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这个简·爱不简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这个简·爱不简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由杭州剧院、杭州越剧院联合制作的越歌剧《简・爱》于第十届上海国际艺术节期间亮相申城,以新颖的形式、优雅的格调、良好的合作机制引起了众多上海戏剧专家的关注,他们分别就剧本、表导演、音乐、舞美等方面对《简・爱》作了评论。

余雍和:戏曲向来是在融合与突破中前进的

越歌剧《简・爱》改编的成功之处在于,它基本尊重原著,着力塑造人物,而非单纯铺排场面。全剧的唱词和句式,体现出编剧活跃的思想和相当的文学功底;全剧的导演风格,体现出既突破又融合的整体美感。从该剧的剧场效果看,它能笼住观众的心、收入观众的神。

戏剧向来是在融合与突破中前进的,如果永远受传统的束缚,那么戏剧将裹足不前。从这个意义上说,越歌剧《简・爱》是一出值得我们关注、研究的佳作。周妤俊饰演的简・爱,刻画出了其纯真、倔强、自尊的个性,其水平比在《心比天高》中饰演高海达时跨出了一大步;李海明塑造的罗斯特充满阳刚之气,个性特征中闪耀着人性光芒。

戴平:中国戏曲走向国际的一条途径

“越歌剧”这个称谓,体现了杭州剧院、杭州越剧院多元、开拓的创作演出思路与态度,既有利于促进戏曲的改革与探索,又增加了自身的表现空间。该剧的成功演出,又为中国戏曲舞台长廊添上了一位善良、自尊的外国女性形象。

我认为,戏曲改编外国经典名著是其走向国际的一条途径。二十一世纪以后,中西戏剧的融合无论广度还是深度都会大大增加。因此,具备融入世界的眼光和方法,是当今中国戏曲家应有的自觉。纵观全剧,编剧对故事情节的梳理、对人物形象的塑造精准到位,唱词创作出自内心,内涵底蕴丰富;导演不断超越自己,作了一次中西合璧的成功探索。编导演联袂挖掘出了原著的人文精神,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黎中城:为戏曲探索更多的表现样式提供成功经验

现下对外国名著进行戏曲改编的剧目,有些不太理想。寻找失败的根由,往往在于表演体系没有转换。越歌剧《简・爱》的改编、嫁接相当成功,唱念做舞舒服自然,整体精致严谨,舞美大气空灵,给人以充分的想象空间,交响乐与越剧的衔接也很自然流畅,毫无别扭之感。周妤俊的表演并不张扬,能将人物内心交织的矛盾予以恰如其分地表现,显示出足够的舞台功力与经验,不枉了她十年跑龙套的打熬岁月。

我以为,当下创作演出越歌剧《简・爱》的意义在于――开阔观众视野,对戏曲探索更多表现样式提供经验。观众的审美趣味在不断改变,如果戏剧人老是局限于传统,将会流失观众。不过,由于对长篇小说的改编比较困难,因此剧本在剪裁方面还需更为细致的梳理,对心理脉络走向的“针线”要“缝”得更密些。

荣广润:成功解决文化差异的矛盾

改编外国名著向来会遇到文化差异所形成的矛盾,因此寻找到适合中国戏曲表演的外国题材,至关重要。《简・爱》表现的是人类深沉、细腻的共有情感,是一种超越文化差异的普世情怀,十分适合戏曲改编。同时,改编外国名著也会遇到形式上的差异矛盾,如果用陈旧、定型的戏曲形式去套外国故事,难免会令后者水土不服。现在杭州剧院、杭州越剧院创出了“越歌剧”这个“混血儿”,用越剧声腔、戏曲方法、歌舞形式对《简・爱》重新演绎,可以说,该剧从题材到形式总体上是成功的。

我对于杨小青导演在剧中所体现出的不断挑战自我、心理依旧年轻的创作心态和干劲十分钦佩。对主演周妤俊来说,简・爱这个角色与她的艺术气质、艺术手段十分贴切,结合得很好。

连波:音乐素材基本是越剧的

该剧定位在越剧与歌剧之间,但音乐素材基本是越剧的,唱词也符合传统格律。导演的处理让人动情,刻画人物极为生动。我认为,处在转型期的戏曲,在继承的基础上尝试创新,是符合它的发展规律的。不过,虽然该剧表明了它的歌剧成分,强调音乐的主题以突出人物性格,但在剧中我却没有发现歌剧那标志性的抒情咏叹调唱段。

蔡正鹤:产供销一体化的制作格局

从罗斯特使用的拐杖、简・爱使用的伞等道具上,我就能看出演员对于人物内心节奏的有力控制、导演的用心和功力。我对该剧的制作机制十分赞赏――剧团从艺术角度、剧院从营销角度共同打造一部新戏,形成产供销一体化的创作演出格局。我相信这是戏曲事业改革的前途所在。

端木复:戏曲事业也要科学发展

越剧与歌剧、音乐剧的嫁接,可以争取到新的观众,这也是越剧一贯秉承的善于借鉴、善于融合的优良传统。同时,越歌剧《简・爱》又是体制和机制改革的成功,是文化改革的产物。当下的戏曲事业要将创作热情与艺术规律、市场规律有机地结合起来,真正做到科学发展。

沈鸿鑫:大力丰富越剧的表现手段

近年来戏曲界改编名著风行。戏曲改编名著须注意两点――首先要尊重名著,改造、颠覆都是不可取的;其次是要将原著内容与戏曲形式进行有机的结合。越歌剧《简・爱》在这两点上都做得不错。“越歌剧”这个提法,能更加丰富该剧的表现手段,使该剧在尊重名著的基础上,以不拘泥于越剧程式的多种方式表现出来。编导运用了歌剧的对唱、重唱,同时借鉴了话剧的表演手法,使全剧呈现出多样化的精致与清新、抒情与大气。我希望该剧在进一步打磨时,能考虑更大地发挥越剧本体的优美特性。

王涌石:趋同化戏曲创作中的一抹亮色

越歌剧《简・爱》格调高雅,制作精美。导演以炉火纯青的功力,将传统越剧与外国歌剧的手法融合起来,令人看来毫无拼凑杂沓之感,非常和谐。剧中有诸多神来之笔,如以舞队形式出现的玫瑰花等,使用十分恰当。当下戏曲的创作演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趋同化现象,此时最应提倡的是创新精神。古语云“用笔千古不易,结字因时而异”。戏曲的精湛技巧必须传承下来,在样式上也要根据时代和观众的需求加以变化。

刘明厚:一种现代戏曲的审美意识

观赏越歌剧《简・爱》,发现编、导、演、舞美都具有一种现代戏曲的审美意识。戏曲要谋求不断发展,就需要尽可能地多争取年轻观众。外国文学名著的改编难度非常大,编剧余青峰抓住了精髓,体现的既感人又质朴。杨导的舞台处理干净、唯美,令人赏心悦目。

彭奇志:与当下年轻人的审美情趣十分符合

越歌剧《简・爱》为越剧的艺术探索找到了一个良好的载体。由于原著的故事线索比较单纯,因此适合戏曲加以改编。全剧导演风格唯美,气质高雅,与当下年轻人的审美情趣十分符合。《简・爱》对于越剧、歌剧的整体探索是比较成功的,不过我认为该剧最终还是要定位于越剧,在语言、音乐、风格上回归越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