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入乎其内 出乎其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入乎其内 出乎其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现代文阅读能力考查,是重点考查考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核心板块之一,也是命题者设置新题型关注的重点。纵观近几年全国各地高考现代文阅读试题,其题型上大多设置3―4个小题,在设题上主客观兼顾,坚持“主题辐射”的原则,即无论是有关内容、结构,还是表现手法等等,都是从文章中心思想的角度出发进行设置的。“理解文中的重要词句的含义”“提取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这二类题型相对稳定;“理解文章的主旨”“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则多用“探究型题型”考查。近几年,新课标里提得最多的就是“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

为了顺应时代的潮流,在阅读考查中设置延伸型阅读题甚至大面积推广,并非偶然,而是必然。

一、鉴赏评价延伸型:依托文本,入乎“文内”。以2010年陕西卷为例。选用的是实用类文本《杂交水稻之父》。

第3题:有人说袁隆平送出的人才“都飞了”,他是“白费心血”,袁隆平却认为这种看法是“见识短浅”。为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

此题很明显是针对所选文本中最后一段中袁隆平关于人才观点设置的题项,读懂原文,从原文信息可知,袁隆平认为中国杂交水稻事业的未来,需要大量“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优秀人才;优秀人才成长需要更加广阔的自由天地,国外一流的科研条件更有利于他们去锻炼成长;他有足够的信心相信一旦祖国需要他们,他们就会随时回来,这是何等的眼光与胸怀!

二、个性探究延伸型:依托文本,探究评价。同样以2010年陕西卷阅读《杂交水稻之父》为例。

第4题:袁隆平和斯瓦米纳森是同行,可他们一见面就为尊严“打了一仗”,最终又成为朋友,而且认为彼此的友谊“将更加长久”。请你就对“同行”、“尊严”、“友谊”三个方面的理解,任选一个方面,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此题同样是依托于原文,在读懂原文的基础上,还需联系当时中国人在国际社会上的地位处境,从国格人格诸方面,结合自己对“同行”、“尊严”、“友谊”三个方面的感悟,对袁隆平进行综合探究评价:①同行有可能成为朋友。②维护尊严,既要斗争又要有一定的进步。③经过“斗争”的朋友,友谊才会更加长久。

三、感悟体验延伸型:依托文本,出乎“文外”。以2010年北京高考试卷为例。选用的文本是季羡林先生的一篇散文《海棠花》。

第19题:第⑧段“故乡和祖国虽然远在天边,但是现在它们却近在眼前。我离开它们的时间越远,它们却离我越近”,该句表达了作者对于“距离”的怎样的体验?试结合你的成长记忆或读过的的文学作品谈谈自己对这一距离体验的感受(不少于200字)(10分)

原文中说,60多年前,也就是1941年,季羡林先生,漂泊在德国,作者在文中描述了他那时的一种独特的心理体验。而此题有两问,第一问要读懂作者是引导着考生深入到文本的字里行间的背后去挖掘这个文本的主旨,那个寓意,要挖掘出来,需读懂原文,“入乎其内”。其意趣,是藏在字里行间需要考生去挖掘、把握的。第二问,就“出乎其外”了,跳出来了,离开了文本,需要考生去谈文本里的主旨给了自己哪些新的启发,自己有什么新发现、新感受、新领悟等,要求答出有个性化的见解。由此可见,第一问是读懂文本,基于文本。第二问是读出考生自己。一言以蔽之,阅读延伸题的特点是基于文本,又不拘泥于文本。

我们从去年部分省市高考现代文阅读题目设置的变化中可以看出高考现代文阅读延伸题多具有开放性和探究性的特点。那么,具体复习训练时我们主要需注意如下几点:

1.针对鉴赏评价延伸题,要认真阅读原文,入乎其内,把握文章的内容、谋篇布局、表现手法、语言风格,再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针对提问首先表明自己的观点,然后从原文中找出论据,证明自己所持的观点。

2.针对个性探究延伸题,要注意“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哈姆雷特”,考生不能人云亦云,要善于选择作品某一个角度切入,主题、艺术、情感等方面任选其一,进行评价,或联系自己的人生感受,结合文本,进行发散,探究对文本的认识和评价。

3.针对感悟体验延伸题,要充分调动考生自身的生活经历、人生体验和知识积累,并与当今社会道德伦理标准挂上钩,对文章的观点、内容等谈出自己的看法和感悟,对题干所列问题进行评价,对文中的观点进行引申、补充、完善。

