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 专任教师结构不断优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十一五”时期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强化聘任,优化结构,提高质量,造就名师,在优化生师比、职称结构、学位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同时也存在由于学校专任教师结构优化的基础较弱、环境一般、能力不高等问题造成的在生师比、高级职称比例、硕士以上学位专任教师比例等方面的差距。本报告建议从观念更新、规划引领、制度保证、改革推动等方面入手,推动学校“十二五”时期专任教师结构优化再上新台阶。
关键词:高校;专任教师结构;优化
作者简介:刘永林(1978-),男,江西赣州人,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学校办公室秘书,(北京 100192)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
(北京 100088)
基金项目:本文系北京信息科技大学高教研究课题(课题编号:2011GJZD11)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04-0103-03
高等学校专任教师结构是指专任教师队伍人员各组成要素的数量构成比例和相互作用形式的相对稳定状态。最优的专任教师结构有利于最大发挥教师群体的优势,凸显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与水平,达到教师队伍发展的最佳状态。专任教师结构达到最优必须对其构成要素加以适当的控制和安排,使其以科学的方式相互联系在一起,互相配合、协调合作,并充分发挥各自的功能,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用。一般来说,组成专任教师结构状况的要素主要有生师比、职称结构、学位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等,这些要素是能够具体量化并直接反映专任教师队伍数量、质量、能力和学术水平的基本要素。
本报告在全面总结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十一五”期间专任教师结构生师比、职称结构、学位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等要素优化取得的主要成效的基础上,分析了学校在生师比、高级职称比例、硕士以上学位专任教师比例等方面与教育部相关规定和学校预期目标与任务的差距,指出学校专任教师结构优化存在基础较弱、环境一般、能力不高等问题,提出学校在“十二五”期间应当从观念更新、规划引领、制度保证、改革推动等方面入手,进一步优化专任教师结构的建议。
一、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十一五”期间专任教师队伍结构优化的主要成效
“十一五”期间,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思想,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确立教师在办学中的主体地位,按照“强化聘任、优化结构、提高质量、造就名师”的工作思路,坚持引进与培养相结合,精心构筑人才成长机制和事业发展平台,在优化生师比、职称结构、学位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师资队伍结构不断优化,较好地满足了学校发展和教学工作需要。
1.生师比总体逐年下降,比例更趋合理
“十一五”期间,在基本完成大学筹建师资队伍建设的相关任务之后,已将重点转移到高水平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方面,专任教师数略有增长,外聘教师规模保持稳定,折合教师数总体略有增长,2006~2007和2010~2011学年专任教师数分别为755人和769人,期间不同年度略有不同变化。同期,学校主动适应高等教育发展形式,依据学校办学定位层次,全日制本科生基本稳定,硕士研究生规模持续小幅上升,成人夜大、业余班学生略有下降,成人脱产班学生逐年减少直至停招,折合在校学生数总体稳中有降,2006~2007学年和2010~2011学年折合在校生数分别为13902人和12541人,5年直降1361人,期间2009~2010学年折合在校生数最少,达到历史最低点,12520人。
“十一五”期间,在折合教师数总体略有增长、折合在校学生数总体呈下降趋势的情况下,生师比总体逐年下降,比例更趋合理。其中,前4个学年折合在校学生数逐年下降,折合教师数略有增长,生师比从17.8直降到15.4;2010~2011学年生师比略有回升,从15.4上升到15.7(见图1)。
2.专任教师职称结构不断优化
“十一五”期间,学校在大学筹建后期(“十一五”前3年),高级职称比例延续了“十五”期间的上升趋势,从2004~2005学年的36.06%一直上升到2008~200年的42.78%,快速增长达6.72%;学校正式成立后(“十一五”后2年)的2009~2010学年、2010~2011学年高级职称比例连续小幅下降,比历史最高点2008~200年的42.78%下降了2.99%,但是,比例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学校达到退休年龄的高级职务教师数量较多,总体上专任教师队伍职称结构不断优化(见图2)。
3.专任教师学位层次持续提升
