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龙泉青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龙泉青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部中国陶瓷史,半部在浙江;一部浙江陶瓷史,半部在龙泉。”中国在世界上被视为“瓷之国”,在英文中,“china”的“c”小写意为“瓷器”,大写意为“中国”。瓷器的鼻祖是青瓷,龙泉青瓷则把青瓷技艺推向了巅峰。它不仅是中国制瓷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更是凭借“质如玉、亮如镜、声如磬”的美誉,1000多年来行销亚、非、欧三大洲许多国家和地区。2009年9月,“龙泉青瓷”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朝朝暮暮

宋朝的美人在清晨醒来,开始了与青瓷耳鬓厮磨的一天:豆青的莲花瓷盘里,有丁香澡豆用来净面;取天青色瓷瓶里的蔷薇露,拍匀;粉青的粉盒、油盒、头油罐,装着胭脂水粉和桂花油,瓷盒一番开合,镜里的人儿,已然“晓妆初了明肌雪”。早餐照例是摆了一桌盏碟,大儒苏轼都说“铜器盖肉汁,气回滴入,有毒”,用这青瓷餐具是最妥帖的了。正值长夏,梅子青落在眼里,也有几分凉意。

早上不作兴喝酒,何况夫君远在千里之外,美人的妙目还是扫了一眼玲珑的粉青梅瓶。说是梅瓶,实为酒瓶,因为口径之小仅与梅之瘦骨相称,才得此雅号。婢女端茶过来,用的青瓷茶盏妙在茶托,托座是个莲蓬,凋谢的花瓣垂向四周,应了“绿肥红瘦”的风致,正合茶趣。

书房里,冰裂纹的笔洗、鸳鸯砚滴、瑞兽镇纸……青瓷文房件件莹润可喜,一个人“戏临小草书团扇,自拣残花插净瓶”,无甚趣味,不如抚琴。指下一曲《流水》,却无知音,还好天青的熏炉里,水沉和龙脑的冷香让人心静,烧尽沉檀手自添,也足消夏。暮色四合,瓷灯初上,灯里还有玄机:里面隔成两室,前室盛油点灯,后室注水降温减少油耗,能省一半油,号称“省油灯”。省不省油无妨,灯不烫手才深得美人心意。此时她枕在莹润如玉的瓷枕上,遍体清凉,而“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的况味,却不知与何人说。

青为何物

清人蓝浦说:“自古陶重青品,晋曰缥瓷,唐曰千峰翠色,柴周曰雨过天青,吴越曰秘色……龙泉其色皆青。”青为何物?且看龙泉青瓷在异国的际遇:阿拉伯人说青瓷是“海洋绿”,日本学者说那是“秋季的天空和静静的蓝色大海”;16世纪末,青瓷第一次来到巴黎,正值歌剧《牧羊女亚斯泰莱》走红,主角雪拉同刚巧穿着美丽的青色衣裳,法国人的浪漫被点燃了。雪拉同,雪拉同,你是龙泉青瓷的化身,至今,欧洲人还叫龙泉青瓷为“雪拉同”。

每个民族,都用最美的事物来比拟青瓷。据说当年宋徽宗确定“青”的标准:“雨过天青云,这般颜色做将来”,大雨初歇天色尚阴时,云端裂开处漏出的一角天空,那种略带伤感气息的颜色,含蓄、温润、蕴藉、质朴。在天青的大幕下,龙泉青瓷用梅子青、粉青、月白、豆青、鸭蛋青、淡蓝、灰黄等一众淡雅的色调,描摹大自然的万般青色。在中国的五行中,青色对应东方,对应木象,是万物生长的正色。这种在烈焰中成就的与大自然浑然一体的青色,不消融于火,不流失于水,不消弭于炎夏,不枯黄于肃秋,不伤逝于寒冬,拥有它,便拥有了永恒的春天。历代匠人,水火相济,化土为玉,挽留永恒春色。

