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桑枝化学成分黄酮的药理作用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桑枝化学成分黄酮的药理作用及其应用研究进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桑枝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应用进展

桑枝是桑科植物桑(Morus alba L)的干燥嫩枝[1]。春末夏初采收,去叶,晒干,或趁鲜切片,晒干。性平,味微苦,归肝经。桑枝的功能与主治为:祛风湿,利关节。用于风湿痹病,肩臂、关节酸痛麻木。临床上用于治疗风寒湿痹,四肢拘挛,脚气浮肿。本文就当前桑枝生物体中功能性成分的研究及其应用现状作一简述,为桑枝的进一步的研究和开发提供依据[2]。

桑枝所含的药理活性化学成分主要有黄酮类化合物、生物碱类化合物、多糖类化合物,此外还有一些氨基酸、有机酸、挥发油、维生素、鞣质成分[3]。

桑枝中黄酮类化合物主要包括槲皮素、槲皮苷、异槲皮苷、芦丁等。桑枝黄酮类化合物的药理作用有:抗菌活性、抗炎作用、降血脂、降低血糖等。

黄酮类化合物的抗菌抗炎作用

通过研究发现某些黄酮类化合物有抗微生物作用,对细菌、真菌等有抑制作用。陈福君等研究证明了桑枝黄酮类提取物对巴豆油致小鼠耳肿胀[4]、角叉菜胶致足浮肿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并可抑制醋酸引起的小鼠腹腔液渗出,表现出较强的抗炎活性。章丹丹等通过桑枝总黄酮提取液对细胞的不同影响作用的体外实验[5],证明了桑枝中的总黄酮成分通过抑制MAPK/ERK信号途径中p-ERK的蛋白表达,从而抑制iNOS、COX-2靶基因及蛋白的表达,进而控制NO产量和氧化应激,抑制致炎细胞因子表达的同时提高抗炎介质HO-1表达而发挥抗炎效果。刘明月等通过给小鼠灌胃给药[6],研究提取物的抗炎作用,结果表明,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鸡蛋清致小鼠足拓肿胀及滤纸片诱导的肉芽增生等模型上具有抗炎作用。

黄酮类化合物的降血糖作用

吴志平等通过对桑枝总黄酮类化合物的降血糖药效学实验分析[7],比较出结果显示,桑枝总黄酮是桑枝降血糖作用的有效成分。叶菲等通过给四氧嘧啶高血糖大鼠连续口服桑枝提取物[8],高血糖大鼠空腹和非禁食血糖等指标均明显降低、血脂得到调节,糖尿病肾病得到改善,证明了桑枝总黄酮的降血糖作用。吴志平等通过对血液中含糖量的实验前后比较[9],推测MT-TF是桑枝降血糖的主要有效成分。

中医常选用桑枝来治疗糖尿病关节病变和周围神经病变,可显著降低血糖而缓解症状,其疗效确切,如邢冬杰等用桑枝总黄酮提取物对2型糖尿病大鼠进行研究[10],结果表明桑枝的总黄酮提取物对2型糖尿病有降糖作用。郭宝荣等采用桑枝颗粒(纯中药制剂)对2型糖尿患者进行了系统的临床观察[11],同时设立西药(拜糖平)对照组,治疗时间2个月,发现桑枝颗粒组和西药对照组的降血糖总有效率分别为95%和80%,桑枝颗粒在改善糖尿病症状方面的疗效优于西药对照组。

黄酮类化合物的降血脂作用

吴娱明等研究了桑枝总黄酮的降血脂作用[12],推测桑枝95%乙醇提取物中具有降低高血脂症甘油三酯及胆固醇水平的活性成分。

参考文献

1国务院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M].北京:北京工业出版社,2010:280.

2李勇,孙波,胡兴明,等.桑枝综合利用研究与开发进展[J].北方蚕业,2009,30(3):12-15.

3姜乃珍,薄铭,吴志平,等.中药桑枝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J].江苏蚕业,2006,2:4-7.

4陈福君,林一星,许春泉,等.桑的药理研究(Ⅱ)-桑叶、桑枝、桑白皮抗炎药理作用的初步比较研究[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1995,12(3):222-224.

5章丹丹,凌霜,张洪平,等.桑枝总黄酮体外抗炎活性及机制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0,21(11):2787-2790.

6刘明月,牟英,李善福,等.桑枝95%乙醇提取物抗炎作用的实验研究[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03,4(2):13-14.

7吴志平,顾振纶,谈建中,等.桑枝总黄酮的降血糖作用[J].中草药,2005,增刊:239-241.

8叶菲,申竹芳,乔凤霞,等.中药桑枝提取物对大鼠糖尿病并发症的实验治疗作用[J].药学学报,2002,37(2):108-112.

9吴志平,谈建中,等.桑枝总黄酮的降血糖作用[J].中草药,2005,36(增刊):164-166.

10邢冬杰,李广元,孙永庆,等.桑枝总黄酮提取物对2型糖尿病大鼠的作用研究[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7(12):57-58.

11郭宝荣,赵泉霖,钱秋海,等.桑枝颗粒剂治疗2型糖尿病40例[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1999,23(1):46-47.

12吴娱明,邹宇晓,廖森泰,等.桑枝提取物对实验高血脂症小鼠的降血脂作用初步研究[J].蚕业科学,2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