“十一五”期间,引进高学位专任教师以及提高学位层次教师的数量稳步增长,具有研究生学位的专任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呈明显的上升趋势,从2006~2007学年的62.12%持续上升到2010~2011学年的73.60%,增长率达11.48%,远远超过教育部办学条件指标中合格标准43个百分点。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专任教师比例从2006~2007学年的15.50 %持续上升到2010~2011学年的23.50%,增长率高达8%;具有硕士学位的专任教师比例从2006~2007学年的46.60 %持续上升到2010~2011学年的50.10%,增长率达3.5%(见图3)。
4.专任教师年龄结构渐趋合理
“十一五”期间,年龄在35岁以下的专任教师比例从2006~2007学年的36.2%直降到2010~2011学年的27.3%,下降8.9%;年龄在35岁(不含35岁)至45岁之间的专任教师比例从2006~2007学年的41.9%小幅上升到2008~200年的47.1%之后,又小幅下降到2010~2011学年的43.2%,“十一五”期末比期初总体上升1.3%;年龄在45岁(不含45岁)至55岁之间的专任教师比例从2006~2007学年的15.1%上升至2010~2011学年的21.6%,直线大幅上升6.5%;年龄在55岁(不含55岁)以上的专任教师比例从2006~2007学年的6.9%下降至2010~2011学年的4.5%,直线小幅下降2.4%。
“十一五”期间4个年龄段专任教师比例,其中年龄35岁以下专任教师和55岁以上专任教师呈逐年下降趋势,年龄在35岁至55岁之间的专任教师呈逐渐上升趋势,并且有大幅增长,年龄结构呈现“橄榄”形状,总体形成老中青结合、以中青年为主,年富力强、发展潜力大的专任教师队伍(见图4)。
5.专任教师学缘结构保持优良
学校利用地处北京的区域优势和校内政策倾斜,大力引进国内外重点大学、科研机构和著名企业的优秀人才充实到教师队伍,积极支持教师到重点大学攻读高一级学位。从2006~2007学年至2010~2011学年,具有非本校学历的教师比例一直保持在90%以上,学缘涉及国内外200多所大学,其中具有“211工程”大学和国外大学学历的占60%以上,专任教师学缘结构一直保持优良。
二、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十一五”期间专任教师结构优化存在的差距及问题分析
学校“十一五”期末专任教师结构优化取得的成效与教育部相关目标、学校“十一五”规划的任务与目标尚存在一定的差距,差距形成的问题比较复杂,既有客观方面的,也有主观方面的,主要是专任教师结构优化的基础较弱、环境一般、能力不高等。
1.专任教师结构优化的基本目标
(1)教育部文件中关于专任教师结构优化的相关目标。
教育部《关于新时期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教人〔1999〕10号,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到2005年,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具体目标是:……根据高等教育发展规划,全国高校教师总量基本保持现有规模或稳中略增;在保证高等教育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全国高等学校平均当量生师比达到14∶1左右……,教授、副教授岗位占专任教师编制总数的比例,教学科研型高校一般为45~55%,少数学校可以达到60%左右;教学为主的本科高等学校一般为30~40%……,具有研究生学历教师的比例,教学科研型高校达到80%以上(其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比例达到30%以上);教学为主的本科高等学校达到60%以上……,在校外完成某一级学历(学位)教育或在校内完成其他学科学历(学位)教育的教师应占70%以上。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教高司函〔2002〕152号,以下简称《方案》)中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内容明确:主要观测点“生师比”等级标准A要求“比附表中合格规定值至少低2,满足人才培养需要”;等级标准C要求“符合附表中合格的规定”。主要观测点“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学位、博士学位的比例”等级标准A要求“≥50%”;等级标准C要求“30%~40%”。
(2)学校“十一五”规划关于专任教师结构优化的相关任务与目标。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十一五”事业发展规划》(校(筹)党发〔2006〕53号,以下简称《规划》)关于在校学生数和专任教师数等任务与目标是:……到“十一五”末,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12000人,其中研究生(含博士生)1000人、本科生11000人;外国留学生300人,中外合作和互换交流培养学生年均110人;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学生4500人,其中函授生2000~2200人、夜大生1800~2000人。……到“十一五”末,专任教师总数800人,其中正、副高级职称(职务)分别为15%和40%,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达到75%、具有博士学位的达到25%……。
2.专任教师结构优化的基本目标与学校“十一五”期末专任教师结构优化成效比较
根据教育部《意见》和《方案》中关于专任教师结构优化的基本目标要求,对照《规划》关于师资队伍建设的目标任务,我们在看到优化专任教师结构取得成效的同时,也清醒地看到学校“十一五”时期在生师比、高级职称比例、硕士以上学位专任教师比例等方面的主要成效与学校的预定目标和教育部的相关标准仍然存在一定差距。到“十一五”期末,与《意见》生师比14左右的目标相比,学校的生师比15.7偏高;与《意见》、《方案》(A等级)以及《规划》确定的高级职称的比例、硕士以上学位专任教师比例目标比较,学校的高级职称比例、硕士以上学位专任教师比例差距还很远;年龄结构和学缘结构比较合理(见表1)。