千峰翠色来

龙泉青瓷,始于两晋,开窑于五代,兴盛于宋元。五代的龙泉窑取越窑、瓯窑、婺州窑所长,自成一脉。越窑青瓷器型、釉色、装饰的精华,都为龙泉窑所吸收,“夺得千峰翠色来”这赞美越窑青瓷的名句,正应合了龙泉窑和其他窑场的关系。博采众长的胸怀、龙泉得天独厚的瓷土、宋室南迁的际遇,让龙泉青瓷登上青瓷烧制的技艺高峰,以青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风华,誉满天下。

传统上,龙泉青瓷有哥窑和弟窑。所谓“无片不成哥”,哥窑黑胎厚釉,紫口铁足,釉面呈冰裂纹,古意天成,以天青、粉青为贵;弟窑白胎青釉,温润晶莹,光洁不开片,以粉青、梅子青为正色。弟窑不只是类玉,而是烧出了真玉的效果,即使打破后的碎片,也美得让人倾倒。这种内敛的青色和美玉的质地,“陈之案头而悦目,置之镜台而媚容。佐读有养气之功,对谈有化戾之祥”。温润细腻的追求中,有儒家的温柔敦厚;含蓄蕴藉的风格中,有儒家的内敛气质;君子比德如玉,有儒家高远的自我期许。于是,在儒学复兴的宋代,龙泉青瓷的声名达到了高峰。

1976年,韩国新安海底发现了一艘中国元代沉船,船舱里遗存的20681件瓷器中,龙泉青瓷占了一半;2007年,南海一号古船打捞出水,大量的龙泉青瓷重现人间。一千多年来,中国的“君子瓷”漂洋过海,让世界领略东方器物文明的巅峰。

从土到玉,青瓷制作大体要经历取土、原料加工、成型、修坯、装饰、素烧、施釉、装匣、烧成等一系列工序。每道工序又多有机窍,仅瓷土加工,就要有粉碎、淘洗、压滤、陈腐、练泥、配料的时间和心力。龙泉窑的装饰,构图洗练,线条流畅简净,一刀一茎,两刀一叶,四刀一蕾,、缠枝牡丹、莲花跃然而出,蕉叶、水波、云朵、游鱼、鸿雁挥洒写意,深得水墨意境。素烧之后,坯体有了器物的形体纹饰,而釉才是青瓷的灵魂。不同艺人的釉料都各有玄机,他们终其一生,孜孜以求,体悟釉色微妙的变化,追寻“明月染春水,薄冰盛绿云”的目标。施釉以后,泥坯将在烈火中涅。

斜坡上依势而建的龙窑,长33米,有22室,每室可烧茶碗1000个,选好吉日,祭过窑神,开始不眠不休的昼夜烧窑。投6000多斤好杉木,烧8个小时,窑头才算烧热,然后在各个窑室轮流投柴,不得有半点偷懒。1300度的烈焰,在蜿蜒的龙窑里来回奔流,温柔又暴烈地抚过每个泥坯,缓缓呈现青玉的神形兼备。窑工看不见火神的表情,却对温度明察秋毫,这是时间和经验赋予的灵感,如同神启:他们能看出火焰的颜色从红到黄,从黄到白,再从渐白到发绿,稍后便是开间的时机;更有老窑工,在火焰转色时咳一口痰到匣体,不同温度下痰星的气化速度不一样,声音微妙可辨,于是自得天机。

龙泉青瓷糅合了火的刚烈洁净,水的优雅清洌,土的敦厚质朴,木的坚直畅达,成就了玉一般的温润蕴藉。匠人的双手,有人类作为万物灵长的荣光。他们在晨曦的清光里,心手合一,抟泥成器,那面容如同青瓷,有一种向内的光芒,静谧而虔诚,沉潜而飞扬。

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包括取土、原料加工、成型、修坯、装饰、素烧、施釉、装匣、烧成等一系列工序。经过层层历练,龙泉青瓷才有了“雨过天青云”的温润与美丽。

摄影:潘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