作的宣传教育。据了解,我国在进行老年心理保健教育方面的普及水平还很低,还必须利用一切有利条件,进行广泛的宣传教育,积极引导广大老干部跟上时代的步伐,树立健康的老年心理保健的新理念。

3.4 经常组织身体较好的老干部参加体育锻炼。体育锻炼不仅可以改善和加强老干部的生理功能,增强体质,增加抵抗疾病的能力,而且还可丰富晚年生活,增添生活乐趣,使精神振奋,心情愉快,提高信心,增加主动积极地安排好晚年生活的勇气和兴趣,从而增强老干部的心理功能。但是,体育锻炼选择的项目一定要适合自己的体质状况,否则害多益少。体育锻炼要持之以恒,三天打渔,两天晒网是无济于事的。

3.5 保持良好的家庭关系老干部的家庭关系是调节其晚年生活的重要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力的下降和疾病的增多,都需要家庭和亲人的照顾[3]。所以老干部的家人应该多与老干部交流,使他们感到自己是家庭中重要的一员,有利与他们的心理健康。

4 对老干部的建议

4.1 多用脑,勤思考大脑是主宰人体各器官的司令部,大脑的衰老,必然导致各个脏器的衰老,并且大脑对人类的知识、智慧和思维具有重大影响。因此,老干部更要多用脑,勤思考,使脑细胞和组织器官不萎缩。其实,只要有强烈的求知欲,即使高龄老人,仍能掌握新知识。因为老干部的理解力与判断力不容易降低,容易降低的是记忆、计算能力。当然,在提倡用脑的同时,必须强调要合理地、科学地用脑,而平时起居有常,生活作息有规律,对保护大脑的健康是十分重要的。

4.2心明豁达,知足常乐我们发现,长寿老人往往都能做到胸怀开朗,处事热情,善解人意,他们与世无争,不易动态,感到自己生活很充实、满足。情绪是一个人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体现,是心理活动的动力。长期以来,我国就有“人逢喜事精神爽”、“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等民间谚语,说明保持积极的情绪有助于健康长寿[4]。

4.3 面对现实,走出误区老干部应积极而适量地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如书法、音乐、戏剧、绘画、养花、集邮等),以陶冶情操,处理好各方面的人际关系(包括家庭成员、亲朋好友等),做到与众同乐,喜当“顽童”。另外,老人之间的往来和共同活动,也能起到调节和充实老人的晚年生活[5]。

4.4结交知音(包括青少年朋友、异性朋友),经常谈心老干部难免会遇到一些不愉快的事,常在知音好友中宣泄郁闷,互相安慰,交流怀古,有助于心情舒畅,对保持心理平衡起到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Bahr SR.Aging:Positivegrowthexperience beruerl hall.Mental Health and the elderly,1984:13-17.

[2] 胡月星,石慧.离退休老干部心理健康状况如何.人民论坛,2007:16.

[3] Sussman M.Family bureaucracy and the elderly:An organizational linkage. Feamily bureacracy and the elderly,1977:68.

[4] 老年心理与自我调适.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8.

[5] Miier SJ.Social dilemmas of the aging leisure participant. Older people and their social world,1965: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