3.学校专任教师结构优化问题分析
从上述比较可以看出,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专任教师结构优化现状不容乐观。面对知识经济下人才竞争的日益激烈,应该清醒认识到专任教师结构中所存在的差距是多方面问题综合作用的结果。本报告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专任教师结构优化的基础较弱。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在原两校的基础上合并组建,一方面,原两校的专任教师队伍与大学的要求相比,在生师比、高级职称比例、学位结构比例等方面客观上偏低;另一方面,大学筹建过程中专任教师队伍总量的剧增,更多考虑的是量上的满足,导致实现了“基本满足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缓解严重缺编的状况”的目标,但是专任教师结构的基础无太大的改观。这一因素制约了学校“十一五”时期专任教师队伍的发展,并将持续影响今后更长的一段时期。
(2)专任教师结构优化的环境一般。
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为人才的成长提供支持的政策优势不突出,尊重知识、依靠人才、鼓励创新的氛围不浓厚,鼓励优秀拔尖人才脱颖而出的体制机制不完善,教师发展的竞争机制、激励机制、考评机制等不健全,严重影响人才引进和人才成长,对专任教师结构的生师比、高级职称比例、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比例等因素造成直接影响。
(3)专任教师结构优化的能力不高。
学校“十一五”规划中专任教师结构优化的专任教师总数、高级职称(职务)比例、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比例(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等相关目标任务均未实现,虽然其中原因复杂,但仍然反映出科学规划、计划专任教师队伍建设并严格实施的能力不足;全面统筹考虑建立健全专任教师引进、培养、考核、聘任、退出等机制的能力不高,突出表现为制度建设总是处于被动、滞后、临时状态,缺少主动性、科学性、系统性、前瞻性,未能保证具体落实各项专任教师结构优化保障措施;加快推进学校教师职务聘任改革等人事制度改革的能力不足,各项改革工作进展缓慢,严重影响专任教师职称结构的优化等等。
三、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十二五”期间进一步优化专任教师结构的几点建议
在新形势下,针对当前学校面临专任教师结构优化的基础较弱、环境一般、能力不高等问题,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不断优化专任教师结构,从观念更新、规划引领、制度保证、改革推动等方面入手,推动学校“十二五”时期专任教师结构优化再上新台阶。
1.观念更新
“十二五”时期是学校发展的新的战略机遇期,新的形势对学校的专任教师队伍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不断涌现新的问题。学校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从战略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主动适应师资队伍发展的时代要求,最大限度优化专任教师结构,推动师资队伍的可持续发展,不断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与水平。
2.规划引领
科学的规划能够引领师资队伍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十二五”时期,学校要全面总结“十一五”期间专任教师结构优化的成绩与不足,透彻分析背后的原因,深入研究《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首都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北京市“十二五”时期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等文件,结合学校实际,科学规划“十二五”期间专任教师结构优化的目标与任务。
3.制度保证
全面实现规划的目标与任务必须要有科学化、规范化、人性化的制度作保证,并严格、有效、灵活执行。学校要围绕规划确定的专任教师结构优化的目标与任务,努力构建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切实引入激励竞争机制,改革创新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不断强化考评机制,建立健全经济、环境、生活保障机制,并以严格的责任追究和问责机制确保制度的约束和限制作用,以保证由科学设计、有序衔接的各项制度建立的系统在临界的范围内规范、高效运转。
4.改革推动
学校要以深化岗位分级设置管理与绩效分配制度改革为重点,深入推进人事制度改革,有效推动专任教师结构优化,实现从“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从“人才管理”向“人才资源开发”的转变;继续深入实行全员聘用合同制,打破人才所有制身份界限、地域界限,疏通人才进出渠道,建立固定与流动相结合、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用人制度;加快推行教师职务聘任制,努力推动分配制度改革等等。全方位深入推进改革,在优化教师队伍结构的基础上,最大限度调动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创作性,发挥教师队伍的最大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