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谈谈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谈谈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数学教学是一项培养人的活动,其目的应该受社会文化环境和就业模式等众多因素的制约;为了适应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数学教学的重心也在不断地发生变更和深化。为了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为了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为培养各级各类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

[关键词] 数学;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10-127-2

如果说抓好了音、体、美就实现了素质教育,那是十分狭隘的看法和做法。其实,每门学科都存在着素质教育问题。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数学课程标准》)我们的教育对象是二十一世纪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素质如何,将直接影响到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义务教育要求我们把教学的着眼点放在人的素质的培养与提高上,而我们不仅要提高对“义务教育”和“素质教育”的认识,更重要的是,要解决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素质及如何培养这些素质的问题。下面就后者谈自己的一些浅见。

一、加强智能培养,注意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

智力、知识、能力这三个不同的概念,是人类素质的重要构成内容,教学的实质就在于认识和活动的统一,在教学中,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是分不开的。在心理学界,能力与智力的关系尚未定论,这有待于心理学家的努力。这里我们权将它们称之为“智能”,在数学中加强智能培养,对培养学生的素质是至关重要的。

《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对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数学教学要由培养“记忆型”、“知识型”人才转到培养“创造型”、“智能型”人才,教学立足点由单纯传授知识转向同时培养能力。

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能力呢?现代数学教育观点价值层面具有“三基”性,即数学基本知识、数学基本方法、数学基本观念。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立足于“三基”,应该赞同这样的命题:在加强数学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要注意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因为数学能力是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的有机结合。我们的任务是培养孩子们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世界,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去思维、去创新、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种种问题。纵观近些年的中考数学试卷分析,就可发现“数学思想方法没有掌握好”是“数学学习中的薄弱环节”之一。因此,在谈素质培养的同时,必须提出要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

二、注重非智力因素,培养学生的个性品质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个性发展。素质教育强调个性概念,承认每一个发展正常、心理健康的学生都具有学好教学大纲所规定的知识内容的潜能;同时,也承认人与人之间个体的不同心理特征之间存在着量与质的差异。教师认识了这一点,并用之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对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人的素质表现在许多方面。知识、能力、思想、习惯、观念、意志、兴趣、爱好、性格等等都是素质的组成部分,其中既包括智能因素,也包括个性品质。马克思早就指出:“人本身就是人的最高目的,人的价值也在于他自身”。教学是培养人的主要途径,它的最高目的应该是塑造完整的个人,实现人的价值。无疑人的价值的实现以其个性形成为基础,以其独立性、独特性和创造性为核心。所以在一般意义上说,数学是养育个性的绿洲,培养和发展人的个性是数学教学的真谛。

因此,我们在工作实践中,应避免把数学教育片面地理解为知识的教与学。不仅要着眼于智力因素,还要顾及非智力因素。

“非智力因素”就其广义而言,是指有利于人们包括学习活动在内地各种活动的智力因素以外的全部心理因素的总称;从其狭义来看,它是由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五种因素组成。一般来说,非智力因素可以转化为学习动机,成为人们进行学习的内在驱动力。可以帮助学习者起到调节、强化学习的作用等。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是学生统一的心理活动过程的两个方面,认知过程是这两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我们着眼于人的素质培养,这就不仅注意非智力因素对智能发展可起的调节、促进作用,更重要的是,把促进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本身看成是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目标,注重学生在个性品质和人格方面的和谐发展。

三、突出大众教学,将数学教学与社会需要相结合

上世纪80年代数学教育界提出了新口号,其中之一便是“为大众的数学”。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使得普及数学的呼声日高。诚然,我们应该为高一级的学校培养和输送合格的“数学精英”,我们赞赏“高考状元”和“竞赛冠军”,但是,大量的学生只是出于最平常的就业需要和日常生活需要而学习数学。因此,我们的数学教育需要改革原来设计的数学,让大家都获得为社会需要的数学。“大众数学”即“人人都需要的数学”,它是现代教育系统的一个方面,主要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数学教育必须照顾到所有人的需求,并使得每个人都从数学教育中尽可能多地得到好处;二是指在数学学习中,不同的人可以达到不同的水平,但存在一个人人都能达到的水平。

当前,我们正处在继续深入改革开放,持续和谐发展的大好形势下,数学教学应将人人应具备的商品、消费、择业等社会所需要的数学知识教给学生,使他们具有较强的现代生活意识,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应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这正是突出大众教学的新理念,这是我们今后教学实践的行动指南,我们应该给予足够重视。

参考文献:

[1]李瑞.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J].中国电力教育,2008,(13).

[2]秦桂香,谢永钦.高等数学学习方法指导的改革与实践[J].数学理论与应用,2005,(12).

作者简介:周建(1965-),男,汉族,重庆人,南充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数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