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寒冬潜藏宜保暖 温补有方疾患防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寒冬潜藏宜保暖 温补有方疾患防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冬季,处于一年之末,天寒地冻,朔风凛冽,草木凋零,昆虫蛰伏,万物生机隐伏。如《黄帝内经》中说:“冬者阳气衰少,阴气坚盛,巨阳伏沉……”自然界处于阴盛阳衰的气象。自然界中的一切生物处于冬眠状态,但这并不是绝对静止,而是蓄积力量,以适应来年春天的生机。冬季在人体与肾脏相应,肾脏是人体阳气之根本,冬令阳气处于潜藏状态,固守充盈正是“养精蓄锐”的大好时机。因此,冬季养生,要顺应自然界的变化,避寒就温,敛阳藏精。对于身体虚弱或有慢性病的人,可在此时用药物、食物进行温补,以使人体阴阳相对平衡,达到健康状态。

冬季保暖 固肾藏精

气候严寒的冬季,首先要防寒保暖。在生活起居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室内保温 在室内。要采用取暖装置以保持室内适宜的温度。室温温度太低,不仅不利于人体大脑保持活跃状态,还容易损伤人体阳气,使寒邪侵人人体而发生感冒。有些办公场所或者家庭,冬天暖气、空调开得大,使室内温度与外界温度相差悬殊,人待在室内是温暖如春,但其实这对人体来说是不利的。温度过高,人体皮肤腠理开泄,就不利于阳气的潜藏,出门后外界空气寒冷,寒气很容易从还没有来得及收缩的汗孔侵入机体,从而引起感冒或其他病症。

2、衣着保暖 冬天的着装要轻便,保暖透气,不能过于厚重,防止冷热变化过于激烈而引起疾病。在身体的保暖中还应该特别注意下肢的保暖。俗语说“寒从脚下起”,下肢受凉,往往会引起全身性的疾病,尤其是年老、体衰者,本身元阳不足,加上冬季阳气衰弱,就更加难以布达四肢,双脚远离心脏,血液循环更缓慢。因此,要注意鞋袜的保暖性,并可以通过活动下肢或热水泡洗等方式,来使双足温暖,从而有利于养生保健。

3、多晒太阳 阳光对人体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寒冷容易损伤人体的阳气,而阳光则给人以温暖,可以使人体阳气畅达,气血流通,周身和畅。正如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负冬日》中所写:“杲杲冬日出,照我屋南隅。负暄闭目坐,和气生肌肤。初似饮醇醪,又如蛰者苏。”冬日晒太阳,古称“曝背”,可温煦人体阳气,这对老人养生颇有助益。对于周岁以内的婴儿来说,如果在整个冬季期间很少晒太阳,那发生佝偻病的几率就会大大增加,而且缺乏阳光也会影响体内生长激素的分泌,使小儿的生长和发育迟缓。

冬季是潜藏的季节,不仅要潜藏阳气,还要固护,为春季阳气之生发提供化生之源和能量。肾脏藏精,因此冬季敛阴固精之要就是固护肾精。如《养生镜》中指出:“冬三月,乃水藏闭涩之时,最宜固元阳,以养真气。”保肾而固阳摄阴的要点之一就是要节制性生活。中医学认为肾精是人体生命的根本,如果不节就会损伤肾精,久而久之,便会是肾精亏损,产生精神萎靡、耳目失聪、面容憔悴、皮肤干枯等未老先衰的症状。因此,保。肾固精在冬季养生中也是要重视的一个方面。另外,在运动和日常作息时间上也要符合“潜藏”规律,如冬季宜早睡晚起,锻炼以微汗为度,动作要平稳、舒缓等等,做到天人相应才能有利于健康。

适当温补 预防疾病

俗语说“补在三九”,人们习惯于在冬季多食用一些温热之品以抵御寒邪。的确如此,在这段时期,日短夜长,气温低,人们的活动相对较少,机体的消耗也减少,睡眠足,胃口香,易于吸收和储藏营养物质,所以容易长身体。

