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借鉴与思考:论高职院校对建设应用技术类型高校的意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借鉴与思考:论高职院校对建设应用技术类型高校的意义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以区分高职院校与转型院校为开端,选取现有高职院校对建设应用技术类型高校的借鉴意义为立场,从管理体系、教育教学体系和实践体系等方面入手,认识高职院校与转型院校区别,讨论具体的借鉴方式,并进行相应反思。应用技术类型高校一方面应兼顾人才“立交桥”整体需求,获取更为完善的框架体系。另一方面,应加速数字化信息化进程。同时应具有前瞻性,寻找自身在职教框架中的独特性,由借鉴到独特,在文化与职业教育融合中不断拓展丰富内涵。

关键词:借鉴;思考;高职教育;应用技术类型高校;建设

作者简介:聂强(1965-),男,四川泸州人,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院长,教授,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职业教育、经济管理;蓝菊(1983-),女,重庆荣昌人,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文化学、新闻学。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5)06-0016-05

随着《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等一系列政策的,中国整个教育格局面临深刻转型,如何建设好应用技术类型高校,选择恰当路径的问题引发关注。在众多的选择中,对传统高职院校的借鉴,无疑是重要的方面。而这样的借鉴,需要从区分高职院校与转型院校,以及高职教育和普通本专科教育的差异开始。因为只有理解了这种差异,才能够找到正确立场,并从管理体系、教育教学体系和实践体系等方面展开具体的借鉴。也唯有如此,才能寻找出新型应用技术本科教育和传统高职教育的差异,并形成有效的反思。

一、必要区分与选择立场

文化与教育的“目的和功能是使得人类生活安全并持久”。教育根植于文化之中,而教育与文化在阶梯形的发展状态中规定着各环节的意义。怀特曾将文化划分为三个亚系统:技术的(technological)、社会的(sociological)和意识形态的(ideological),其对文化的技术领域赋予了牢固的优先性,并把技术的、社会的和意识形态系统看作一个因果关系的三段式阶梯,而技术则是社会的和意识形态的系统得以生发的基础[1]。高等职业教育正是处在构建“技术性阶梯”的重要位置,也是人类生活安全并持久的有效保障之一。在高等职业教育的内部结构中,我国正在探索构建专科层次高等职业(专科)学校、应用技术类型高校(培养本科层次专门人才)、专业学位研究生共存的层次结构。应用技术类型高校作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中新兴的教育层次,需要在借鉴中不断完型。对高职教育和传统学术性本专科进行区分并找准立场,可以作为高职教育借鉴性意义引入至新型应用技术本科教育的开端。

(一)区分:高等职业院校与转型本科院校

根据国家整体规划,现今应用技术类型高校基本由现有部分本科院校转型而来。需要进行转型的院校与传统高职院校具有极大差别。一方面,转型院校与高职院校经历了不同的发展过程;另一方面,由于两者发展历程层次有所差异,因此也就带来了培养目标、专业设置、培养模式等差异。

确立为需要转型的本科院校有很多是1999年大学扩招后“专升本”的地方本科院校,其升本前多为普通专科类学校,或由类似学校合并而成,采用的多是颇受诟病的“压缩饼干式”的本科教育模式,偏重于学术型教育。而在升本后,更是按照学术型的方式设置培养目标、教学方式等各个环节。通过对成、渝两地参与转型的本科院校构成的分析,可以清晰的看出这样的发展轨迹,当然,这也是全国情况的一个缩影。

在表1中,显而易见,成渝两地需要转型的本科院校,除了重庆警察学院外,其他院校的前身基本都是按照学科教学方式设置的普通专科院校,而缺乏职业教育的背景和特点。纵观1999年后全国升本并被纳入转型的普通本科院校,普遍呈现出该类特征。这类院校在升本前后都与高等职业院校有所区别。

而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兴起于改革开放之后。“高等职业教育”的概念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初,为适应地方建设对专门人才的急需,一些大中城市创办了以“收费、走读、不包分配”为特点的短期职业大学,这可以看作源头。之后“高等职业教育”经历了有别于普通专科教育以及普通本科教育的发展历程[2]。1999年后,高职院校采用了体现高职教育特色的培养模式。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重点建设100所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要求高水平的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可以说,高职教育从兴起开始,便一直沿着技术技能型的方式完成自我办学。

对于高职院校与转型院校的区别,更为具体的可以概括如下:

