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边墙窑,挖在长城上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边墙窑,挖在长城上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陕北榆林地处河套之南黄土高原与草原的接壤区,古时是农耕民族防御游牧民族而构筑防御工事的必然地带。从战国时期开始,历代王朝几乎都在陕北修筑过长城。如今陕北榆林地区共存有6个历史时期的长城,是我国长城最多的地区。

陕北榆林地处河套之南黄土高原与草原的接壤区,古时是农耕民族为防御游牧民族而构筑防御工事的必然地带。从战国时期开始,历代王朝几乎都在陕北修筑过长城。如今陕北榆林地区共存有6个历史时期的长城,是我国长城最多的地区。

这里靠近内蒙,连接沙漠,一到春秋天便黄风四起,沙尘漫天。长城固有的防御功能在这里又成为了人们生活居住的一堵天然的挡风墙,于是数百年来当地的老乡便把他们的住所――“窑洞”直接挖到了长城上。一来,长城在发挥它军事防御功能的同时也保护了住在它“身体”里的人民,抵御了风沙的侵袭;二来,这里多沙少土,土质又不好,而长城上的土质却非常的坚硬。这样的窑洞除了坚固无比之外还有取材方便、冬暖夏凉的优点。黄土夯筑的长城具有着重要的历史、文物和文化价值,因而长城窑同长城本身一样也具有着特殊的意义。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样的窑洞越来越多,慢慢地深入到长城墙体之下,人居和城墙浑为一体。

砖井镇的长城窑

榆林市定边县有个砖井镇,这个地方我经常路过,从来也没有发现它有什么特别之处,直到一天安边文化站的李生成告诉我说砖井镇一带的长城很不错,而且砖井镇还是个古城,那里有很多人家把窑洞挖到了长城上,住到了长城里面,这才引起了我的注意。

后来查资料我才知道原来砖井是明成化年间修建的古镇,是陕北明长城38个营堡之一。只是古镇的位置距公路还有一段距离,我经常路过的是后来新建的镇。

李生成是一个摄影家。他说陕北境内的长城他是一步一步用脚量出来的。老李对长城有着特殊的情感,拍摄了数千张的长城照片。他强烈推荐我到砖井去转转,那一带的长城不错,而且那些挖在长城上的窑洞挺有意思的。在长城上挖窑洞居住的方式在陕北较为少见,而且砖井的长城窑数量多又比较集中,非常具有代表性。当地人把长城称为边墙,因此那些挖在长城上的窑洞就叫边墙窑。

此后我数次到砖井,拍摄边墙窑,记录那些边墙窑里人们曾经生活的印记。

他们住在长城窑里

我第一次来到砖井,在当地老乡的指导下,穿过新建的砖井镇,来到横贯古城的长城脚下,找到了一家住在长城脚下并且还在使用边墙窑的人家。

这是一家淳朴好客的陕北人,我跟主人说明情况后,男主人便让我住在了他家。他家的后面便是长城,沿着城墙有一排整齐的边墙窑,他的老伴正在窑里做饭。听说我是来看窑的,便说:前几年这一带的边墙窑住的人还很多,这几年生活条件好了,家家都盖起了新房,基本上都搬出去住了,现如今住边墙窑的基本上都是年龄大的老人,绝大多数的长城窑都成了放置杂物的闲窑,她家从去年开始便当作厨房了。她还说这几年来这里参观的人多了,她家的窑里偶尔也住人,都是客人要求住。我提出能不能也在里面住一晚,她赶紧说,不行了,闲置时间太长了,放置的杂物也多,不能住了,再说了,还有老鼠。

安顿好行李,我翻上房东家的猪圈墙登上长城,在古镇的城墙上、长城边上走了又走,转了又转。站在一处最高的城墙上四下望去,远处灰茫茫一片,周围稀稀松松的有些树木,没有水也看不到山。厚厚的土城墙围成了一圈,城墙上除了自然侵蚀的印迹外,还留有许多人工挖凿的痕迹:废弃的窑洞、放蔬菜的菜窖、猪羊圈、柴火垛以及被挖开的豁口。城里面是平整的农田,有农民吆喝着牛在犁地,几个孩子在城墙上追逐嬉戏。在城外的地里,几个人顶着夹带着沙土的风翻着自家的沙地,城墙脚下四处堆有厚厚的沙土,有些地方的沙已侵袭到了城墙的半腰,城墙上的城砖已被拔得一干二净,只有那土墙上留下的一层一层城砖的痕迹,诉说着古城昔日的伟岸。明长城从城边擦肩而过,慢慢地消失在遥远的天际。

下了城墙,我朝城外翻地的人们走去。因为风沙较大,妇女的头上围着厚厚的头巾。一个妇女看见我在拍照,便羞涩地转过脸去说:我们农村人浑身土,满脸灰,被太阳晒得粗皮黑肉的不好看。

“其实哪里的人都一样,我也是农民的后代。再说了,太阳晒红了晒黑了健康,皮肤厚了防风。”听我这么说,她笑了,一边抡起铁锹拍打着翻起的沙土一边说道:这里有什么好看的。我说:这里有长城和古镇,还有长城上挖的窑洞,好看,有意思。她说:我们家原先也住在长城上的窑洞里,前几年盖下新房子搬出去住了,就在你去的那家的前面。

拍了几张照片,我坐在离她不远的田埂上,同她闲聊了一会。临走时我问了一句:别的地方地都种上了,你们怎么在这个时节翻地?都种什么?她说:这里的地沙很大,只能种向日葵,种别的不行。

