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老家的路 3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老家的路 3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近几年,随着父母的离世、弟妹的搬迁,我回老家的次数越来越少了。但是,对老家的情感,丝毫没有因岁月的流逝而变淡。回家的脚步,像老家流动着的山泉,虽然只有涓涓细流,却永远不曾中断。

时光如白驹过隙,不知不觉间,距离少小离家已经三十多年了。在漫长的日子里,不管是家庭失和还是生活失意,我都把老家作为医治心灵创伤的港湾。而连接这个港湾的,就是回家的路。这条路由坎坷、曲折再到宽阔、平坦,恰似我从少年到中年的苦乐人生。

少年,回家的路与快乐同行

老家位于一条时常被云雾环抱的小山沟。从半山腰的家到小河边的学校,要走过五公里小路。这条路宽不过米,窄不及尺,大多穿行在悬崖峭壁之间。以现在的标准来看,可谓步步惊心,不堪回首。但是自小学至初中,七年中我往返其间大约一千多次,竟然从来没有失足过。每天早上,我和小伙伴们都是早早起床,大呼小叫着走出家门,一路蹦蹦跳跳,一路欢歌笑语,不知不觉就到了。那个年代没有计时器,有时出门太早,走进校园,老师还没有起床,我们就在操场上追逐,在月光下读书。放学回家,是最自由、最愉快的时刻。我们下河摸鱼虾,上树摘野果,在岩石下捉迷藏,在树林中模仿小英雄送情报、地下党斗特务、侦察兵潜敌营等故事情节。玩得尽兴了,才恋恋不舍分手,根本不把父母的担心和责骂当回事。进入高中后,离家远了,成了寄宿生,但周末回家依然乐此不疲。回家的路上是我们唯一可以展示童真、挥洒快乐的地方。

青年,回家的路与无奈相伴

参加工作以后,回家要经过四十多公里县乡公路和那段芳草凄凄的小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县乡之间还没有班车,回家主要靠步行。这时的我,体重剧增,步履沉重。每次回家,都要筹划好久,直到非走不可了,才咬牙上路,待走进家门,已是一身尘土、满脸苦涩。这时,父母总是既欢喜又心疼。我好几次梦见火车通到了山沟,醒来只能一声叹息。

九十年代,往返家乡的货运车、客运车渐渐多了,自己又买了摩托车,但无论坐车还是骑车,都逃脱不了一路颠簸、一路烟尘。那些年,许多村子修通了公路,可老家却封闭依旧。每次到沟口下车,那段山路让人望而却步,举步维艰,回家成了一件既渴望又畏惧的事。记得有一次春节回家,冰天雪地中,几公里小路走了近两个小时,十多公斤行李也被迫寄存在路途中。有一年父亲患病,需要每周送药回去。我坚持了半年多,跑了几十次,父亲身体慢慢康复了,我却被晒黑了、累瘦了。

中年,回家的路如乘幸福快车

新世纪的某一天,随着一阵炮响,老家的公路终于开工了。那一年,我最牵挂的就是公路施工的难度,时常打电话询问工程的进度。为弥补资金缺口,我曾经与村干部一起,向机关、企业求助,向老乡、老板“化缘”。经过漫长的等待,工程竣工了。父亲打电话告诉我,摩托车、小汽车进沟了。我兴奋得一夜未眠,第二天包了个车直奔老家。车进入村道后,我还是半信半疑。直到车停在家门口,才相信梦已成真。

十多年间,家乡的变化无处不在。而最让令人欣喜的是回家的路越走越好。县城至集镇的公路变成了二级路。公路两边,绿树成荫,花草如织,风景宜人,赏心悦目。进村的路,几经改造,如今变成了宽畅平坦的水泥路。家乡的人们陆陆续续从山坡上、狭沟里搬迁到公路边,建起了一排排新楼房,不少人家还办起了小商店、小作坊。政府投资兴建的移民新村,集中安置移民过百户,俨然一个“小集镇”。整齐划一的街道布局、风格统一的建筑设计、逐步完善的配套设施,让世世代代栖息于穷山恶水之中的农民走进了神话般的“小康”天地。

现在回老家,是最让人轻松愉快的事。每到节假日,带着老婆孩子回家小住,一路上可以透过车窗欣赏山村美景,还可以停下车子,与沿路的亲戚朋友叙叙旧情、唠唠家常。入夜,与父母弟妹子侄围坐一桌,喝自酿的包谷散酒、品柴火烹炙的小菜、聊家长里短的话题,有一种说不出的满足和惬意。清晨,走出家门,漫步农舍、田园之间,听鸡鸣狗吠,闻清泉流淌,观农家炊烟,赏山间雾霭,感觉自己已置身于传说中的天堂。

小弟搬迁时,老家的石板房没有变卖,是我让他留着的。我希望离职后回归故园,做一个皈依山水、晨耕暮读的快乐老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