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冯梦涛 威士忌加涮肉,在我这里可以更放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冯老板是爆肚冯的后代,在日本呆了很多年,因为喜欢咖啡的香气,在日本的深夜食堂打工研磨咖啡;因为喜欢雪茄又开始研究雪茄;好洋酒、好交朋友,如此传统技艺和现代的喜好集合于一身,所以造就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小院。
冯老板的院子坐落在闹市口永宁胡同三十七号,门口有两盏红灯笼,就写着永宁三十七,没有其它门牌,也没有注明是那是一个餐厅。
冯老板经营的是火锅、爆肚,原来那家特别火的餐厅是他的老字号“金生隆”,“金生”是他爷爷的名字,“隆”是兴隆的意思。这个小院就叫做“宴客金生隆”,需要按门铃进,首先迎接人的是那只被收养的小黄狗“三儿”。“三儿”粘人,尤其粘小孩子,大人进屋吃火锅,“三儿”就在院子里面跟孩子追着跑。
院子里面有一棵大树,红墙灰瓦,有燕子从四角的天空飞过。
冯老板打算传递一个“宴客”的概念,就像是他小时候的家,四代同堂,那时候曾祖母还在,亲戚间来家拜访,就形成一个个饭局,家里做菜,在家吃饭,根据应季的新鲜的肉和蔬菜烹饪出来,私密、舒适、温暖、融洽。
冯老板刚刚接待了一个八十多岁的老太太团,那天就推掉了好几拨的客人,冯老板说,关上门,让这些老奶奶们安静吃饭,就像是他小时候,在家里的那个老院子一样。
Q = 《北京青年》周刊A = 冯梦涛
Q:特别想听听你家的历史……
A:光绪19年,我曾祖父冯天杰闯关东来的北京,那时候他在东华门的前面摆摊做爆肚,做的很受欢迎,所以人送外号“爆肚冯”。
那时候大臣们去皇上那汇报工作,跟班的随从需要吃、喝、买东西消遣时间来等着大臣,所以在东华门形成这样一条街,爆肚冯就是这么开始的。
我爷爷第二代,那时候清朝已经覆灭,皇上也不住在故宫了,小摊贩被转移到在东华门的东面――禁卫军演兵场(后来这个市场就命名为东安市场)。
我爷爷开始在市场里面盖了一间房,店的名字也不叫爆肚冯了,我爷爷叫冯金生,所以这个店叫金生隆。
那时候东安市场这片有吉祥戏院,有西餐厅、日餐厅、韩餐厅,也有全北京惟一的一个收费厕所。
逛东安市场已经成为了北京的生活方式,人们见面打招呼问,“你去哪里,逛市场去”……就是在说东安市场。而我们家的“金生隆”也被人算作是在市场里必须做的事情――“先听品正三,后吃金生隆”。
Q:在日本生活的经历会给你带来哪些不同的习惯,会带到你的院子里面来么?
A:我在日本呆了七年,学习的是比较文学,同时我也是狂热的登山者。那时候我因为特别喜欢咖啡的味道所以在咖啡店打工,我是晚上开始上班的,也真的就是一个深夜食堂,我记得我们做一壶咖啡出三杯,过20分钟没人点就倒掉,或者是很便宜的价格卖给员工自己喝。于是我就每天喝咖啡。
我也喜欢雪茄的味道,果香、花香、木料的香气,所以我也有吸雪茄的习惯。
慢慢的我都会把这些咖啡、雪茄甚至洋酒都带到我的小院子来,聚朋友们来,品酒、喝咖啡、看花晒太阳。咖啡机我都选好了,花式咖啡,手冲各种咖啡机都有,还有品茶,我也有全套的设备。
经常有威士忌杂志来这里搞活动叫威士忌加涮肉,威涮――这是他们起的名词。
Q:院子开了多长时间,院子最好的时光是怎样的时光?
A:有半年了,从来没有宣传过,不想追求它的上座率,就想变成一个私密的空间。
午后是最好的时光,有客人会早早的来了,小孩子一来就跟狗玩,喝茶聊天,男的吹吹牛,抽烟……
Q:一进深院,还是有你小时候的记忆吧?
A:我喜欢一切老的东西,老的环境、老的物件,我儿子十四岁了,也喜欢一切老的东西,每年压岁钱都会买这些东西。
触摸老的东西会感觉到过去和我们一起生活的老人,会感觉特别温暖。所以,我开在院子里的餐厅,完全不是为了果腹,就是为了大家一起聊天,品尝美食,感受到老院子的文化。
Q:推荐一下小院的特色菜吧。
A:我是想把家传真正的呈现出来,根据食材做出来随手的东西。老北京的涮羊肉是不会吃冻肉的,手切鲜肉,一个羊腿切出八个部位,爆肚有十三种。这都是我专长的。金生隆家里的小吃,松肉、炸馇、糖卷果,都是我们家里的小吃。
Q:对于这个小院,有哪些满意和不满意的部分?
A:满意是它安静独立,这个院子有两百多年了,往上看老瓦老砖老的屋脊,都是两百多年的历史了。住过很多有名的人,最后住在这里的是傅作义的女儿傅东。
不满意是还有很多细节,有待完善。
Q:你的符号是怎样的?怎样表述你的性格?
A:院子笼着我的气,我在,客人才来才在。当初想要接班来做家族餐厅的时候我也是这样想的,不想像祖辈那样奔波,不是为了温饱,而是要做的更有意思点,不仅仅是为了吃饭。
很多人七八点才来我这里吃饭,因为他们要躲过高峰,路途上的拥挤,几乎是冲出重围才来吃饭,现在的人太忙碌了,真正放松的时候是吃饭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