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生长发育儿童扁平足的分析及手法矫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目的 探讨生长发育期儿童扁平足的分析及手法矫治的临床效果。方法 72例(137只)扁平足患儿, 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36例, 69只)和对照组(36例, 68只)。观察组实施手法矫治, 对照组实施功能锻炼。比较不同年龄扁平足发生率以及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115例(230只)足中扁平足137只, 发生率为59.57%。男童发生率为59.17%, 女童发生率为60.00%,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扁平足4岁发生率为68.52%, 5岁发生率为59.17%, 6岁发生率为51.79%, 各年龄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扁平足;儿童;足弓;手法矫治
DOI:10.14163/ki.11-5547/r.2017.18.016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analysis and clinical effect by manipulation correction for children flatfoot at growth and development period. Methods A total of 72 children patients with flatfoot were divided by their treatment measures into observation group (36 cases, 69 feet) and control group (36 cases, 68 feet).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manipulation correction, and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functional training. Comparison was made on incidence of flatfoot in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ages, and clinical effec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re were 137 feet with flatfoot among 115 cases (230 feet), with incidence as 59.57%. Incidence of flatfoot was 59.17% in male children and 60.00% in female children, and their difference had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Incidence of flatfoot was respectively 68.52% in 4-year-old children, 59.17% in 5-year-old children and 51.79% in 6-year-old children. Their difference of incidence between each two age period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Key words】 Flatfoot; Children; Arches of the foot; Manipulation correction
足为下肢最远端器官, 起着支撑体重和力量传递的作用。据统计, 约80%的人在一生中会出现不同种类的足病[1], 而扁平足为其中较常见的疾病, 以足弓塌陷或消失为特点, 对患儿的生活造成了影响。儿童和青少年为扁平足的高发人群, 特别是儿童, 发病率达60%以上[2], 扁平足的治疗不可完全依赖手术或药物治疗, 尤其是儿童的身体可塑性强, 通过足部矫形器、手法矫治等可达到矫正目的。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采用静态足底压力测试器于2015~2016年对本中心的115例(230只)儿童进行足底检查, 共检测出72例(137只)扁平足, 其中男40例(71只), 女32例(66只), 年龄4~6岁, 4岁19例(37只), 5岁38例(71只), 6岁15例(29只)。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36例, 69只)和对照组(36例,
68只)。
1. 2 测试方法 患儿双足并列站立在测试仪器上, 全身放松, 采集静态足底压力图像。分别测试足前、中、后部三部分压力, 计算足中部内侧与总中部整体压力比值, 若比值>24%则判定为扁平足[3]。