我离开挥锹扬沙的她走到城墙豁口就要进去时,她在背后冲着我喊了一句:你应该秋天来,那时葵花都开了,黄灿灿的一片,那才好看呐。 天慢慢黑了,回到了住的老乡家,吃了顿丰盛的农家饭。

晚上,家里人和左邻右舍都来了,大家一起坐在炕上拉家常,一瓶老酒、几碟小菜,房东拉开了话匣。据说砖井镇是因其附近有用砖砌的水井而得名。砖井原来是“堡”,修筑于明正统二年(1437年),是一个由黄土夯成、四周再砌城砖的四方形城池,城虽不大却四四方方,很规矩。当时建有楼铺11座,有城门3个,东曰“靖东”,西称“宁西”,南称“南安”,北门叫什么不知道了。城内庙宇、阁楼很多,是当时的一个重要的军事重镇。

现如今城墙上的城砖已被当地农民拿去建房、垒围墙,甚至修牲口圈用了,四个城门也毁成豁口。除了城垣之外,城内原有的建筑等一切都随着历史变迁而化作乌有了,人们把城里平整之后种上了庄稼。

我住的那家房东叫薛庭广,祖籍是延安吴旗人。从他爷爷开始在这里居住,家族里有近40口人在这边墙窑里出生。1997年他们家修建了新房,慢慢地就搬出来住了。老薛讲:早在合作化前的时候,边墙窑里住的人最多,到后来就少了。现在东关(东城门方向)这边基本没人住了,好像只有西面还有几处在住人。

大家你一句我一杯,说了很多关于边墙的事,喝了不少的白酒。老乡们很热情,说我是客人,轮着给我敬酒,说着、喝着,在酒精的作用下,我感觉自己似乎是头枕着长城睡去了……

第二天早上,我按老薛指的方向边走边看,同东关相比这里的地势明显的比较宽阔,西关住户挖的长城窑明显感觉比东关要多。出了西关的长城一直向定边方向延续,在笔直的长城两面,零零散散地住着几户人家。这边的窑洞比较多,有的做厨房,有的放置杂物,有的被闲置,有的成了羊舍猪圈或粪场。

一般的家庭都有三到四孔的长城窑,多为一进两开式,就是从中间这个窑洞进去,窑洞的左右两边各开一个过洞,由过洞进入两边的窑洞。三孔窑洞只有中间这孔有门,其余两孔只安装了窗户。

有个别人家在窑洞的外面接口盖起了平房,人住在了外面的平房里,里面的窑洞因其冬暖夏凉而成为了天然的储藏室。

一座敞亮的平房出现在我的眼前,墙壁外边全部贴了瓷砖,与房后的边墙窑形成鲜明对比。

平房的主人叫魏永宽,65岁。魏永宽是1950年住进边墙窑的,1957年弟兄四人在边墙上挖了三孔窑,后来兄弟们大了分家,自己分得两孔,而后自己又打了三孔,五个儿女均出生在这边墙窑中。1994年他家盖了新房,并在房子的外墙上都贴上了瓷砖,成了这里最漂亮的房子。一家人高高兴兴地搬进了新房,边墙窑就成了他家的厨房和闲窑。魏永宽告诉我说,“”时期这里还有在边墙上挖窑的现象,“”后文物保护工作恢复了。文物工作者来他们这里,对原有的边墙窑的数目、大小等情况都做了详细的测量登记,并对大家讲了保护长城的重要性,要求人们自觉遵守文物保护法,相互监督,后来也就再没出现过挖窑的事。

第三天离开砖井时出于习惯,我提出要给老薛一家拍张全家福。老薛赶忙张罗,喊回了地里干活的家人,我让他们站在自家的边墙窑前,我站在他家用城砖砌起的猪舍墙头上给他们拍了一张合影。

再访砖井

2005年我在山西的老营城也见到了长城窑,只是同陕北砖井的长城窑相比,有了一些变化。老营同砖井一样都是一座长城经过的古城,都有许多的人住在了长城里,只是在窑洞位置的选取上两者有了本质的区别。砖井人把窑洞挖在了长城上,而在古城的城墙上却没有挖一孔;老营的人把窑挖在了古城的墙体上,而在穿越而过的长城上没动一土,但从窑洞类型,结构上却又是一模一样。

几年后,我再次来到砖井,依然是住在了老薛家。只是在长城窑里住人的场面已经见不到了,只有几家的厨房仍在使用。

下午吃饭时,老薛的老伴仍旧在长城窑中给我做了一碗很香很油的面条。我发现有许多的肉,汤很油,老薛说我是客人,吃饭就该有油水。以前不吃过于油腻的我,把那一碗油汤喝了个精光。

晚上,我跟老薛两口商量,让我住到他家用来当厨房的长城窑中。起初他俩说什么都不行,说怎么能让你住那里哪,又黑又小的。我借口说长城窑里下午做饭,炕是热的,我怕凉,这才争得了住进长城窑的机会,老薛担心我一个人住害怕便陪在我身边。

那天晚上的风特别大,半夜把门都吹开了,风吹门响,我当时就醒了,感觉我的头皮都紧了,外面黑乎乎的,风吹着门板吱吱的响,似乎有什么东西在地上转来转去。看着身边打鼾熟睡的老薛,我考虑了半天才硬着头皮下地使劲把门关上,用门闩插住。心想长城窑里真就这么安全?难道老薛他们晚上睡觉从来不关门吗?

那夜老薛家的狗叫了一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