(二)立场:高职院校办学经验的引入

克罗伯曾论称,“文化是习得的和共享的――正如泰勒所说――但也是多变的、可塑的,包含了许多种价值取向的、超个人的和匿名的”[4]。高职与需要转型为应用技术类型高校的学校差异虽然显而易见,但高职院校和转型本科院校同属于共同的文化背景之中,具有可融合的社会源头,将现有高职办学经验引入本科院校转型之中,是建设应用技术类型高校需要选取的立场。同时,这也是鉴于转型院校相应职教经验缺失,在区分高职院校与转型院校差异的基础上所进行的立场选择。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数量1321所,占到全国高等院校数量的67%,确定了高职院校的重要借鉴作用,将为应用技术类型高校顺利建设,以及整个职教体系的搭建提供实质性的关键作用。

二、借鉴:管理体系、课程及资格框架体系与实施体系

在具体经验的借鉴中,培养目标、培养方式、校企合作、师资设置等内容可以被放置在管理体系、课程及资格框架体系和实施体系等大的构建之中,这样的体系划分是基于国际通行教育体系的借鉴与划分,以便能够在框架之下更为有序地讨论具体借鉴内容。具体而言,管理体系包括了管理方式、学制设置、人才培养目标等方面,可以说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大的导向;课程及资格框架体系包括了对具体课程的安排及一定的职业评价体系;实施体系则是通过实习实训基地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体系的建立等实际操作加以体现。

(一)管理体系的借鉴

“由于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精英教育时期学生和教育属于特定社会阶层成员的观念正在削弱,人才的供给超过需求,高等教育的消费者开始在市场上寻求更务实的教育与训练”[5],在这样的转型之中,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更务实的教育与训练”被纳入高等教育体系之中,并形成了独特的管理体系,在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了培养目标、培养模式等的漫长构建之路。而正是这些特定的归属于管理体系之下的培养目标和模式等,形成了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并使其可被用于应用技术类型高校建设的实践之中。

高职院校首先设定了明确的不同于其他类型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这也是管理目标的一种体现。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有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直到国家16号文件明确规定应当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现有高职教育的办学导向得到确立。国家教育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进一步提出,高等职业教育重点培养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基于社会、企业、个体需要,确立了独特的职业领域和人才规格,也因此具有了实践性极强的管理方式。应用技术类型高校需要抛弃以往普通本科院校学科性的培养思路,借鉴这样的实践性管理方式。

另外,在各管理主体的职责分配、办学机构的设置等方面,高职院校也有很多值得借鉴的方面。高职院校在管理机构的设置中,设置了校企合作处(或类似职能处室)、高等职业教育研究所等,这是高职院校的特点所在,也是高职院校机构设置与普通本科院校机构设置的重要区分点。高职院校中的校企合作处,是沟通学校与行业、企业的重要载体,企业与学校的校企合作、协同创新等在这一机构的运作下得到最大限度的实现。工程实践中心、实训基地、企业实习基地等的建设也更多在合作发展处参与下融入行业、企业因素。可以说这一独特的机构设置构建起了更为有效的跨界教育的顺利实现。而高等职业教育研究所的设立,使得高职院校能够更好地研究职业教育规律,进而更好履行职能有效发挥功能。鉴于此,在具体借鉴中转型高校可以部分调整现有的管理机构,增减相应职能,更好的符合应用型高校的特征。

管理体系的借鉴,为转型高校带来的是大的方向性的导向作用。在管理方式、人才培养目标、机构设置等方面做出调整,在整体管理体系上做出调整,才可能真正有效转型。

(二)课程及资格框架体系的借鉴

除了进行框架性的借鉴外,传统高职院校对于应用技术类型高校建设的意义还在于具体课程及资格框架体系的借鉴。为了符合职业教育的特征,在职业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出台了一系列具有职教色彩的课程设置指导方案,如《全国高职高专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原则意见(建议方案)》、《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等,高职专业设置呈现出由学科本位向能力本位迁移的特性,拥有相应完整的配套教材,并在教材的编写过程中大量引入工厂第一线的实际案例,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参与编写,形成了国家职业标准与专业教学标准联动开发机制。高职院校的教学模式也表现出多样化特点,工学交替、项目教学、理论指导与现场教学相结合等成为教学常态。高职院校围绕职业或职业群进行课程设计,倡导目标、内容、模式相统一的“做中学”教学模式,关注学科、专业和课程关系,从学科的知识体系和现代科技的最新成果中选择课程内容。这些都是普通本科院校所缺乏的方面,本科院校在转型的过程中,都应当更多地借鉴于高职院校,把行业企业标准引入课程,推行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以便形成真实应用驱动教学改革机制,构建动态调整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

