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勤能补拙意识在中学语文中的培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勤能补拙意识在中学语文中的培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中学语文教学的现状

时下非常流行的口号――“一切都要从娃娃抓起!”对十三亿的人口大国来说,随着知识经济的不断增长,我们的孩子是祖国未来的希望与期盼,他们所受教育的程度很大意义上凸显国家的民族实力。由于人口众多,竞争就显得尤为激烈,所以紧紧抓住孩子们的中学阶段教育刻不容缓。然而语文教育又是一个国家母语文化的第一体现,国学的博大精深可以供孩子们学习一生。

二、中学语文教学中引入“勤能补拙”的思想

在我们现在的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都开始引入“勤能补拙”的思想一点点展开嵌入教学模式,这是具有深远的意义的。首先是可以磨砺一个人的心性,就像书本上说的那样――“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它用短小精悍的故事告诉人们一个大道理,凡事只有用心坚持下来,坚韧不拔地去练习它,经过量变引起质变的过程,它就可以化腐朽为神奇!中学语文课文用来熏陶孩子们的心智,让他们从一个小小的故事中就可以体会到,做事情跟做学问通常是一个道理,凡事用心坚持,勤奋不懈地朝着目标去努力,梦想一定是会实现的。只要不放弃,不气馁,勇于尝试新的挑战,相信自己就一定可以达到目标。

同样的理念在课本中还体现在晋代大书法家王献之身上,他小时候因为写不好字,他的爸爸就对他说,孩子,你看那有一缸的墨水,只要你能够坚持不懈的去研习书法,用完这满满的一缸墨水,功夫自然成了!莫怕莫怕哉!后来,犹豫中的王献之听了爸爸的话,努力朝着自己的目标去奋进,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日积月累的把整缸的墨水都用光了,而书法也愈来愈好,直至成为我们所熟知的大书法家。

三、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作用

在我们的中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去培养孩子们的心智,启迪他们幼小的心灵,通常就需要寓教于乐的方式。教师们需要多收集一些有趣味的小故事向孩子们心灵上的播撒,而不可以照本宣科,不负责任地一点点灌输给孩子们,这样是比较生硬的,不会碰撞出灵感的火花来,我们教师在教书跟育人两方面都需要多用心努力。伟大的文学家高尔基曾说过:“书籍可以使人类不断进步。”我们的中学语文教学,一定不可读死书,死读书,教师需要把充满哲思的寓言故事通过自我的讲述让他们慢慢去体悟到做人、做事的要义。

做人需要“勤奋”,因为“勤能补拙”,而做事情、做学问更需要“勤^”,因为任何一种知识跟学问都是一个熟能生巧的过程。孩子们需要用心去感知这些未曾谋面的知识,然后“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通过一个摸索过程渐渐消化。作为大政治家、思想家的曾国藩,他年轻的时候是个非常愚笨的人,每天把自己关在房间里面背书,因为需要考试走仕途,所以就强制自己,不背会书上的内容,晚上就不许自己睡觉休息。有一天,一个小偷跑到他家去偷东西,发现曾国藩正在秉烛夜读,于是他就藏在房间的屋顶观察先生的学习情况,想要趁机去偷东西时,却发现先生的愚笨程度令人咂舌,一篇文章就连小偷都已经熟记在心了,可是先生依旧还背不下来,于是乎,小偷在屋顶上实在等不及就溜走了。这就说明一个道理,曾国藩年轻时在考取官位之前是非常不聪明的人,但是他始终都未放弃自己的学习之路,而是更加从严要求自己,每晚彻夜背书,以备走好未来的仕途,就这样经过无数个无眠之夜,先生终于背完了所有的名家名篇,进京顺利考取了官位,从而也弥补了自己不算聪明的缺点,后来更是成为大家津津乐道的大政治家、大思想家!

四、语文教学中孩子们的受益

在曾国藩的人生旅程中,我们不难看到,他做人也好,做学问也罢,都是非常严谨的。做人方面他恪守“守拙”二字;深知自己的愚钝,却用自我的超强约束力改变之,刻苦用功去背诵每一篇名家的作品,来积累各种各样的精华,彻底实施了“勤能补拙”的思想,所谓大道至简大约也是这样子的吧!凡事讲究做到精益求精,做事情跟做学问都不忘勤勉地去学习之!伟大的思想家都可以这样要求自己,我们的中学语文教学是不是也应该以此为鉴,从小要求孩子们进行自我约束,爱上学习,爱上读书。

参考文献:

[1]卢现祥,朱巧玲.新制度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