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推车扁担开创三泰商号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推车扁担开创三泰商号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曹家为什么要从太原搬到太谷来?父亲又为什么要派我从太谷到辽宁去?

曾祖父一直到去世也还没有回答自己,自己也一直没闹明白。但是,曾祖父虽然没有回答自己,曾祖父可把这事情做了。想到这里,曹三喜突然醒悟过来,他郑重地给曾祖父磕了一个响头:曾祖父,三喜要去辽宁了。

山西太谷曹家,是明、清之际声势显赫的晋商巨富。到清道光咸丰年间,山西太谷曹家的商业发展到鼎盛时期,据传商号达640多座,资产高达1000余万两白银,总雇员达37000人。曹家的商业版图,不仅以太谷为中心向中原各大城市辐射,雄踞了大半个中国,更跨出国门,走向世界——日本东京、朝鲜平壤、俄国的伊尔库茨克、恰克图、蒙古乌兰巴托、德国的柏林、法国的巴黎、印度的新德里、伦敦,创下了中国商业史上不朽的辉煌。

而曹三喜就是使曹家由一个小人物走向一代巨商的关键转折性人物。

闯关东扩大再生产

太谷曹家的始祖名叫曹邦彦。那时候,曹家还住在今天太原市的花塔村。像所有的周围邻居一样,他们勤俭持家,艰苦奋斗,但即便如此,靠天吃饭、靠地吃饭的曹家,也不过是紧巴巴的日子,天时好则日子好,天时差日子也就差了。之后的几代,有人突然领悟到,纯粹靠天靠地吃饭,日子实在是没有保障,而倒买倒卖不同地域的不同物品,实在是一个可靠的富裕渠道,于是,做买卖逐渐成为曹家多余收入的来源。做生意辛苦,但是,曹家人不怕辛苦,长途贩运,沿街贩卖,几代过后,到十一代曹晋卿的时候,曹家已经有不错的积累,再也不用为日常生计发愁。

明太祖朱元璋的明洪武年间(1368—1399年),曹晋卿离开太原,出资购买了山西太谷县北洸村的一片土地,把家族带到一个全新的地方。

作为曹家的第14代传人,曹三喜从记事开始就知道,曹家是一个商业家族,尤其是曾祖父曹晋卿,作为曹家到达太谷的第一代创始人,对曹三喜的性格和眼光影响很大。

由于曹家在当地逐渐扩大的影响,家族对曾祖父的敬畏和周围乡人对曾祖父的尊敬,也让曹三喜对这个曾祖父就充满了敬佩和好奇,他从小就想,太原是什么样子,为什么曾祖父要把全家带到太谷来等这些问题。

这些问题,小时候他问过曾祖父,曾祖父总是笑着说,“你长大就知道了。”一直到他长到十五六岁,曹三喜问完曾祖父问祖父,问过祖父问父亲,问了父亲问母亲,谁也没告诉他为什么。于是,这个问题,还就真成了曹三喜成长过程中的一个疑问。

这一年,曹三喜结婚了,虽然年纪尚小,但是毕竟两个人组成一个新的家庭单元的日子,还是让曹三喜开始思考一些问题。家中的生意也开始接触了。

曹三喜出生后的曹家,已经从长途贩运的贸易转为在太谷当地的坐商,有了自家的很多生意,其中,醋和酒是主要的两个品种。醋和酒的主要原料是高粱,随着曹家生意的扩大,对原料的需求就越来越大。本地的高粱已经不够用了,这些原料现在越来越多地需要从外地购进。辽宁盛产高粱,而且品质很高,成为曹家生意原料的重要来源地之一。

有一天,父亲一大早就把曹三喜叫到商号里,说要跟他商量一件重要的事情。

“三喜,结婚几年了?”

“父亲,快有两年了。”

“接触咱家生意也有几年了吧。你有什么想法啊?”