1、适当进补 “三九天”是强身健体的最佳时节。特别是平素阳气不足,体弱畏寒的人,在冬季里多吃一些温性的血肉有情之品,如羊肉、鹿肉、鸡肉等,都是很有好处的。有些甚至由此而治好了脾胃虚寒引起的慢性胃痛、腹泻。但是,在进补的时候要讲究方法,有些人本来没病,吃了补品反而生出病来,这可就事与愿违了。笔者曾遇到一位老太太,儿女为了孝敬老人,专门买来了甲鱼,老人家心里也是高兴,把甲鱼炖了当天就吃了。可是吃了两顿之后,觉得不对劲了,胃里胀满不舒,不想吃东西,还时不时有恶心、头晕,甚至心慌的感觉。老人心中生疑,于是来请教医生。其实,老太太的这种反应,中医讲是进补过于滋腻,妨碍了脾胃的运化功能而出现的,食补、药补都会出现这样的问题,这是我们冬季温补时要特别注意的问题。在冬季进补时以下几个方面值得考虑。

一要考虑个人的体质。体质是阴虚、阳虚,还是气虚、血虚,因为不同体质适合的补品是不一样的,当然最好请有经验的中医师指导。

二是如果患了重感冒,出现发烧、流鼻涕、咽喉肿痛、头痛等症状,还没有痊愈时,最好不要进补,否则会妨碍感冒的痊愈,中医讲温补容易使外邪“留恋”于体内,不利于健康。

三要考虑脾胃功能,如果平时消化功能就不好的,吃补品就更不容易消化,甚至还会加重病情,得不偿失。

四是进补时要循序渐进,切不可急于求成,大量蛮补,超出了机体的承受能力,那会产生上述老太太的情况,达不到补益的效果。

五是应注意不要多食辛燥之品,比如辣椒、胡椒,或者煎炸、烧烤的食物等。正如《养生四要》中说的:“冬月伏阳在内,如辛燥炙博之物不可多食。”因为辛燥大热之物,容易损耗人体的阴液,助长阴火内盛,虚火上攻,可以引起咳嗽、眼目红肿等火热病症。

如果实在搞不清自己应该吃什么,或者出现进补后的不适反应,可请教专业的中医师或营养专家来帮你量身定做冬季进补食谱,进行调理。

2、调摄防病 冬季黑夜渐渐变长,直到冬至(阳历12月22日前后)这一天,黑夜长到尽头,阴寒最重。从这一天以后,阳气开始增长,在这种阴阳交替的时候,对人体的影响也是很大的。特别是对于老年人或患有冠心病、肾脏疾病等重病痼疾的人来说,此时阳气衰微,阴气极盛,机体容易失去调节能力,会容易患病,或病情加重,严重者甚至难过这“冬至关”。一旦过了这一关,人体的阳气就会随着自然界的变化逐渐旺盛起来,病情就会慢慢转好。因此,对于一些慢性病、年老体衰、重病痼疾的人,要在冬至之前做好预防的准备工作,使机体防御功能增强,平安度过冬至关。养生预防措施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注意防寒保暖,这是冬季养生保健最重要的一项原则。对老年人和病患者更是要注意的。

二要注意劳逸结合,平时生活保持精神上的安定和镇静、乐观和开朗。因为许多慢性病如高血压、心脏病等的发病或恶化都与情绪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三要坚持适当的体育锻炼。老年人或病患者往往觉得活动不如原来轻松,所以常不愿活动,其实这是不对的。活动锻炼可以使人体气血畅通,消除很多疾病的隐患,还能增强机体的抗寒抗病的能力。不在乎运动的形式和方法,全身运动,强度适中就行。只要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养生保健的效果就会越来越明显。

四是对于高血压、糖尿病等需要长期服药的患者,要遵照医生意见,坚持用药,不能以无所谓的态度吃吃停停,以免使病情不稳定,增加风险。在进入冬季之前,还可以请中医师开中药膏方服用调理,来帮助机体安度寒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