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郭隗答燕昭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郭隗答燕昭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春秋战国时期,无论是“五霸”还是“七雄”、“十二诸侯”,燕国始终没能居于历史漩涡的中心,不光因其地理位置的偏僻,主要因其没有获得太优秀的人才。战国晚期,燕国一度“中兴”,是因为有了燕国历史上最有为的君主燕昭王。燕昭王礼贤重能,励精图治,一度曾几乎灭亡齐国.而他的起步,始于与郭隗先生的一段对话。且看《战国策・燕策一》的记载――

燕昭王(名职,公元前311至前279在位)收破燕(公元前314年,齐乘燕内乱攻破燕都。赵武灵王迎燕公子职于韩,后送归燕,即王位为燕昭王)后即位,卑身(谦恭地待人)厚币(许多钱财),以招贤者,欲将以报仇(报齐国“破燕”之仇)。故往见郭隗(kuí,燕国谋士)先生曰:“齐因孤(王侯对自己的谦称)国之乱,而袭破燕。孤极知燕小力少,不足以报。然得贤士与共国(一同为国励精图治),以雪先王之耻,孤之愿(抱负)也。敢问以国报仇者奈何(该怎么做呢)?”

郭隗先生对曰:“帝者与师处(成帝业的君主与可以为师的人交往),王者与友处,霸者与臣处,亡国与役(仆役,奴才)处。诎(qū,委屈)指(即“诣”,自己的意愿)而事(敬事、遵从)之,北面(即“面北”,喻遵从贤者)而受学,则百己者(指德才胜过自己百倍的人)至(来,到);先趋(急走)而后息(休息),先问而后默(沉默),则什(即“十”)己者至;人趋己趋。则若己(与自己相当)者至;冯(píng,凭,靠着)几(jī,桌案)据杖(手杖),眄(miǎn,斜视。此指不恭敬地看人)视指使(指点,点划),则厮役之人(仆从,奴隶)至。若恣睢(zī suī。放纵无拘束,骄横无度)奋击,(当作“趵”,jū,意为跳跃。在此形容狂暴发怒的样子)藉叱咄(chì duó,呵责、喝斥),则徒(刑徒)隶之人至矣。此古服(事奉)道(有道之士)致(招致,延纳)士(贤士)之法也。王诚(如果真的)博(广,广泛)选国中之贤者而朝(拜谒)其门下,天下闻王朝其贤臣,天下之士,必趋(奔赴)于燕矣。”

昭王曰:“寡人将谁朝而可?”郭隗先生曰:“臣闻古之君人(即“人君”)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宫中负责洒扫的人员)言于君曰:‘请求(寻找)之。’君遣(派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同“返”)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活马),安事(何用)死马而捐(丢弃)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何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长于)市(买)马。马今(很快)至矣!’于是不能(不足)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今王诚欲致士,先从隗始。隗且(尚且)见(被……)事(尊崇),况贤于隗者乎?岂远千里哉!”

于是昭王为隗筑宫,而师(以师礼遵奉)之。乐毅(赵人,著名将领,后为燕伐齐,几乎灭掉齐国,以功封昌国君)自魏往,邹衍(齐人,著名学者,阴阳家创始人)自齐往,剧辛(赵人,参与谋划伐齐,后伐赵)自赵往,士争凑(会合,聚集)燕。

文章一开始便表明了燕昭王的境况:初践君位急于招贤强国以报血仇。他对郭隗先生所言“燕小力少下足以报”、“得贤士与共国”,都是正确的分析与思路,而其百思不解的恰是如何实现这种构想。文章开篇寥寥数语,即摆出悬而未决的主要矛盾。随后,郭隗先生抽丝剥蚕一般娓娓道来的一番话.使燕照王,也使读者豁然开朗。

首先,郭隗先生先悠悠然指出“帝者”、“王者”、“霸者”、“亡者”与臣僚相处的不同心态、其高下自见。《说苑・君道》亦有此论:“帝者之臣、其名臣也,其实师也;王者之臣,其名臣也、其实友也;霸者之臣,其名臣也.其实宾也;危国之臣,其名臣也,其实虏也。”这都表明了如何对待臣子,实际上决定了君主的取向,其对臣的态度也显示着自己才略业绩的标高。郭隗深知燕昭王跃跃欲试,想成就一番大业.其求贤若渴之心昭然若揭,这样的有志有为之君必定从善如流,所以他才张弛有致地说出“古服道致士之法”。燕昭王自不会“与役处”或宠信“厮役之人”、“徒隶之人”,当然要选国中之贤者。由此,文章宕开一层,在明确了要“诎指而事之,北面而受学”之后,燕昭王求教郭隗先生该礼敬何人。郭隗先生先兜了个圈子,为了让后面的说辞更顺理成章。

“有以千金求千里马三年不能得”的背景,让涓人五百金购得死马的举动大耀人眼。这又是个悬念,如果读者已然觉得惊愕,求贤若渴的燕昭王一定也更是大惑不解。郭隗先生的讲述欲擒故纵,从容讲出“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的道理。相信燕昭王在此“谜底”前亦会点头称是,这样,郭鬼先生水到渠成地把“先从隗始,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乎”的底牌亮了出来。这样,有讲述,有铺垫、有例证,以理服人地把燕昭王招贤强国历史壮举的大幕揭开了!

郭隗先生的一番话既确保了自己顺利地走到燕国历史舞台上施展才干大展鸿图,更为天下贤士的接踵而至铺好了道路。

文章结尾用贤人云集于燕的史事,呼应了郭隗先生讲述涓人故事的核心。

谋士要国君尊礼贤者为师,而且自己始终俨然以师自任,这是战国时期士人地位提高的一种反映。战国时代思想的开放、禁忌的被打破,使这一时期呈现出独特的风貌。郭隗先生的这段对答也成为历史上一段佳话。鲍彪认为“臣役之对,天下之格言:市马之喻,万世之美谈。”《古文眉诠》评说:“前以臣役陪说,则贤者之价高:后以马骨为影,则自诩之迹泯。互救使乖。”《古文小的咀华》说:“排调都成峰峦,设色俱化烟云。”此均为中肯之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