“父亲,有三、四年了。咱家生意是越来越大,我感觉就是事情越来越多。”

“我想跟你商量一件事。你看,咱家生意的原料越来越紧张了,我想叫你到辽宁,看你能不能常驻在那里,解决一下原料问题。给你三天时间想想,和你媳妇商量商量。”

“行,父亲,我好好想想,和我媳妇商量商量。”

家里生意越来越好,曹三喜有感受,但是,生意似乎越来越不太容易做,他多少也有些感觉。到底为什么?今天父亲一说,曹三喜算是明白了,原来,货倒是好卖,但是,现在货源反而是个问题了。

曹三喜回到自己的房间,跟媳妇说,“家里生意原料不够,父亲想叫我到辽宁贩原料去。”媳妇说,“那你考虑好,我咋都行,大家的事也是咱这个小家的事。”

媳妇是好媳妇,听曹三喜的,但是,曹三喜到底该怎么办?

外出?到辽宁去?

外出的事情,父亲倒是讲过,说曾祖父和曾祖父以前的先人经常到外地去贩东西。可是,自从曾祖父带着全家搬到太谷来,家里人就很少外出了。

想到曾祖父,对,曾祖父,或许,自己应该去看一看曾祖父了。

第二天一早,曹三喜就带好祭祀的物品,到村外去给曾祖父上坟。把酒倒好,把水果摆好,曹三喜认认真真地对着曾祖父的碑拜了三拜,然后,跪了下来:曾祖父,告诉三喜吧,咱家几代人都不外出了,三喜该怎么办?

天空是晴朗的,风几乎没有,周围又是那么寂静,跪在曾祖父坟前的曹三喜,有一阵快要睡着了。

突然,小时候的问题从记忆的深处浮起来:曹家为什么要从太原搬到太谷来?这个问题,曾祖父一直到去世也还没有回答自己呢。

曹家为什么要从太原搬到太谷来?我曹三喜为什么要从太谷到辽宁去?

曾祖父不回答自己,自己也一直没闹明白。但是,曾祖父虽然没有回答自己,曾祖父可把这事情做了。得,我曹三喜也不问了,曾祖父能从太原到太谷,我曹三喜就可以从太谷到辽宁。想到这里,曹三喜从太阳当顶的晕眩中突然醒悟过来,他郑重地给曾祖父磕了一个响头:曾祖父,三喜要去辽宁了。

第三天一早,曹三喜带着媳妇,一起到了自己商号里,跟父亲说,“我们想了下,决定一起到辽宁去。”

父亲说,“三喜,好样的。家里等着你的好消息。”

准备了差不多一个星期后,曹三喜带着媳妇,带着选好的三个伙计,从太谷出发,前往辽宁。从山西出发,沿着中原通往东北的古道,曹三喜一行,最终落户在一个名为三座塔的地方,这个地方,后来发展为今天的辽宁朝阳县。三座塔作为陆路交通枢纽古道上的一个地方,当地盛产高粱、大豆,正是曹三喜所希望寻觅到的地方。

看好三座塔后,曹三喜开始在当地购置了几所房屋,前店后厂,开始了自己在东北的创业历程,这个商号,他给起了个名字——三泰号,意思是三座塔的太谷商号,太谷的意思又取了谐音“泰”,希望生意兴隆。

他先租地种蔬菜和大豆,然后开豆腐店,将大豆变成豆腐,又用豆腐渣养猪,使豆腐渣变猪肉,猪粪又作肥料再种菜、大豆和高粱,如此不断循环,他的财富就愈滚愈多。就这样,曹三喜一方面安排购置原料送回太谷老家,支援家里的生意;一方面,因为本地人商品意识很弱,曹三喜又迅速添置设备,生产烧锅酒。

