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一把金光闪闪的钥匙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一把金光闪闪的钥匙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由黄大岗主编,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出版的《周广仁钢琴教学艺术》(2007年4月版)一书,对于从事钢琴教学工作的基层教师,有非常实际的指导作用。全书由1.周广仁的学琴经历;2.周广仁论钢琴演奏技巧与音乐表现;3.周广仁关于钢琴教学、钢琴家及国际钢琴比赛的论述;4.周广仁的学生谈恩师的钢琴教学;5、教师、学者,记者谈周广仁的钢琴教学等几大部分构成。本书全景式地展现了周广仁钢琴教学的方方面面。笔者通读完全书,先是感动――感动于周广仁的人格魅力,再是启智――对于如何做一个称职的钢琴教师深受启迪。

一、钢琴教母

很早就听人称周广仁先生为“钢琴妈妈”和“钢琴教母”。当时不是很理解。周广仁并不是中国的第一代钢琴教育家,也不是中国第一位女钢琴教师。当读完该书后,笔者由衷地感觉“钢琴教母”和“钢琴妈妈”这样的光环戴在周广仁的头上真是再恰当不过。这倒不是说周广仁从十几岁就开始了钢琴教学生涯,而是周广仁对中国钢琴教育的推动作用确实很大。可以这么说,无论是当今活跃在世界舞台的华人顶级钢琴家,还是遍布在祖国四面八方的钢琴教师,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到过周广仁的影响。

周广仁被称为“钢琴教母”和“钢琴妈妈”更主要的是她对钢琴的无限热爱和她无私奉献的品格。周广仁的几代学生回忆恩师时都不约而同地论及她的慈爱之心和奉献精神,很多学生甚至说从周广仁身上学到的这些品质一直影响着自己的做人与教学,并激励他们将这种品质传授给学生。可以说,中国的音乐教育,钢琴普及率在器乐里该排第一名。在关心中国一流钢琴人才培养的同时,随着钢琴艺术近年来在中国大地上的普及,周广仁先生又将目光投向了业余钢琴教育的全新领域,在全国各地的各种社会的钢琴讲座或比赛、为儿童主办的音乐夏令营等场合,我们经常会看到琴童们围着笑容可掬的周先生问这问那。作为国内最有影响力的钢琴教育家之一,周广仁的全身心投入,无疑对中国的业余钢琴教育事业产生了巨大的推动力。

二、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老生常谈,但却很少有人能做到极致。有的教师因材施教是根据不同的材料,下不同的力气。好的学生,用力多一些,基础差的学生,用力少一些。周先生不是这样,甭管学生条件的好坏,只要由她接手,她都会下同样的力气,有时甚至对条件差的学生投入的还精力更多。

书中有已经是国内一流的钢琴教育家但昭义的两篇文章,即《平凡中见真情微小中见博大――从周广仁先生学琴笔记实录》和《师恩情难忘》。这两篇文章生动、如实地记录了上个世纪60年代初但昭义在北京师从周广仁学习的点点滴滴。由于但昭义学琴晚、条件差,有些老师觉他没有培养前途,不愿教他了。是周广仁毅然接收了但昭义,并在周日利用自己业余时间给他上课,有时一上就是一天。那时生活困难,周先生不仅上完课还招待但昭义在家里吃饭,而且不收分文学费。她只说过一句特别朴素的话:我要为四川做点事――但昭义那时是四川音乐学院派来进修的青年教师。

但昭义底子薄,学习碰到了一些困难,一度想打退堂鼓。周广仁发现苗头后,及时找他谈心。周先生开导但昭义:和顾圣婴、刘诗昆等人比,也可能你一辈子都赶不上人家,但经过学习,可以比你现在要好,和自己比。周广仁由此鼓励自认为“先天不足,后天失调”的但昭义,他的钢琴“还是会有发展的,你不但可以好好教学,也能担任演奏”。(P400)这使但昭义增强了自信,他说:“还没有人对我学习钢琴作过样的评论。”“我懂得音乐是完完全全是后天的开掘和学习来的,是从认识音乐自身的规律入门,一步一步走进音乐广阔天地的。这一路引领我的人就是恩师周广仁先生。”

事实证明,周广仁的判断是多么正确,她播下的种子在多年后开花结果――但昭义现在已是中国顶级钢琴教育家,他培养的学生李云迪获得肖邦国际钢琴大赛第一名、陈萨获得英国利兹国际钢琴大赛第四名。最近,他又有学生获国际钢琴大赛优秀成绩。试想:如果但昭义底子薄,被周广仁推出门外,或教他但不尽心,但昭义今天该是什么样呢?

