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论语》志学行的为学观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论语》志学行的为学观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包含着孔子主要的思想,做人做事的方式方法,在教育思想上给人启迪,诲人不倦。培养学生做学问要早早的立下大志,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有坚持不懈的自信心,树立起“志为学”“学为学”、“行为学”的人生目标。“志”、“学”、“行”是孔子人格修养、治学方法和教育思想的体现。做学问第一要立志,第二要学思并重,博学于文,第三就是学以致用。

关键词:论语 为学 立志 实践

子曰:“生而知之者为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季氏)这里就表明了孔子对为学的态度,“学而知之”才是主要途径,主动自觉地去寻求真知,并找到合适的方法去求知,直到达到学而不厌的程度才算是有说“知之”,所以为学就是不断进步的过程。

一、立志为学的治学态度

所谓的“志”就是人所发挥的主观能动性,通过自己的行为克服困难,最终实现自身目的,从而满足欲望和需求。《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集注》卷一中朱熹解释“志”为:“志者,心之所也。其心诚在于仁,则心无为恶之事矣。”他所说的所谓志就是心里所期望的,如果诚心的志向在仁道方面,那么这样就不会去做不好的事情了,立志就是学习首先该有的态度。

在《论语》中,孔子认为“志”对人的品格修养以及做学问有重要的意义。“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学而)做学问,立志是根本,孔子并用自己的经历来勉励学生,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他在年轻的时候就立下了学习道的志向,志在于学习道而且念念在此而不厌,才能有以自立,坚守志向。在孔子看来,具有坚强意志的人往往有更远大的人生抱负和良好的品格修养,如“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学而)朱熹解释道:“如其道,虽终生无改可也。如非其道,何待三年。然则三年无改者,孝子之心有所不忍故也。”这就说明了一个人能长时间内坚持自己的志向,就是孝,孝就是一个人品格修养的体现,也是坚持的志的体现。

可是坚守志向又是那么难以做到,所以“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里仁)这里所说的就是学就是要以求道为志,并且是要“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述而)要用心于讲求学问、追求崇高的道德修养,以求日新又新,若是不用心于此,哪还有心问学修道呢?又怎么能与之谈论学问呢?虽颜回过着“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的生活,但是他仍然有着“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雍也)的心态来学习,而子路“衣蔽A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子罕),可以看出颜回与子路都志在于道的人,能不以贫富动其心,能安贫乐道,所以他们有更远大的人生抱负,能在道德学问上有很高的成就。

而对于人来讲,始终有自己的独立人格,任何人都无权侵犯,在孔子看来,人就应该始终保持自己的“志向”,才能做好学问。一个国家的军队可以失去主帅,但是一个男子汉,他所立定的志向是谁也不能改变的,“三军可以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就是反映了孔子对于“志”的高度重视,甚至将它与三军之帅相比。而作为有理想的人,“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泰伯)即有识之士不可以不心胸开阔、意志坚定;只有通过“修身”,即“志”的培养才能“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才可以达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远大志向和人生目标。

二、学而为学的方法及内容

“学”就是“为学”,有了志向就要开始为学。而学生到孔子那里“学”什么?又如何为学?在《论语》中孔子就在其言行中给予了完整的解释。

孔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雍也),而颜渊亦云:“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子罕)即孔子主张“博学”。诗、书、礼、乐,射等是其基本的教学,而他的“学”又包含了“文、行、忠、信”(述而)即“学”不单单是指学习古代的文化典籍,更重要的是道德修养、仁义忠信等方面,是文化、人格、智慧、技能全面成长的立体学习。

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表明了孔子对于学习的态度和治学的方法。首先,“为学”强调的不仅仅是学道理,而且重在“习”,也就是好学,孔子生平最为好学,孔子自谓“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公冶长)惟有好学才能解决问题,才能实现远大的志向。而“学”也重在于“乐学”,正如“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即是好学的人,而又为学习而快乐的人才能真正地学好。其次,好学了也要做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学而),要有踏实学习的精神,还要做到“温故而知新”,与此同时,孔子还强调学思并重,“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学是研习前人的知识经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不解,只有思了才会深入的挖掘其内涵并能举出新的知识。另外,孔子还很重视精益求精,“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学而)而反对“中道而废”(雍也)的“力不足者”。 最后,做学问要“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这说明要学无常师,做学问就是要随时的向可以学习的人学习,学人之长而改自之短,正所谓是“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里仁)

三、行之为学的学习目的

立志、为学之后就是要付诸实践了,那就是“行”,孔子曰:“下学而上达。”(宪问)便须从一言一行推开,学其事通其理,才能得以实践贯彻。而这一实践是具有独立的人格特征,是人自己可做主宰的,所以孔子强调学习的目的就在于“行之有道,学以致用”。关于行,他主张“敏于行”,强调“听其言而观其行”,行的目的是推行和实践他所提出的观念、原则和道德伦理规范。“言”与“行”二者的关系是统一的,但更强调和重视“行”,表现了他实践第一的观点。

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子路)也就是说,熟读《诗经》或是读了很多书,但是办不成政务,不能独立做事,又有什么用处呢?“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学而)通过“行”也就是日常生活的言行可以达到的是对人、事、世的一种洞察。又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卫灵公)说话要忠信,行事要笃敬,即使到了蛮貊地区,也可以行得通。说话不忠信,行事不笃敬,就算是在本乡本土,也是行不通的。其所提倡的就是言行要一致,要做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为政),若是“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述而)也就是理论与实际的不能结合,说出的话做不到,就要有忧虑了。由此可见,为学的目的不在于学多少,而在于应用,在于实践,在于能不能“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因此,真正的为学是由“行”来体现的。

四、志学行的统一为学观

如此说来,一个人有远大志向必然可贵,能为之而学也是可以的,但是没有将志向和所学习的东西付诸于实践,这一切都将是在做无用功,所以必须将志学行三者统一起来,即志学通过行为的实施,才能对人发挥真正的作用。

对于白天睡觉的宰予,孔子不仅批评他是“朽木不可雕也”,而且还感叹道:“吾始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公冶长)由此可见,一个人是否具有意志去坚持学习,就要看他是否将“言”与“行”,也就是志学行合为一体。孔子对于那些“狂简”,也就是空有志向的人却才学疏浅的人,只有“不知所以裁”。(公冶长)这些都是孔子知人、察事和处事的态度,以及教育的意义目的。

五、总结

梁启超说:“《论语》之最大的价值,在教人以人格的修养。修养人格,绝非徒恃记诵或考证,最要是身体力行,使古人所教变成我所得。”所以,无论是谁,读读《论语》总还是有很大益处的,尽管那些已经是几千年前沉淀下来的思想,但是还是与我们今人有很大的相同之处,其中有些思想是当代人的精神和楷模。人的一生都是追求着自己的理想,在追求理想的路上不断地学习、实践、再学习,如此反复,直到理想的实现,这便是孔子“志学行”统一的体现。

参考文献

[1] 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8.

[2] (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3] 梁启超,等.名家品论语[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