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新登记制度下广西桂林微型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新登记制度下广西桂林微型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随着工商登记制度的改革,微型企业登记和进入门槛逐步降低,微型企业迎来了新一轮发展浪潮,改革制度的推行进一步调动了微型企业发展的积极性,同时微型企业作为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刺激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文章在新登记制度的环境下,对广西桂林微型企业的发展现状进行研究,注重从量和质的平衡方面分析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桂林;微型企业;新环境;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4)36-0031-02

1 新登记制度下桂林市微型企业的界定及其发展现状

1.1 桂林市新登记制度下微型企业的界定

修改后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微型企业登记监督暂行办法的通知中关于微型企业(以下简称微企)的定义是指:从业人员(含投资者)20人及以下、出资数额或注册资本在10万元及以下,且营业执照当中标注“微型企业”的有限责任公司、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同时也应属于“八类人群”之一:大中专技校毕业生、城镇失业人员、返乡农民工、“农转非”人员、库区移民、被征地拆迁户、残疾人、城乡退役军人。微企作为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强大力量,如果把那些具有强大市场竞争力的大企业比作我国企业发展的头部,这些具有强大活力的微企比作大企业后面长长的尾巴,那么这些庞大的“长尾”微企在庞大的基数下将形成与大型企业相匹敌的经济发展动力。据统计,全国中小企业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以上,带动城镇80%的就业岗位,创造60%的国内生产总值,贡献着我国50%的税收。广西2013年规模以上非公有工业企业中,微企就占了其中的78%,而桂林市超过九成的企业都属于微企。

1.2 桂林市微型企业的发展现状

1.2.1 进入门槛逐步降低

从2014年3月起,桂林市开始实行新的工商登记制度,注册资本由原来的实缴制改为认缴制,同时取消有限责任公司最低注册资本3万元,一人有限责任公司最低注册资本10万元、股份有限公司最低注册资本500万元等限制,各项手续都将实行简便化,年检制度也进行改革。公司设立门槛大幅度降低,必将吸引大量行业进入者,促进市场的进一步扩充,提高地区的就业水平。

1.2.2 数目增长迅速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微企的发展一度陷入瓶颈时期,但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倾斜,从2012年开始,这些瓶颈阶段逐步得到解除。2011年广西桂林市也开始出台相关辅助措施,对微企的发展提供一系列政策、资金扶持,在此基础上,桂林市的微企在量上得到快速发展,从2011年的1 155户迅速增加到2013年11月底统计的4 750户,桂林市微企的发展进一步带活了桂林地区的经济发展。同时2012年桂林市新增微企2 085户,直接带动就业人数将近3万人,微企的迅速发展在创造地区就业机会、推动地区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2.3 企业发展逐步向地区产业升级靠拢

2014年3月1日国家开始实施新的工商登记制度,在桂林建设国际旅游胜地的背景下地区正加快产业升级的步伐,而新的登记制度正以此为契机,促进新登记企业的行业分布吻合度紧靠桂林地区产业升级,据统计,从2014年3月1日~9月30日6个月第三产业新增登记企业3 886户,占三大产业的80.02%,服务业发展劲头强势,逐步实现与桂林地区产业升级与发展规划靠拢。

1.2.4 政府财政扶持式发展

由于微企自身发展存在规模小、行业跨度分布广、利润低同时抵抗风险能力薄弱等众多条件限制,其生命周期普遍较为短暂,根据《2012中国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白皮书》,我国中小企业的生命周期平均仅仅只有2.5年。而微企却在创造经济价值方面具有强大的经济驱动效应。为了进一步促进微企的发展,自2011年起,广西自治区为新办的微企提供了强大的资金支持,新办的微企将获得不高于企业出资额度的30%的补助资金,其中30%来自自治区财政负担,桂林市的市财政、城区财政各负担剩余补助资金的50%。

2 桂林市微型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平均存活率低,发展信心不足

桂林市微企在发展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管理者管理素质低下、长期发展资金周转困难、经营信息不灵通、企业缺乏创新等等不利因素,按照企业发展的周期,长期的经营不善就会导致因为资金、技术等问题而使得企业逐渐衰退,即使微企得到了政府部门关于企业经营的相关培训,但微企经营的时间大多数仍然在2~3 a之间。此外,据桂林市工商局统计数据显示,农民工返乡创建微企比例高达39.4%,不容忽视的是这部分微企创业者有着自身文化水的限制,对市场和外在环境缺乏充分的了解和考察,市场进入存在较大的盲目性和冲动性,没有做好风险的防控措施,当风险和问题出现时,没有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在2012年和2013年的年检中,出现部分上一年度新创立的微企存在年收入为零的状况,这充分说明了微企能够“进入”市场但不一定能够“存活”于市场,盲目的增加量会陷入财力、物力浪费的困境。

2.2 产业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不足

根据桂林市微型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关于《桂林市工商局关于2012年上半年微型企业发展分析报告》,有超过90%的微企经营的性质为传统行业,新兴产业更是凤毛麟角,从三大产业来看,即使是占总微型企业54.99%的第三产业,也以传统的批发零售及住宿餐饮业为主。另外,截止2012年6月,桂林已经注册发展的2 195户微企中,从事高技术产业微企只有22户,仅占总微企的1.05%,技术是支撑企业长久发展的动力与保障,也是提升产业附加值的关键点,技术含量普遍低对整个微企产业结构的健康发展有一定的限制作用。

