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我国饮用水水资源污染及治理概况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我国饮用水水资源污染及治理概况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饮用水水质安全已经成为全球性高度关注的问题,直接关系到人类健康、繁衍与生存。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饮用水源污染形势非常严峻,大部分城市饮用水水源受到不同程度污染,有机、有毒污染现象较为严重,饮用水安全保障存在严重隐患。对于饮用水水源的污染治理工作已经成为我国国家十二五规划期间的重大重点项目,本文纠正对我国目前的水资源概况,以及污染治理工作进行分析概括。

【关键词】:饮用水安全;水资源污染现状;水处理工艺潜在问题

1、我国水资源污染现状

据监测统计,我国目前七大水系(按污染程度次序:海河、辽河、淮河、黄河、松花江、珠江和长江)普遍受到污染,不适合作饮用水源的河段已接近40%;工业较发达城镇河段污染突出,城市河段中75%的河段不适合作饮用水源;城市地下水50%受到污染,水污染加剧了我国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对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危害。从污染特征来看,城市河流呈有机型污染,主要污染物为石油类、氨氮和挥发酚,部分地区总汞的污染也比较严重。全国湖泊和水库普遍受到总磷、总氮的污染,富营养化严重,有机物污染面广,个别湖泊水库出现重金属污染。太湖、巢湖、滇池的富营养化程度均已达到严重或较严重程度。全国城市的地下水水质以良好-较差为主,经对641眼井水质监测数据显示,适合生活饮用水水源监测井不足30%,主要污染指标有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铁锰等。

特别是近年来,我国饮用水源突发污染频发。早些年虽然曾有1994年的淮河水污染、2002年的南盘江水污染、2003年的三门峡水污染等多次重大水污染事件,但都是零星的。从2004年开始,水污染进入高发期,在2004-2006期间,就发生了四川青衣江水污染、沱江磷污染、松花江水污染、白洋淀大量死鱼、湖南岳阳砷污染等十几起重大事件。水污染严重影响城乡居民的饮用水安全,当前我国约有4亿多人的饮用水仍处于不安全状态,其中2.6亿人的饮用水有害物质含量超标,饮用水安全保障形势严峻。城市供水工程作为城市的生命线,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其安全问题已成为亟待研究解决的重大问题。

2、水处理工艺潜在问题

为切实保障我国饮用水水质安全,2006年12月,国家标准委和卫生部联合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并于2007年7月1日开始实施,全部指标最迟于2012年7月1日实施,并要求至2020年全国县级以上城镇饮用水全部达标。新国标将水质检测项目由原来的35项提高到106项,大幅增加了微量有机物、消毒副产物等毒理性指标。围绕新标准的实施,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重大科技专项设置了“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研究与示范”主题,开展有关饮用水安全保障的关键技术研究。在“十一五”期间共设置了7个项目45个课题,在水质风险评估、水源保护、水质净化、管网输配、水质监测、预警应急和水质检测材料设备国产化等方面部署任务,针对不同重点地区、典型城市和典型村镇的共性问题,分别开展集成技术、共性技术和适用技术的研究与示范,取得明显成效。但就全国范围而言,饮用水水质达标状况仍令人担忧,在被调查的2199个城镇的4457个水厂中,有42%原水不达标,涉及61%的城市和43%的县城;有53%出厂水不达标,涉及65%的城市和71%的县城。与此相对应,水厂的工艺设施状况更不容乐观:75%的地表水厂是常规处理,25%是简易处理或未经处理,深度处理的仅占2%左右;91%的地下水厂不处理直接供给用户。在水质检测能力方面,仅有0.1%的水厂具备42项的周检能力,21.9%水厂具备10项日检能力,33.4%水厂的检测能力达不到10项指标,其余44.6%的水厂无任何检测能力。供水管网和二次供水问题突出,用户“龙头水”水质更不容乐观,城乡供水水质监测、预警和应急技术体系尚未建立等等。其中尤为重要的是,一些对我国饮用水水质安全具有重要影响的饮用水处理系统关键环节及典型技术问题尚需取得进一步突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目前我国存在多种的饮用水预氧化技术,但由于原水水质、气候、地域经济等特点不同,各种预氧化技术的合理有效运用需要进一步研究,急需进一步研发高效组合预氧化技术;

②臭氧生物活性炭深度处理技术在我国虽然有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但针对臭氧活性炭工艺的生物化学风险等安全性问题等研究仍不成熟,且建成的深度处理工艺缺乏系统的工程优化方法,急需进行深入研究;

③臭氧氧化技术已经广泛用于饮用水处理工艺中,臭氧技术虽然效果好,但是曝气效率低、能耗高,急需寻求高效曝气技术,提高臭氧利用率;

④许多给水厂前设置的具有水量调节和泥砂沉淀作用的调蓄水池,一般具有水深浅、水面面积大的特点,易由于富营养化而导致藻类暴发等问题,严重影响水处理工艺的正常运行,目前已经出现针对厂前调蓄水池的生态调控技术,控藻取得较好效果,需要进行更加深入的系统化研究;

⑤目前国内给水常规处理工艺,仍大多采用传统的澄清过滤工艺,变化少,特点不明显,且工艺设备的针对性不强,因此需要进行系统优化,提高技术适用性,降低投资和运行费用;

⑥我国以地下水为水源的给水厂,普遍面临硝酸盐超标的问题,特别是地下水水温较低,常规生物脱硝技术无能为力,目前急需高效经济、方便可行、运行稳定的饮用水硝酸盐去除技术;

⑦低浊度水在全国各地普遍存在,但是处理困难,一直是水处理的难点之一,现已出现能有效改善低浊度水处理效能的生产废水回流强化混凝技术,但是回流水中含有有机污染物质以及大量微生物,回用的安全性是限制因素,急需解决安全回用的工艺方式、关键参数等问题;

结语

近年来,虽然我国在上述方面开展了相关研究,特别是在“十一五”期间,在国家水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开展了包括化学和生物预氧化、沉淀池改造、给水深度处理、饮用水消毒等在内的相关课题研究,但是这些工作主要是针对特定水质或区域的水源水进行研究以及相关示范工程的建立,缺乏针对我国不同水质或区域的普适性以及核心技术的系统化突破。

【参考文献】:

[1]杜大仲. 河流型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体系构建及实证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

[2]庞子渊. 我国城市饮用水安全保障法律制度研究[D].重庆大学,2014.

[3]夏舒燕. 论太湖流域水污染的综合治理[D].苏州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