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航海基本安全教育改革探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高职类航海基本安全教育是学生专业入门的第一课。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基本安全教育的现状,探索航海基本安全教育改革的途径,以期对提高高职航海类学生基本素质有所启发。
关键词:基本安全;航海教育;改革
在当前航运业,安全至上的理念一直影响着航海教育改革的方向。航海类院校在单纯提高基本安全考试通过率的同时,也越来越重视培养符合现代航运要求的新时代船员。本文尝试分析了当前基本安全教育的现状,提出了航海基本安全教育改革的途径。
一、航海基本安全的界定
航海的基本安全是指上船工作之前学习和掌握的基本安全理论和实践知识。STCW78/10公约的规定,船员的基本安全培训是对所有船员进行的基本安全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主要包括《船舶高级消防》《船舶精通急救》《基本安全(船舶防火与社会责任)》《基本安全(个人求生)》《基本安全(基本急救)》《救生艇和救助艇操作与管理》等内容,考试难度不大,但对于保障海上生命和财产安全却有重要意义。随着航海科技化水平的增高和人员队伍的扩大,对航海基本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二、基本安全教学存在的问题
1.课程教学计划缺乏有效性。高职学生个体素质参差不齐,普遍存在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目的不明确等问题。现行的基本安全培训计划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共计99课时,其中理论教学为70课时,实践教学29课时。理论课时量是实操课时的两倍多,学生之前尚未接触过专业知识,对于专业了解不够,因此在培训过程中普遍存在理论知识不能完全理解,实践能力得不到有效练习等问题。
2.教师素质有待提高。基本安全培训是学生成为船员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第一步,要求授课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有过硬的实践技能。目前航海类院校中存在校内教师实践技能不强,外聘教师理论知识不够系统的问题。另外,很多校内教师对于基本安全课程思想上不够重视,对课程教学尤其是实践教学应付了事,造成培训效果不良,同时也使学生在专业认识上产生了不良影响。
3.校外实训基地不足。基本安全培训是航海专业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其中实践方面目前学校投入力度严重不足,主要体现在校内的实训设备和实训理念不能与现行的航海形势相一致。例如急救部分,校内实训的重点是心肺复苏按压,而对于类似AED(心脏除颤仪)等近几年才配备在船上的设备讲解严重不足。这些现象导致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环境的严重脱节,因此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十分重要。
三、航海基本安全教学对策
1.明确教学理念,加强安全意R培养。航海基本安全教学的目的是建立学生的安全理念,只有将保障人命、财产、环境安全的理念贯穿到整个课堂中来,才能使学生时时刻刻意识到在海上安全的重要性。因此要求任课教师要有意识地进行这种教育。例如在船舶防火灭火课程时,可以举例说明小疏忽酿成大错误的道理。事实证明,将安全理念贯穿至整个教学中来,既可以培养安全意识,又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2.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改变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图片、录像、投影、实物等教具,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例如在教授海上求生时,可以利用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影视作品,例如《泰坦尼克号》,从专业的角度分析在恶劣海难来临时所应采取的措施,并要求学生有针对性地写出开放性答案。
3.加强师资建设。航海类教师不仅要满足高校教师的基本要求,同时还需要满足国际公约的规定。因此,要积极引进优秀的航运人才进入基本安全培训的师资队伍中,形成一支既有理论专业知识,也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队伍,实现专业教师队伍的“双师型”建设。
4.建立校企协同育人。一方面与企业合作,新建、扩建校内实训室,开发、购置航海基本安全培训的教具,将“海洋搬至课堂”;另一方面,根据学生能力自身需要,利用企业资源,加强顶岗实习建设,在实践中聘请知名企业的专家作为指导实习教师,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将“课堂搬至海洋”。
高职院校航海类专业在进行基本安全教育时,既要结合行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不断做出调整,紧跟行业发展潮流,也要注重培养符合国际化要求的船员。只有如此,才能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掌握过硬的实践技能,顺利就业。
参考文献:
[1]王岩.航海类专业基本安全合格证实操项目培训的几点思考[J].科技致富向导,2014(9).
[2]温萍.科学发展观视阈下我国高等航海教育发展对策研究[D].大连:大连海事大学,2012.
[3]杨峰.浅析航海类学生基本安全培训教学改革与创新[J].科技风,2012(17):217.
基金项目:2016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校级课程改革――基本安全培训课堂教学改革(JG2015-13)。
作者简介:沈灿良(1985― ),男,浙江杭州人,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