2.3 数量与质量上呈现非平衡的发展趋势

发展速度过快,片面注重数量的提升必将导致质量步伐的脱节,例如桂林市临桂县,该县每年设立的微企从2011年以来以每年翻一番的速度增长,到2013年已经发展到220户,但是从产业分布上看主要集中在农林牧渔业方面,大多数经营困难。从整个桂林的发展情况来看,到2013年来,整个桂林的微企拥有技术含量的企业只有22户,桂林微企数目却增至4 750户,微企发展质量没有得到明显的提升。

2.4 政府扶持政策有待进一步落实,微企带动地方经济

发展作用有限

桂林市微企发展仍然在资金以及经营等方面面临着众多问题,从政府角度来看,政府在税收优惠政策、资本金补助发放政策等方面并没有及时落实到位,使得本来融资就困难的微企面临着因为资金短缺而引起的持续经营困难的难题,企业主对地方政府的信任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质疑,据微型企业办数据统计,桂林2013年的微企已经达到4 750户,但只有44.97%的微企真正得到资本金补助金,也就是有大于50%的微企资本金补助金尚未得到真正兑现,同时,从促进微企的“存活”角度而言,政府层面的支持很大程度是“授之以鱼”,多是以直接资金形式补助,要想真正“盘活”微企这个整个系统更多的是需要政府充当好“授之以渔”的角色,如更加松动的政策,促进融资来源多元化和简便化,注重资金风险预防和监管体系的完整性;另外,桂林市甚至整个广西的微企大多数集中在传统的产业,以农林牧渔等方面为主,能够给社会创造的就业机会很少,加之存活率低,企业自救能力薄弱,使微企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2.5 微型企业与政府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与信任机制

由于微企规模较小,管理模式粗放,企业经营场所比较简单,自主经营的自由度大,具有随意性,经营活动的开展与企业主个人意念关系密切,不利于政府的监管。同时企业经营地址变更或退出市场得不到及时的反馈,企业未及时到相关部门办理变更、核销等手续,使得政府监管的力度与难度不断加强,容易造成人力与财力的浪费。另外,微企对政府的监管与回访缺乏信任,多是敷衍与拖延,不利于企业自身的发展。

3 促进桂林微型企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3.1 做好微企“进宽严管”力度,协调好量与质的平衡

微企的发展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是贯穿一个地区产业升级的长期工程,政府相关部门应做好微企发展方向“引路人”的角色,顺应地区发展的要求,引导微企健康成长。2011~2013年,桂林微企在数量上呈等差形态增长,但市场的监管力度不强,微企的质量参差不齐,所以政府相关部门应做好“进宽严管”的力度,注重量的增长的同时,确保发展质量有保证,做好质量上升的培育工作,及时淘汰不合群的企业,发展速度与质量要求相协调,为桂林地区大环境产业结构的升级奠定良好的基础。

3.2 充分利用地区优势,紧靠产业升级

桂林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在桂林打造成国际旅游胜地的背景下,桂林市经济发展迎来了一次产业升级的良机,桂林市旅游资源贯穿于桂林经济发展的各方面。作为桂林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部分,微企也应该结合桂林的资源优势,在桂林建设国际旅游胜地的背景下,充分挖掘在旅游行业的创业机遇,迎着桂林产业升级的机遇,完善桂林旅游服务,整合旅游资源,充分利用桂林旅游资源的商业价值,将微企的发展融入到桂林建设国际旅游胜地的大背景中去,提升本地区第三产业比重,以地区特色为出发点,提升微企的层次化结构,促进产业升级。

3.3 积极落实资金补助政策,拓宽融资渠道。

在桂林微企发展的实际中,存在着为套取政府补贴而设立微企的情况,政府在简化微企资金审批程序的同时,也应做好每个资金下发环节的把关,确保政府的补贴资金用到点子上,同时也应积极落实与平衡好补助资金下发政策与当地政府财政支出能力,避免出现政府的信用危机。另外,政府的财政能力有限,微企加强自我融资能力才是关键,而这方面微企的能力较为薄弱,所以政府应积极充当牵线人角色,引进民间资本,设立微企创业基金,寻求桂林银行等金融机构与保险公司的合作帮助微企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门槛。

3.4 市场作用与政府引导相结合,优化产业结构

对桂林微企的发展,政府不应过多干预,应以市场的资源配置为基础,让资源在市场上发挥最大的效用。在桂林微企发展的总体战略上,政府应该为微企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调整好三大产业的比重,总体上把握微企的发展方向。

3.5 与高校建立联动机制,大力引进知识型人才

限制桂林微企发展短板之一是企业的经营者素质普遍偏低,以家庭作业为主的经营模式是很多微企目前的存在形式,这导致了微企在技术方面处于劣势。桂林市拥有众多高校,如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桂林理工大学、广西师范大学等,每年都有大量的毕业生,拥有大批的知识型人才。在校大学生专业性强,文化水平较高,比较容易接受创新性、技术型产业的发展,而这又是微企产业升级所需的元素,桂林市政府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资源,与高校建立联动机制,针对有创业意向的大学生给予政策以及贷款担保等方面的支持,吸引有创业意向的大学生自主创业,大力引进知识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马晓珍.小微企业生存现状及其发展对策研究――以广西桂林市小微企业为例[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3,(3).

[2] 王红,瞿悦,董晓刚.小微企业转型升级困境及政策建议[J].经济与管理,2014,(5).

[3] 桂政发[2011]21号,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微型企业的若干意见[S].

[4] 廖凌风.浅谈广西微型企业发展问题[J].东方企业文化,2012,(4).

[5] 齐雅琴.微型企业融资问题分析与对策探讨[J].商,2014,(2).

作者简介:李念阳,女,安徽含山人,硕士,研究方向: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