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教师应注重培养青年学生的自我同一性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教师应注重培养青年学生的自我同一性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发展自我同一性是青年期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人生任务。青年大学生应注重职业自我同一性的培养教师可以通过确立培养目标、重新审视成长经历、引发高水平思考以及鼓励投身社会实践的方式进行培养。

关键词:教师 青年学生 自我同一性

由于大学生尚未真正踏上社会,与成熟的成年人还有一定差别,埃里克森将此时期界定为“心理社会的合法延缓期”,表示青年人和成年人的间隔,意即青年人自觉没有能力持久地承担义务,感到要作出的决断未免太多太快,因此,在做出最后决断之前要进入一种“暂停”的时期,用以千方百计地延缓承担义务,以避免认同提前完结的内心需要。在这一时期,大学生获得了独立感,将自己与父母以及他人区分开来,感觉到自己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努力寻求个人同一性。

一、自我同一性概述

自我同一性可以从三个层面上理解:第一,自我同一性是指在过去、现在和将来中,对“自己是谁?”“自己还是原来的自己”,“自己自身是同一实体的存在”等问题的主观感觉或意识。第二,自我同一性意味着以社会性存在确立的自我,也即被社会认可的自己、所确立的自我形象。第三,自我同一性是一种“感觉”。“自我同一性”这一术语是埃里克森首先提出的,他认为,“在人类生存的丛林中,没有同一感也就没有生存感”。埃里克森用这一术语来说明青年期心理发展的关键和人格成熟状态。埃里克森认为,同一性的形成是一个终身的过程。其中,青年期的自我同一性问题显得特别突出。青年期同一性的形成有两个双向的过程,其一是努力改变现实的自我,使之与理想自我相一致;其二是修正、改变理想自我,使之符合现实的自我。按照埃里克森的理论,青年处于自我同一性的边缘时期,角色的不确定导致自我概念和同一性混乱,从而出现危机。如果青年能够解决同一性与同一性混乱的危机,就会顺利进入下一发展阶段,否则自我的发展就会受阻。马西娅将埃里克森理论做了进一步阐释,认为青年期同一性的建构经历了从早期的“解构”到中期的“重构”和后期的“巩固”三个过程。在“解构”阶段,青年体验到身心和社会的急剧变化,开始重新思考自己的价值观和身份;在“重构”阶段,青年开始重建同一性,尽力寻求同一性对同一性扩散之间的最佳平衡;在“巩固”阶段,青年寻找职业道路、发展与伴侣的亲密关系、形成与家庭联系的新方式、发展一系列有意义的价值观等。大学生正处于青年后期,是同一性巩固的时期,此时进行自我同一性的有关方面的培养,对大学生日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在教学中培养青年学生自我同一性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现代大学的教育强调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认识自我,如何更好地发展自我。这就是大学教育教书育人的目的。这就要求他们自己首先要有良好的精神生活状态,对自身的发展要有合理的规划。

1.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同一性。首先,这是现代社会的要求。现代社会希望青年人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自主性与创造性,充分展示自身的个性魅力,现代社会突破了传统文化对人的限制,对人予以极大的发展空间,青年可就自己的需要、兴趣、能力等各方面特点自由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所从事的职业。这都给当代大学生提出了一个课题:“我要往何处去?”所以有必要对学生进行相关的同一性,尤其是职业同一性的培养,使他们更全面、更客观地认识自己。其次,如今的大学生大多是接受了长期的应试教育后入学的,这使他们整天围绕着考试、分数转,脑子里只有学习、考试、分数;家庭教育也与学校教育密切“配合”,他们对自己的未来根本无暇思索。他们带着同样的学习方式进入大学,许多学生到了临毕业还不知道自己将来要做什么,要发展成什么样的状态。同时,现代社会各种信息颇为丰富,青年们接受到的社会信息颇多,他们面对如此多的社会选择常常无所适从,处于盲目的发展状态。所以,我们有必要对学生进行相关的引导与培养。

2.培养学生的自我同一性具有可行性。大学生们已经具备反省思维能力,在心理上具备了思考自我同一性问题的条件;并且在大学生已度过了大学的新鲜期与适应期后,开始现实地面对自己的专业,调整甚至重新建构自我同一性,对自我的发展进行合理的规划。自我同一性问题是与学生个人发展息息相关的关键问题,迎合了学生的发展需要,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和思考的积极性,主动地投入到该内容的思考探索之中,充分发挥主体性与创造性,有利于培养充满个性的健康的个体。

3.自我同一性的培养渗透在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家庭、社会、学校等的影响。虽然它的培养不是在课堂上能够简单完成的,但教师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引发对其的思考。我们的目标是帮助学生进行生涯规划和生活模式的建构,在确立了人生的目标之后,向着目标不断奋斗,获得稳定的自我同一性。

三、职业自我同一性是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培养的重要内容

埃里克森将自我同一性划分为职业自我同一性、政治自我同一性、宗教自我同一性、关系自我同一性、成就自我同一性、性自我同一性、文化自我同一性等,并指出(1968)“无法形成职业的同一性是最让年轻人困扰的”。教师应侧重学生职业自我同一性的培养,重视大学生职业生涯的规划以及未来生活模式的构建,就将他们来的生活方式也应该有个大致的发展规划。