周广仁因材施教还一个经典的事例就是对梁雷的教学(见《梁雷钢琴小曲选集――老鼠过年》序,P278和《教一个“乱弹琴的学生》,P455)。梁雷小时候喜欢乱弹琴,在钢琴上编故事。报考星海钢琴学校时,没一个老师愿意收他,因他没其它学生专业。周广仁说:“这个孩子你们不要,我要。他能用钢琴编曲子!”周广仁为他设计了独特的教学方案,要求他1.术上打好基础,2.得怎样表现音乐。3.练他视谱和视奏能力,以便广泛地浏览作品,并让他多接触一些不同作曲家的钢琴曲。1988年3月18日,周广仁在中央音乐学院为梁雷主持了一场“梁雷钢琴小曲音乐会”。12位学生演奏了梁雷37首钢琴小曲。正是在周先生悉心的教导下,梁雷成为哈佛大学优秀学者基金获得者,是当今美国重要的青年作曲家。这个当初只会“乱弹琴”的学生也成为众多让周广仁自豪的“作品”之一。

三、乐学巧教

说起学琴,一般人的经历都是十年寒窗、勤学苦练。似乎不经历学琴的苦,就不会有收获的甜。但跟周广仁学琴的学生,大都很快乐。就像多年前米卢训练中国足球时提倡的“快乐足球”一样,周广仁也提倡“快乐学琴。”

然而,“快乐学琴”终归不是喊喊口号就能达成的,钢琴从视谱到弹奏都有很多高难度的技术,不“刻苦”训练是掌握不了的。那周广仁的学生又是凭什么在这高难度技巧中还保持快乐呢?这绝不是天天跟学生喊“你要快乐地弹琴呀!”就能奏效的。周广仁在因材施教的基础上,还会“巧教”。

比如,从1961年2月至1964年7月,周广仁在教但昭义的三年半时间里,处处都体现了周广仁的巧教。读者应该特别感谢但昭义老师能那么有心,详细地记述了这一珍贵的细节,让我们能够了解到,周广仁在四十多年前就有那么先进的教学理念和丰富巧妙的教学手段。

书中提到,但昭义在快速弹奏方面总是不能放松,甚至产生了一种畏惧心理。周广仁就用语录启发他:首先“在战术上藐视它”,也就是说精神上不怕快,不因为快而陷于忙乱;另一方面“在战术上重视它”,要以扎实的技术保障训练作基础。“战术”基础的主要问题除了技巧上的把握,还要善于利用艺术上的要求,即所谓“以音乐带技术”(但昭义认为这是周广仁最重要的解决技术困难的思想和秘决之一)。战术上,要善于寻找快速乐句的分句、呼吸、抓住这些地方的“换气和休息”,不仅能获得精神上的稳定感,从而消除紧张,而且有了句子,有了呼吸,缓解了精神上的负担,反过来就能保证技术上的正常发挥,自然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见P398)

周广仁教学“巧”就在不是让但昭义无谓地刻苦重复,而是先解决思想认识问题,然后找到但昭义技术问题的关键点:乐曲中的分句,呼吸,让但昭义顺利过关。找到乐曲中的分句,周广仁又告诉但昭义弹琴的秘诀:那就是语气(见P401)。周广仁先批评但昭义弹得像没有语法的文章,只有音符,没有意思。进而启发他,找到音乐的句子后,弄清音乐的发展趋向,要像说话一样,有它的抑扬顿挫,强调出它的语气,表现它的意思。“音乐语气”的概念提得很巧,谁都体验过说话的语气,周广仁却将这人人能体验到的感觉触通学生的弹琴感觉,这样,就让学生不觉得音乐抽象,离我们遥远,而是“就像我们说话一样,有抑扬顿挫”。

正是周广仁巧妙地运用“句子”、“语气”,引出了但昭义的对音乐倾向性的感悟,就是自己可以设计这话怎么说,虽然音符是固定的,但语气可以自己想象。这种手段但昭义在弹琴上一运用,去想,去弹,去听,去试验和安排,琴声就有了一点味道,但昭义从中体会到了弹琴的快乐,开启了通向广阔音乐天地之门。

周广仁“巧教”的例子还很多。比如,教初学钢琴的孩子识谱,周广仁就在地上画五线谱,她和孩子们一起扮成音符不停地在线间跳动,让孩子在快乐的游戏中学会识谱。

结语

二十多年前,周广仁搬琴不慎压断了手指,二十多年后,在中央音乐学院五十五周年庆典活动中,周广仁又拖着类风湿关节炎的身子出现在舞台上演奏《琴心交响》,这两件事虽然相隔20余年,但它们所体现出的精神却始终贯穿在周老师的工作和生活之中。这是一种无可抗拒的艺术精神,它在周广仁老师身上化作无穷的力量,不仅融化在音乐之中,而且以强大的人格感召力深深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学生。中央音乐学院院长王次萁淌谠谖本书所做的序言中写道:这是一部生动的教科书,像一把金光闪闪钥匙,为每位走向艺术之路的年轻学生开启智慧的大门!

赵英华 河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