另一方面,由于密切与职业需求相结合,高职院校已经建立起了较为完整的职业资格框架体系。在完成相应教学获取学历的同时,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也是职业院校对学生的必然要求,是职业院校更直接适应社会需求,与技术和经济同步发展的需要。职业教育从2002年便开始大力推行“双证书”制度,并在其后的“高职院校毕业生职业资格培训工程”中明确提出,要使得高职学生职业资格证书拥有量达到百分之八十以上。在职业教育的体系构建中,资格框架体系可以说是有别于其他高等教育类型的又一重要方面,也是应用技术类型高校需要重点加以建设的方面,以便借此改变传统以学科设置为导向的本科院校忽视实践与应用的弊端。

总之,在具体的课程操作等方面,应用技术类型高校建设可以对高职院校的培养模式、专业与课程体系,以及职业资格体系等进行有效借鉴。

(三)实施体系的借鉴

管理体系的借鉴为应用技术类型高校建设带来了整体性的指导意义,而课程及资格框架体系的借鉴是具体教学实践中的借鉴。但无论是方向性的指导,或是课程设置的重构,最后都需要落实到实践环节,即实施体系的借鉴之中。概括而言,高职院校的实施体系借鉴主要表现在至关重要的校企合作、双师型队伍建设等内容之中。

1.校企合作

成熟的校企合作状态是高职教育的特点所在,在数十年的发展进程中,高职院校与企业间形成了千丝万缕的关联,并在相互关联中构建了密不可分的关系。高职院校已经在长久的校企合作实践中探寻出了较为成熟的合作模式。在这样的合作中,订单培养、知识共享、顶岗实习、生产实训、交流任职等方式被有效使用。现有的高职院校在暗合德国“双元制”精神的模式状态之下,已经逐步探索建立“引校进厂、引厂进校、前店后校”的校企一体化合作模式,创新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许多方式。以笔者所在的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为例,学校推行“双核心、双情境”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在示范建设期间,成立了信息安全“校企联盟”和信息安全专业指导委员会,建立了“政行企校四方联动”人才共育新机制。依托“校企联盟”平台,学校开展了大量校企共同项目。“双平台、双核心、双情景”人才培养模式获得2014年全国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生产劳动需要具体的实践性场所。而无论是在《决定》,还是《意见》中,都有对于构建职业教育的必须性的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描述。高职教育一直是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主导的,技术的最终落脚和主导,必然会回到对工具的应用与改良之上,回到实践基地和平台的搭建上来。因此,创建实训基地建设模式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重要一极。高职院校的实训基地建设讲求生产性、职业性和开放性。在创建生产性实训基地方面,一方面是政策性投入,另一方面是高职院校自身的努力筹建。国家财政从2004年开始投入专项资金支持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仅2004年至2007年几年间,中央和地方共拨款38.4亿元,支持了1076个实训项目,其中高职教育实训基地435个,项目设备投资总值为17.7亿元[6]。而高职院校自身也采用教学工厂型、多元资助型、校办企业型等方式完成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构建。国家政策对高职院校的长期支持以及学校的长期投入,使得当下的高职院校已经形成了完整的生产性实训基地。这是教育部要求高职院校系统设计、实施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探索建立“校中厂”、“厂中校”等形式的教学基地所产生的实效,应用技术类型高校可以加以借鉴。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校企合作,绝大部分的合作形式都是根植于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是活的互动,并由此引入了阿帕杜莱所称谓的由文化所产生出的“价值政治”,这种认识也是将研究从范畴转向了过程与时间,是一种基由需求所发生的价值[7]。所以说,转型院校对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借鉴不仅是形式的借鉴,更多的应该关注到潜藏在表象之下的深沉的校企关联,并需要认识到校企互惠的背后隐藏着模式化的文化结构。

2.“双师型”教师队伍

完善的“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体系是高职院校又一特点所在。大量具有行业背景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被引进到高职院校中,构成了具有显著行业背景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以2007年相关统计数据为例,全国高职院校专任教师队伍中“双师型”教师所占比例为28.4%,而这一比例较2006年同比上升2.9个百分点[8]。在2007年之后至今,高职院校中“双师型”教师比例逐年攀升,上升趋势明显。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不仅人数比例占有优势,同时建立起了完善的“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体系。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等被引入学校进行教学,而学校教师也借助职业教育教师实践基地,受益于轮训制度等方式获得了自身素质的拓展。高职院校建设的是开放性的教师引进与培养体系。

