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开源引流 第8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开源引流 第8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写什么成为制约作文教学和学生写作的瓶颈,老师通过引导学生感受生活、体味生活,让生活真正成为学生写作的源泉,通过指导学生的阅读丰富学生的生活和写作。开源引流让学生写作时能言之有物,有话可说。

【关键词】

写作 生活 阅读 开源引流

很多学生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要写作文,在他们的意识里只为作业、考试而写,所以写作时常常围着题目转,猜测出题者意图,完全失去了自己作文的自主性与创造性。这自然就出现了“千文一面”的现象,文章的结构、表达如出一辙,有时使用的词汇都相同。所以如果学生连自己为什么要写作文,作文该写些什么都不知道,恐怕再好的写作技巧对学生的写作都是无济于事的。因此写什么成为作文教学和学生习作的一个瓶颈,心中无物当然写不出像样的东西来,作为老师应该引导学生开源引流,让他们在写作时有话可说。

一、搭建生活与习作的桥梁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这告诉我们生活是作文的源头,丰富多彩的生活为我们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材料。多彩如画的校园,幸福欢乐的家庭和广阔丰富的社会,都值得我们去描绘,去书写,去定格。然而,我们的学生常常觉得生活只是重复,简单、枯燥,对它熟视无睹。是他们没有生活吗?显然不是,他们作为独立的生命个体,每时每刻都用自己的眼睛有意无意地“观察”着生活,可为什么还难以下笔呢?他们缺少的不是生活而是对生活的真切感悟。这与当前的社会价值导向和大的文化环境密切相关。面对这个浮躁、喧嚣的社会,文学的思想性被娱乐性取代,人变得越来越功利,学生亦如此。在升学的重压下,学生只关心分数,用“考不考”来取舍知识,他们的生活被枯燥乏味的题海占据,把快餐文化作为生活的调节剂,对周围的事物漠然,这样的成长弱化了学生对生活的审美体验,和情感关照。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新学期开始,我让学生描绘假期中最令人难忘的一件事,很多学生不知道说什么,就几个词语来总结,吃饭、睡觉、上网……这样的答案让我揪心,学生说的是实话,可这样的实话让每一位老师警醒,我们的学生在情感体验上是多么的苍白啊!作为教师对学生作一些正确的引导,让他们养成用心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的习惯显得多么的重要。

让他们真正走进生活,引导他们用一颗温润的心灵去关照社会,体味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感悟参与的喜悦。老师可以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多媒体)还原生活的部分场景,让学生真正融入其中,产生写作的冲动。比如让他们“定格”“重放”“慢放”生活中的某个瞬间,引导他们观察,细致刻画。实践出真知,生活中的很多东西只有你真正参与了,接触了,感受了,才会有真实的想法,这样作文时才会“言而由衷”。所以老师可以找一些学生感兴趣,或者有疑惑的生活中的话题来讨论,打开学生情感的闸门。“生活处处皆文章,身边时时有故事”。引导学生收集真实感人的生活素材,感悟到生活的精彩;还要引导他们用足够的时间的去沉淀,把精彩的生活编辑成精彩的文本。“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是学习的“大课堂”,让生活点燃他们的生命激情,唤醒他们的写作兴趣。

二、阅读让生活、写作丰富起来

由于阅历、生活环境的限制,导致学生对生活的认识不深刻,当然写作也会受到很大的制约,这一点正好可以通过阅读来弥补。借助书本可以获得间接的生活和间接知识,正所谓“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书籍能够突破时空限制,极大地浓缩人类生活的时空,是人类积累、保存和传播知识的最重要的载体。通过指导学生课外阅读,为学生作文引流。从写作角度来说,学生可以借鉴书中精巧的构思,或生动形象、或简洁凝练的语言表达技巧。 “书中自有黄金屋”,学生在阅读中了解了很多东西,包括各种知识和能力。阅读形式很多:专门的阅读课,老师现场解疑、指导;成立读书小组,老师推荐书目,指导读书方法,学生围绕专题读书或自由阅读;主题读书活动,确立某个主题,如缅怀革命先烈,进行相关书籍阅读;或是开展交流会,巩固、扩大阅读成果,推荐好书,传阅好书,不断培养阅读爱好者。

当然,对于学生该读什么书,不能放任自流,教师应该有针对性地指导。教育学生明确阅读的意义,阅读是为了扩大视野,陶冶情操,抓住中学生好奇心理,组织他们参加一些活动,比如:作品欣赏、读书报告会、读书知识竞赛、名言警句辑录、展读书笔记等,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正确的读书态度。要求他们专心致志、勤于思考、持之以恒,另外对读书方法和做笔记方法,教师也应给予指导。什么样的文章该精读,什么类型的文章只需要略读、速读、选读,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让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收获更多,丰富他们的生活,拓宽他们的视野,增加他们的积淀。

写作需要用纤细、敏感的心灵去发现、记录生活中的点滴,作品是作者的心与生活发生碰撞、交流之后的结果,只有真正感悟生活,才能写出有内容,有感情的文章。把作文主动权还给学生,为学生构建一个自由表达的平台,让学生多写自己想写的东西,让学生有东西可写。

【参考文献】

【1】《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