曹三喜学习曾祖父刚到太谷与邻居、客户友好相处的办法,在三座塔,诚心经营,努力做事,凭借着曹家几代相传的生意头脑,几年以后,曹三喜的生意扩展到油坊、酿醋等等,伴随着古道上的三座塔人口越来越多,曹三喜的生意实力逐渐增强,并开始向四周扩张。用我们现代话说就是扩大再生产。所以他的商业很快又发展到杂货业、典当业。三座塔村也随着地方的繁荣,人口日益增多,政府在这里建立朝阳县制。至今当地还流传有这么一句话:先有曹家店,后有朝阳县。曹家生意不断扩大,由朝阳逐步向沈阳、锦州、日本等地扩展,最终于明末在东北创建了其雄厚的商业基地。到了1664年清兵入关,曹家生意也由关外向关内发展,首先回到太谷设号,以太谷为中心向中原各大城市辐射,雄踞了大半个中国,

善抓商机善用人

当年清兵人关与朱明王朝作战,曹三喜立即乘机发战乱财,他随清兵人关,为清兵提供军事物资,既可讨好清军,又可从中赚钱,果然,朱明王朝被灭后,曹三喜不仅成了清政府的功臣,还从中发了一大笔财。于是他又用这笔钱在沈阳、锦州、四平开了许多杂货、酿酒和钱庄分号,曹三喜坐镇总号,指挥调度分号,还经常派员到各分号巡视,以保证曹氏集团经营生意兴隆。

曹氏驻沈阳的“富生峻”分号掌柜,有一年回关内探亲,路过高粱地时,突然发现高粱茎内有害虫,立即把消息报告曹三喜,曹预感到虫害会使高粱减产,于是立即决定大量收购高粱和其他粮食,果然,当年由于虫害,秋收大减,粮价暴涨,曹三喜不仅为自己的酒业储备了大量原料,还抛出了大量高价粮,因而大发其财。

曹三喜用人规矩非常严明,他不仅奖罚分明,而且铁面无私,例如,“丰治通”钱庄的两个掌柜发生矛盾,使钱庄生意受到很大影响,被曹三喜发现后,立即将二人撤职,但他们二人均是有来头的人,一个是分号经理的儿子,一个是曹氏家族的亲戚,但尽管他们有后台说情,曹三喜仍不徇私情。

曹三喜用人不疑,沈阳分号有个掌柜,有一次亏了70000两白银,向曹三喜报告后,曹觉得有客观原因,因而不但不责怪他,反而再给了他一批资本,结果掌柜又亏掉了,曹三喜问他还敢不敢干,掌柜果断地回答,只要东家信任,伙计一定再干。结果,曹三喜又给了他第三批资本,这次,掌柜果然成功了,不仅把前两次亏损赚回,还再赚了一笔。

饮水思源三多堂

曹三喜从小想问曾祖父的问题,这时候对他自己已经不是问题了,作为自己的亲身体验,反而,他想到的是,后人有这类似问题的时候怎么解答。

多年以后,创业发达的曹三喜回到太谷修建了曹家大院,大院里有一个神祖阁,阁楼里供奉着祖先画像、整整齐齐地陈列着6件物品:推车、沙锅、打狗棍、扁担、石磨、豆腐筐。祖先画像两边有对联一副:

上联:“推车扁担开创三泰商号

下联:“三泰商号经营推车扁担”

横联:“饮水思源”。

据说,每年春秋两季,曹家的长辈都会率领儿孙开阁祭奠,叩头烧香,长辈会给儿孙讲述家族的创业历史,以纪念祖先创业的艰辛,教育儿孙。

这个阁楼和这副对联,就是曹三喜对自己当年疑问的最佳答案。

曹三喜致富后,把资产分成七分,给每个儿子各一分。然后,每家出资10万两,组成管理处,合资经营,称为“曹七合”。道光以后,各门逐渐衰落,惟独“三多堂”兴旺发达。“三多堂”为多福多寿多男子之意。在太谷城西北洗村,有三座并排高耸的四层旧式楼,是“三多堂”的标志。这三座楼,墙厚1.5米,高达15米多,三个穿堂大院,布局是“寿”字形,内套15个大院,房屋280间,共计6000多平方米,也是著名的晋商大院。曹氏商业在清末逐渐衰落,辛亥革命后,曹氏在东北各大城市的票号,被奉系军阀发行的“奉票”挤兑。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曹氏在东北的票号归政府所有。

《商道》杂志QQ④群:153703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