与高职院校相比,由于多脱胎于传统学术性院校,应用技术本科高校的院校师资基本都是学术类型的教师,没有形成教师定期实践制度,很少加入行业企业协会,“双师型”观念还普遍缺乏。在这一方面,高职院校可以提供大量完整的经验,“学历教育+企业实训”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模式对于应用技术类型高校具有关键性的借鉴意义。应用技术类型高校在建设和今后的发展中,要能够和企业建立起良好的师资培训与师资互换关系,将教师送到企业,建立专任教师到行业企业实践制度,同时将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引入学校,完成有效的协同创新,搭建起与应用技术类型高校相适应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三、思考:由借鉴到独特

毫无疑问,高职院校之于应用技术类型高校的借鉴意义明显可见。除了关注借鉴意义,进行有效吸收之外,适当的反思也显得极其必要。这样的反思来源于高职院校与普通本科院校的原有差异,也来源于普通本科院校转型后设立的应用技术类型高校与传统高职院校的差异。在2014年6月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中,不同于以往的职业教育规划,该规划提出了职业教育的终身一体、完善职业人才衔接培养体系、深化职业教育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加速数字化信息化进程等新的方面。这些观念的提出,意味着对原有职业教育与其他类型高等教育交点的有所调整,也意味着职业教育边界的部分改变,甚至会带来一系列的群体重组。这些都是在强调现有高职教育借鉴意义的同时所必须思考的。

思考的重点在于,一方面,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被放置在了构建从高等职业专科到应用技术本科、直至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立交桥式框架体系之中。所以,在借鉴现有高职教育经验,尤其是管理体系等的整体借鉴时,在设置培养目标和机构等方面,不仅要借鉴现有经验,更要兼顾人才“立交桥”的整体需求,服务于终身一体,获取更为完善的框架体系。另一方面,“加速数字化信息化进程”也被作为重要的一点被加以提及,这也是新阶段的新诉求。在原有的高职教育中,虽然也关注了信息化,但还不是一个重点所在。随着新的信息时代的到来,参与转型的院校应当更多的关注慕课等的建立和运用,而现有的高职院校也应该在此方面加以关注。同时,招考制度即将到来的重大调整,也是本科院校转型和现有高职院校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另外,即使在新的发展时期,认识到现有高职院校与即将迈入转型的本科院校的区别也是极其必要的。现有高职院校将作为职业人才培养“立交桥”中的专科教育方式存在,并由此在培养定位、培养方式等方面和本科转型的应用技术类型高校有所共通又有所差异。而只有认识到这种共通与差异,才能够起到很好的借鉴作用,并在今后促成各方良性发展。

思考的重点还在于,应用技术类型高校除了借鉴高职院校的优势特征之外,还要有向前发展的前瞻性,要找到自身在大的职教框架中的独特性,由借鉴到独特。这就需要应用技术类型高校在现有高职院校基础上,更多的拓展对外联系,结合《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等,在现代职教体系、人才培养定位、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技术技能积累等方面形成鲜明特征。应用技术类型高校不应该只是单纯的走上原有高职教育的老路,而更应该将文化与技术的培养更好地结合起来。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吸收英国的“学徒制”、德国的“双元制”等其他文化主体的先进经验,增强国际竞争力,要能在“引进来”和“走出去”中占有一席之地。这也是海外职业教育对中国建设应用技术类型高校的启示。

当然,思考是多元的,除了以上提及的方面,现有高职院校也可以借由此次教育格局的大变动,不断的完善自身,在文化与职业教育的融合中拓展更为深刻而丰富的内涵。总之,只有在反思中进行借鉴,才能达到好的收效,并最终奔向转型的前进历程,完善中国教育的大布局。

参考文献:

[1][4][美]杰里・D.穆尔.人类学家的文化简介[M].欧阳敏,邹乔,王晶晶,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201-202,75.

[2][3][6][8]马树超,郭杨,等.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历史抉择[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20,150,169.

[5]匡瑛.比较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与变革[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158.

[7][美]迈克尔・赫茨菲尔德.人类学――文化和社会领域中的理论实践[M].刘珩,石毅,李昌银,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