【模拟训练】

月亮上的蝴蝶

余杰

“月亮上的蝴蝶”不是一首诗歌的名字,而是人们对一个女孩的爱称。

这个美国女孩住在一棵大树上,她的真名叫朱丽亚・希尔。

学者林达在《红杉树上的女孩》一文中,讲述这个女孩子和红杉树之间的感人故事:红杉树是一种跟恐龙同时代的植物。侏罗纪已经成为好莱坞电影里的传奇,红杉树却是从那个时代生长过来的“活化石”。在半个世纪之前,北美有数十万公顷的原始红杉树。然而,由于木材加工业的步步紧逼,在今天红杉树已然成为濒危植物。

在太平洋木材公司所有的一块土地上,生长着一棵古老的红杉。主人多次决定砍伐这棵大树。对于商人来说,看重的不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抽象理念,而是直接的经济效益――树一砍倒,就是看得见、摸得到的几十万、上百万的美元。每一次他们企图砍树的时候,都有成千上万的普通人站出来反对。人们给古树取了一个美丽的名字:月亮。然而,在私有财产受到法律保护的美国,土地的所有者有权处理土地上的植物。几个轮回下来,公司悍然决定,不管受到怎样的反对也要砍树。

就在这个时候,年轻的美国姑娘朱丽亚・希尔做出了一个不同寻常的决定:她要把这棵已经有一千岁的红杉树当作自己的家。她在大树的顶端搭了一个离地60米的平台,那就是她的家。在两年的时间里,女孩风餐露宿、“两袖清风”,成了一名地地道道的“树人”。她与大树融为一体,仿佛是树的魂魄和精灵。人们给她取了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名字――“月亮上的蝴蝶”。

女孩的举动牵动了无数关心环保问题的人们的目光和心灵。他们从遥远的地方赶来看望这只“月亮上的蝴蝶”,他们还为女孩、为大树捐献了五万美元。红杉树的主人――太平洋木材公司被女孩征服了,他们终于放弃了砍伐红杉树的决定,而且还决定在这棵大树周围250英尺的缓冲区内,不再砍伐任何树木。后来,他们还将社会各界给红杉树的五万美元的“赎身钱”捐献给了州立大学,用于森林研究。

有人说,一个生命拯救了另一个生命。但是,如果在一个更为长远和辽阔的时空之中衡量这一事件,我想说:这不是“拯救”,而是“报恩”。千百年来,我们人类从大自然那里、从树木那里、从红杉树那里,获得了多少恩惠呢?

那是一笔无法估量的财富。没有树,也就没有水源、没有氧气、没有小鸟、没有蝴蝶、没有我们人类。树是人类的母亲。我们从树那里获得维持我们基本生存的、丰富的物质,我们从树那里获得激活我们历史记忆的不朽的精神。我们知道向父母、亲人、师长和朋友报恩,却不知道向呵护我们、让我们永葆生生不息的生命活力的树木们报恩,这不是舍本逐末吗?

我真想见见朱丽亚・希尔,那个美丽得炫目的美国少女,那只“月亮上的蝴蝶”。

这天晚上,我失眠了。梦中,西双版纳的每一棵红豆杉树上,都飞舞着一只美丽的“月亮上的蝴蝶”。

――选自《文苑・经典美文》

阅读上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1.请你解释题目“月亮上的蝴蝶”的含义,这个题目取得好吗?为什么?

答:

2.作者为什么说那个美国女孩美丽得炫目,她究竟美在何处呢?

答:

3.一个生命拯救了另一个生命,但作者却说:这不是“拯救”,而是“报恩”。为什么呢?

答:

4.文中有“我们从树那里获得激活我们历史记忆的不朽的精神”,请你说说“不朽的精神”究竟是指什么精神呢?

答:

5.文章最后说“这天晚上,我失眠了。梦中,西双版纳的每一棵红豆杉树上,都飞舞着一只美丽的‘月亮上的蝴蝶’”有什么深意呢?

答:

【参考答案】

1.人们把红杉树比喻成“月亮”,把住在红杉树上、保护红杉树不让人砍掉的一个美国女孩比喻成“蝴蝶”。“月亮上的蝴蝶”即指住在树上的那个女孩。这个题目太好了,不仅赞美了那个保护红杉树的美国女孩,而且还极富诗意。

2.她用她自身的行动去保护树木,唤醒人们的环保意识,尽管她的力量很小,但也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她的行动不仅感化了周围的人们,也同样感化了坚决要砍伐那棵红杉树的太平洋木材公司。她的心灵、她的灵魂美如月亮。

3.因为千百年来,我们人类从大自然那里、从树木那里、从红杉树那里,获得了非常多的恩惠。

4.荫蔽他人,为他人无私地提供阴凉,为他人着想,不求任何回报,甘愿牺牲自己的奉献精神。

5.在西双版纳也有人在乱砍滥伐红豆杉树,作者呼吁人们觉醒起来,行动起来,保护好西双版纳的珍贵树种红豆杉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