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创新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与进步的灵魂,创新思维是创新的核心。语文教育要在提高民族创新精神,培养创造性人才、创建国家创新体系方面发挥独特的作用。也是弘扬我国文化的重要手段。语文教学在创新思维上的培养尤为重要。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呢?我从我的教学经验中总结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在省略号中培养;保证自学时间,引进求异思维的火花;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新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创新思维;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2

创新是时代的要求,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如何让学生成为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做有心人,不断给学生创造成功机会,寻找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突破口,使他们获得成功的快乐,从而以最大的热情投身到学习中去。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

1、营造民主氛围,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挥

“教师是思考的培育者,不是知识的注入者”-----(苏霍姆林斯基)。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在教学时,不要按部就班地琐碎分析、讲解,不要把材料嚼细了喂给学生。过多的诉诸纯理智的分析、讲解,学生的创新就失去了展现和培育的空间。而可以作撩拨创新意识的引问,如“看完课文后,有什么想法?”“你觉得应该从哪里入手分析?”用这些语言来牵引学生的创新意识,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其次是要淡化书本权威和教师权威,鼓励学生自由思考,自主发现,着力培养学生质疑提问和批评争论的习惯。再次是要摒弃强制性的统一思维,鼓励个性和独特,允许多元思维并存,宽容探索中的错误、荒诞和越轨,培养标新立异敢为人先的勇气。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多用鼓励语言。使学生始终保持着向上的乐观情绪和努力探索获得成功的强烈愿望。在这种创造型的教育环境下,有利于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挥,释放巨大的学习潜能。

2、创设交流情境,变“个体学习”为“集体合作”

实践证明,小学生具有爱与人交往,好表现自己的心理特征。有计划地组织他们讨论,为他们提供思维摩擦和碰撞的环境,为学生的学习搭建更为开放的舞台。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集体合作,有利于其思维的发展,有利于改变“喂养”式教学格局。因此,在教学中,尤其在教学的重点难点处,若能组织学生集体合作,则有利于发挥每个人的长处,同学间相互弥补、借鉴,相互启发、拨动,形成立体、交互的思维网络,往往会产生1+1>2的效果;而让每个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动手动脑,更是发展其创造力的有效方法。

3、巧妙设置悬念,积极开启思维

“悬念”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针对学生的求知欲强、好奇心切等心理特点,创设出有科学性、新颖性、针对性,足以引起学生探索活动的各种疑问。在导课时设置“悬念”,可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解决重点及难点时,设置悬念,可把难寓于趣味之中,排解学生的畏难心理,引起对重难点的关注,带来探索思维的自觉主动进行;下课前巧设“悬念”,利于保持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课停而思维不停,为接受新知识奠定了基础。

二、在省略号中培养

课文所包含的省略号是作者有意留下的空白,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发挥读者的主体性和创造性。省略号的作用有表示文中省略的部分或在语中没有说完全的部分,或者表示断断续续的话语中的停顿。我们在教学中就应想方设法引导学生去填补这项空白,这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是个大好机会。小学语文教材中,好多文章的结尾意犹未尽,给读者留下了无限遐想。

《穷人》一课,文中多次用到省略号,特别是桑娜抱回两个孩子忐忑不安的心理那一段话。可让学生讨论到底省略了什么?表达了什么?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这一点在《珍贵的教科书》、《凡卡》中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三、保证自学时间,引进求异思维的火花

人们常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的确如此。因为质疑问难,既可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又可培养学生边读边思的习惯。创设问题情境,就是教师在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创设的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与所提问题有关的情境中,这样一来学生的积极性就可以充分调动起来。创造性思维是以问题开始的,教学设疑是语文教学中师生相互之间交流、展开思维常用的途径,通过质疑问难,可以有效的诱导和调动学生的创新思维活动,“思维从疑问和惊奇开始”,在教学中,要设法把学生引入教学过程,教师的讲解应是对学生思路的开拓,对学习方法的指点,切忌过早评析或者越俎代庖,否则会使学生思维迟钝,并产生依赖思想,限制创新思维的展开。让学生全神贯注的投入学习活动的前提是设疑寻异,善于从看似无疑之处生疑,从看似平常之处见奇,这是思维火花的起点。

四、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新能力

当问题能触动人的情感的时候,往往容易唤起人们去主动探索的欲望。在教《灰雀》一课中,我是这样引导学生学习第二段的。我让学生通过感情朗读感受灰雀的可爱及列宁爱鸟的感情后,我忽然皱着眉,着急地说:“可是,有一天,那只胸脯深红的灰雀不见了,你想列宁心里急不急?他会怎么做呢?”情节的突然变化,泛起了学生情感的涟漪,掀动了他们对灰雀下落的担心以及急列宁所急的情感,从而唤起他们学习下文的欲望。

1、深入社会生活与社会生活紧密结合

复旦大学哲学教授俞吾金教授认为:“创造思维的最后源泉不是在文本中,而是在生活中。”我们要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引导他们观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鼓励他们从广阔的社会生活中应用语文、学习语文、增长才干。例如,看电视、电影,收听广播,参观游览,与亲友聚会,公共交际等,只要用心去感受,动脑去思考,都可以获得最实际、最生动活泼的收益。

2、优化教学过程,发展想象力,让学生爱上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创设一定的教学情景,从而引起学生心灵的震撼和情感共鸣,对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十分必要。如教学《月光曲》时,我运用多媒体图像和配乐朗读相结合的方法,以画面展示,音乐烘托,语言渲染,来展现课文内容,从而创设一种融情融景、情景交融的情感,使学生在感知理解的基础上,从心灵上受感染,进而产生丰富的想象。

美国加州洛帕克未来研究所的学者们在创新实践活动中,感悟到一句话:“一个成功的国家,并不是人才最多的国家,而是能够协作的人才最多的国家。”也就是说:善于协调,等于善于竞争,协作能力等于竞争能力。合作能力属于创新品质范畴,合作能力、自信心、意志力、探索欲、挑战性,均是创造个性的核心品质。因此,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善于唤起学生创新的热情和欲望,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发表独特见解,帮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让他们的心灵深处不断涌起创新的浪花。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同时,还应十分注意这些创新品质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