1. 3 治疗方法 观察组采用手法矫治方法:首先行手法康复矫治, 患儿取仰卧位, 矫治师将单手放于后跟骨处, 利用掌心将后跟骨固定, 另一只手置于足部前足关节处, 让中足关节的舟骨复位, 放于后跟骨处手采用揉、滚、推、擦等手法轻轻按摩足外翻和脚踝周围挛缩软组织使其放松, 充分改善肌肉弹性、促进血液循环。然后单手抓住小腿, 另一只手使足跟屈内翻, 力度轻柔, 速度均匀、缓慢, 充分按摩后放松足跟, 使足底屈曲至前踝皮肤绷紧, 康复矫治30 min/次, 4~5次/周, 连续治疗6个月。穴位按摩:取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阴膀胱经, 刺激神经干以增加肌肉动力性和静力性收缩, 从而缓解足底神经纤维的长期受压迫状态和小腿神经因长期牵扯造成的肌肉酸痛、易疲劳、行走无力的状态。对照组行功能锻炼, 指导患儿进行跳绳、跑步、芭蕾舞、徒手跳跃等体育锻炼, 以循序渐进、逐渐增加运动量为原则, 注意控制练习时间。
1. 3 观察指标 比较不同年龄段扁平足发生率以及两组临床疗效。
1. 4 疗效评价标准 根据患儿足外形、足印、足部活动情况和疼痛程度综合评价疗效。优:足弓正常且活动良好, 无疼痛症状;良:足弓改善且无显著跟部外翻, 偶有疼痛;中:足弓低平且伴有跟部外翻, 内翻受限, 具有明显痛感和疲劳感;差: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不同年龄段扁平足发生率比较 230只足中扁平足137只, 发生率为59.57%。男童发生率为59.17%, 女童发生率为60.00%,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扁平足4岁发生率为69.81%, 5岁发生率为59.17%, 6岁发生率为50.88%, 各年g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 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为85.51%, 高于对照组的54.41%,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扁平足是因先天性韧带松弛或骨骼塌陷导致的, 临床上症状多不明显, 但在长久站立或行走后出现疼痛症状, 生物力学上课显示出距下关节的旋前。扁平足根据其特点可分为僵硬性扁平足和可塑性扁平足, 大多数儿童属于可塑性扁平足, 即在无负荷状态时足弓正常, 在站立时因体重符合使足弓塌陷、消失, 该类型扁平足多因儿童肌肉力量弱、足底脂肪厚引起, 约30%患儿无需进行治疗, 随着发育成熟自行痊愈[4]。但大部分患儿可能因穿鞋不适、长期站立和负重等原因加重病情, 若未及时进行治疗, 一旦转变为僵硬性扁平足, 增加了治疗难度, 同时大大影响了下肢功能。本次研究显示, 对观察组36例(69只)足行手法矫治, 优良率为85.51%, 显著优于对照组的54.41%(P
国内目前仍然缺乏广泛的足部保健意识, 对于扁平足的发病原因、症状、治疗等认识更是缺乏, 给临床筛查和早期治疗带来了一定难度[5-7]。因此应采取预防措施加强居民对扁平足的认识和推广普及手法矫治的运用。本中心此次研究实施了一、二、三级预防措施:一级预防措施即通过宣传单形式大力宣传扁平足的防治知识, 对该地区儿童进行扁平足筛查;二级预防即对辖区内扁平足儿童进行初筛, 并对有高危因素的儿童进行重点筛查并行康复矫治手法;三级预防措施即对矫治儿童进行随访和指导, 对疗效不佳或严重结构性扁平足患儿进行即使转诊治疗。
成年人骨骼发育完全后通过矫治器、手法矫治、鞋垫等方式只能一定程度上改善人体生物力线, 改善韧带和肌肉角度, 但无法完全矫正, 而儿童时期正处于生长发育期, 可通过矫治达到完全矫正效果, 因此早期治疗尤为关键[8-10]。
综上所述, 手法矫治联合穴位刺激可以刺激大脑中枢神经系统, 缓解足部疼痛感和疲劳感, 在促进儿童生长发育方面意义重大, 同时无创伤、价格相对低廉、操作安全, 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玉红, 梁燕清, 陈瑞巧, 等.社区4~6岁儿童扁平足临床分析及手法矫治效果.广东医学, 2015(13):2071-2073.
[2] 苏正兵, 杨述华, 段德宇, 等.距下关节制动术治疗儿童柔韧性扁平足的疗效评价.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2014(8):611-614.
[3] 梁燕清, 李玉红, 陈瑞巧, 等.广州市海珠区600名4~6岁儿童扁平足发生情况观察及分析.中国实用医药, 2014, 9(10): 266-267.
[4] 刘永立, 程富礼, 谢t, 等.联合术式治疗儿童先天性扁平足的临床疗效.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4(z1):35-37.
[5] 方卫飞.平足儿童足底压力分析与运动矫治.当代体育科技, 2012, 2(33):9-10.
[6] 陈瑞巧. 临床手法结合功能锻炼矫治生长发育儿童扁平足的探讨.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6, 29(11):1593-1595.
[7] 王玉霞, 张进华. 新型儿童扁平足矫治鞋疗效观察. 中国保健营养月刊, 2010(12):61-64.
[8] 曹萍, 汪波. 扁平足的生物力学及其矫治.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2, 3(21):55-55.
[9] 李玉红. 广州市海珠区对扁平足儿童实施社区干预的效果评价. 中国妇幼卫生杂志, 2014(2):52-53.
[10] 陈瑞巧. 以跟骨外翻程度制定扁平足儿童矫正垫方案的临床价值.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5, 21(2):256-258.
[收稿日期:2017-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