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摸索与历练编织成长之路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摸索与历练编织成长之路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内容摘要】课改之路走过了十二年,而我的教学生涯也走到了第九年,顾盼间,诚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言――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个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诚然自己只是众里寻他间。从刚开始的依样画葫芦,愿课堂小手如林;到后来的绞尽脑汁别出心裁,想课堂博得肯定;至此追寻简约学导课堂,愿学生有所悟,有所得。回首反思是为了更好的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实现自我。

【关键词】课改;教学;成长

中国分类号:H09

一、看百鸟争鸣,却花里胡哨,望尽天涯路

刚从座位中走到讲台上时,诚惶诚恐,更多的是壮志踌躇。希望能尽自己所能,快速成长起来,不辜负老师这个名称。于是乎,寻找一切机会学习再学习,看得百家争鸣。王崧舟老师的诗意栖居;窦桂梅老师的收放自如;孙双金老师的智慧生成;支玉恒老师的朴实求真……都深深地打动着我,激励着我不断地丰富自我,完善自我。

(一)井底之蛙,形式主义

还记得自己第一次新教师亮相课《坐井观天》,虽然做了最大的努力,最充分的准备,却是漏洞百出。其实此时的自己就是教学上那只井底之蛙。

(一)学习青蛙和小鸟的第一次对话

(二)尝试朗读第二次对话。

(三)学习青蛙小鸟的第三次对话

就从如上片段设计中,可以看出,我就犹如那井底之蛙关注到的仅仅是课堂展示的形式这一小块天。根本没有考虑到学生对这篇文章已是耳熟能详,没有深入到语文的语言文字本身。常常上了一堂课,或听了一堂课就百感交杂,都没有勇气走到班里继续教学。

(二)花拳绣腿,浮于表面

《桂花雨》设计题纲

师:“叶密千层秀,花开万点金。清香不与群芳并,自是花中第一流。”这是诗人笔下的桂花。那么作者家乡的桂花又是什么样的呢?(学生读书上描写桂花的句子)

(一)朗读透“香”――桂花之香(飘香的雨)

(二)想象说“乐”――摇花之乐(快乐的雨)

(三)引导悟“情”――思乡之情(思乡的雨)

就如《桂花雨》这一教学设计一般,每一次做课,最关注的是课堂上提什么样的问题,怎样的过渡,预设后做出怎样的评价。每一句名家的经典都是模仿的对象,每一次听课的记录都是教师的语言,每一堂课后的反思都是满满的遗憾。

二、愿别出心裁,但铤而走险,消得人憔悴

(一)怎一个苦字了得

《父亲的菜园》一文讲的是父亲呕心沥血在荒凉的山坡上开垦菜园,而我的教学历程走到这一阶段也可谓举步维艰,我也将用自己的勤恳与智慧去开辟属于自己的那片“菜园”。

《父亲的菜园》设计片段

1、同学们,课题是课文的眼睛,而现在这双眼睛却在课文的字里行间藏了起来,你能用最快的速度找到课题完完整整地藏在哪句话里吗?

出示:远远望去,父亲的菜园就像一块碧绿的翡翠,嵌在荒凉的山坡上。

2、自主探究

(1)透过一个“嵌”字我们知道了菜园的这么多信息。细读课文,联系这句话,你对话中的哪个词又有了新的了解,写下你的感受。你从文中哪里体会到的,用波浪线划出。

这一堂课的教学,我记忆犹新,历经了八、九次的磨课。这次的教学我意在出新出奇,可谓铤而走险。抓题眼――菜园,抓文眼――嵌,牵一发动全身,使课堂妙笔生花。现在追想回去,设计是出新了,可这样的课堂是做给评委看的,目的不是引导学生学的。学生在课堂中思考了什么?学生在课堂中真正沉淀了什么?学生是被牵着鼻子走的。尽管如此,一步登不上天,这也是教学成长的必经阶段。

(二)天堑何以成通途

《雅鲁藏布大峡谷》教学片段

雅鲁藏布大峡谷,映衬着雪山冰川和_________的原始林海,_________,_________。大峡谷的水,从固态的万年冰雪到沸腾的温泉,从_________、_________到_________,真是_________。大峡谷的山,从遍布热带雨林的山脉到_________的皑皑雪山,让人感觉如_________。

师:你能用上前面我们一起学习的成语填一填吗?

生1:从涓涓细流、滔滔江水到帘帘飞瀑,真是千姿百态。

生2:从涓涓细流、帘帘飞瀑到滔滔江水,真是千姿百态。

师抓住学生错误的契机追问到:纠正得很及时,你知道作者为什么把这三个词这样排列吗?

这是四年级上第一单元中的一篇略读课文。我在教学前根本没有分析文本特点和学生的学段特点,对于课堂的目标更只是流于纸上谈兵。

三、得回归语文,原落叶无声,灯火阑珊处

教学走到第九个年头,课堂内外思考最多的是:如何提高孩子的语文素养,而非自身的语言展现能力;如何更好地让学生自主阅读,而非牵着孩子的鼻子走;如何让课堂最大化地体现语文性,而非自己课堂的组织水平。

(一)行至水穷处,坐看风云起

以前每一次的蜕变,就如涅后的重生,有欣喜更有充满痛苦的自我否定再否定。现在更多的是――行至水穷处的坐看风云起了。当你非常渴望课堂上出什么样的效果时,也许目的达到了,你却忽视了学生灵动的思维,沿途的风景。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得益片段

出示:有的说:‘这个青年真是胆大忘为,竟想找亚里士多德的错处!’有的说:‘等会儿他就固执不了啦,事实是无情的,会让他丢尽了脸!’”

生齐读

请学生自由读一读这一段话。有两个学生在偷偷说话。

师:刚刚同学们在读时,我发现你们在窃窃私语,有什么要说的吗?

生怯生生地站起来,我耐心地等待着。

过了一会儿,他轻声地说:老师,你的“妄”字写错了。(其实这是我有意写错的)

第一次上这堂课的颇为感慨,流泻下一时的感想:昨天上了一堂《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悲催的是上课前竟然发现课件打不开,不过已经这么不走运好多次了,还是从容上阵。当你的课堂不再一味地关注自己的语言,自己的表现,乃至于课前的准备,而是倾心关注学生细微的学习动态。我不禁思考,我到底是怎样营造了“气场”。层层推进?反衬铺垫?巧妙设计?上一堂课好难呀,准确的评价自己的课堂,或者说用文字表达好难。

(二)云自无心水自闲,野渡无人舟自横

没有过多的语言预设,重在文本的语文性挖掘,教学的总目标与环节目标了然于心,学生的学情与课堂的生成是关注所在。基于这样的思考,我走入了《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第二次课堂。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目标定位

环节及目标:侧面描写中感受人物品质――大胆、勇敢、献身

环节一:扣“信奉”,确定亚里士多德“神”的权威。

环节二:扣“胆大妄为”,感受伽利略的献身品质。

虽然环节一步紧逼一步,但没有任何语言的铺排,没有特别新奇的设计,没有一处评价的设想,教师的语言很少,很简单。把学生的语言表现和课堂展现最大化。无怪乎大道至简。在第二次课的展示中,除了扎根于语言文字的深入品味;人物品质的切实体悟;言语朗读的情感表达,还对文本空白处进行了精彩有效的说话填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