1.教师应侧重学生自我同一性培养。首先,教师将学生自我同一性的培养纳入课程目标。让学生在心理上“进入”自我发展的准备状态。其次,重新审视成长经历。每个大学生因生活背景不同、因城乡差别、贫富差距、沿海山区的区别而存在成长历程、自我同一性发展水平的差别。可以先让所有学生针对自己的成长经历谈谈对目前状况的认识和对将来的打算,引发学生对自我同一性问题的思考。并让不同生活经历和不同自我发展水平的学生反思自己的自我现状。教师也可以参与到这样的讨论中,以“过来人”的身份谈论自身的自我同一性建构问题。这样的讨论可以引发不同同一性状态的学生们的认知冲突。在认知冲突中,学生们对自己的自我同一性就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和反思。第三,从高水平上引发思考。可以使学生在学习、分析理论的过程中对自我同一性进行高水平的思考。这种思考不仅是就理论本身的思考,更可以升华到人的发展的哲学高度。第四,丰富自身的经历。教师可以建议和创造机会让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责任心和自我认识,促进学生对各种职业的认识和思考,并鼓励学生尝试适合自己特点的职业训练。上述这些思考和培养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必须渗透在学生各种社会活动的方方面面中。

2.根据自我同一性状态因材施教。在关于自我同一性的讨论中,教师可以根据马西娅对同一性状态的划分,即同一性获得、同一性延迟、同一性拒斥和同一性混淆的四种状态的具体特点“因材施教”。“同一性完成”的人已经具有个人明确的、自选的价值和目标,感到心理和谐,清楚地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这样的大学生行为成熟稳定,教师只需鼓励他们朝着自己设定的发展方向,审视现实,积极努力即可。

“同一性延迟”的人还没有明确的自我定位,在现实面前容易彷徨,个人的价值观念常在改变。若问及他们将来的发展方向,他们往往会抓抓脑门,不好意思地回答“前途一片迷茫,不知道自己将来想干什么,好象这也可以,那也可以。”他们需要时间继续探索和发展自我,教师应耐心地鼓励他们建立信心、与人合作,积极探索自己,了解自己的特点与喜好,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客观地了解社会现实,尽早为自己规划未来。

“同一性拒斥”的人在没有探索和选择的情况就接受了来自父母、教师或其他长辈给自己定下的价值和目标。他们从表面上看来已确立了同一性,实际没有机会探索,在没有对自己的需要和特点了解的情况下就认定自己将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并且不去思考其现实性。他们很容易顺从他人,缺乏灵活性,对挫折的耐受力差,对新情境的适应力差。教师应该提醒这样的学生通过各种方式主动探索,客观地认识自我,重新审视已经“存在”的价值目标,真正认真地独立思考自我的价值与发展方向问题。

“同一性混淆”的人根本就没有甚至不愿意进行过探索和选择,没有明确的目标,没有生活的方向。他们逃避自己,盲目地过着日子,过一天算一天,就这么走到哪算到哪。这种学生对将来的发展没有丝毫打算,发展完全取决于外界的偶然机遇与自身的偶然想法,这种发展没有长久性,它很容易随着外界的变化和自身想法的临时改变而改变。所以,这样的学生谈不上真正的发展。针对这样的学生,教师应耐心地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引导他们“产生”自己的想法,摆脱浑浑噩噩的过日子状态,在必要时甚至稍加使用“强制”作业的方式,“迫使”他们“不得不”思考同一性问题。在上述这四种同一性状态中,除了同一性获得是最佳的同一性发展状态之外,其余三种同一性扩散状态尤其是同一性延迟和同一性拒斥,在我们的大学生群体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这更应引起教师的关注。

3.教师在自我同一性培养过程中的作用。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我同一性,教师起到不可抹杀的重要作用。教师的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师成为学生良好的成人发展的榜样。教师首先要建立良好的自我同一性,要有现实的自我发展目标和合理的生活方式,这样才能在学生面前树立威信,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第二,教师是同一性问题的引发者与共同探讨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提出自我同一性问题,同时能适时地引导学生思考个人的同一性发展问题,并且,教师也要将自己作为同一性发展的一员积极参与到同一性问题的讨论之中。第三,教师是同一性发展的指导者与实践者。教师在学生的同一性发展中不仅要在理论上起到指导作用,而且要起到人生导向的作用。同时,教师在给学生提供同一性发展的实践机会的同时,也在发展着自身的自我同一性。

总之,大学生的自我同一性培养,应与学生自身发展实际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过去、现在经历以及对将来的期望的基础上,形成个体未来肯定和否定的自我形象,才能创造合适的发展目标,进行合理的生涯规划。

参考文献:

[1]王振宇.儿童心理发展理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张文新.青少年发展心理学.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

[3]K.W.夏埃、S.C.威里斯著.成人发展与老龄化(第五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劳拉.E.贝克著.儿童发展(第五版).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