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记念刘和珍君》该学些什么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记念刘和珍君》该学些什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这两天参加学校高一年级语文视导,接连听了七节语文课,七位老师教的是同一篇课文《记念刘和珍君》。他们集体备课做得到位,教学目标高度统一,教学程序完全一致,教学目标基本达成。但综观这七节课,有几个地方不能不引起我们对提高阅读教学实效性的思考。

一、 课堂教学目标的制定应突出重点

就《记念刘和珍君》这篇文章的教学,七位老师制定的教学目标均为:

1.识记并掌握本文重点字音字形;

2. 熟读全文,把握文意,梳理文章结构;

3.总结概括刘和珍的性格特征;

4. 背诵重要语段第四节。

在一课时之内设定了四个教学目标,这四个目标在落实过程中,有的教师仅字音、字形一项就用去了近一半的课堂教学时间,然后匆匆进入第二个和第三个目标,第四个目标就没有时间完成了。这突出表现出“前松后紧”的课堂结构特点,教学目标达成度不高,教学效果不甚理想。实际上,这四个目标可以删掉1、4两个,分别把他们放到语文课前活动和语文早读来完成。这样就可以节省出大块的课堂教学时间,便于集中精力去熟读课文内容,把握文章意旨,梳理文章结构,概括人物形象,进一步通过文中重要语句含义的理解去探究作者的思想感情。因此,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就可以调整为:

1. 熟读全文,把握文章内容;

2. 分析刘和珍的人物形象;

3.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这样的三个目标,有利于用最宝贵的教学时间去完成本课最重要的教学目标,以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性。

二、语文课前活动应把握好“度”

这七节课都设置了语文课前活动,活动内容是诸葛亮的《诫子书》,活动形式是由学生抄写在黑板上,由提前准备好的学生带领大家诵读、翻译、评析。其内容为“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这一段文字,对于刚刚升入高一的学生理解起来是有一定难度的,何况它的篇幅也不算短,要真真正正在积累本上抄完,读熟,字字句句弄明白文句的意思,也不是三五分钟就能掌握好的。因此,课前语文活动一定要把握好“度”。一个是内容上的“度”,最好选择与本课内容相关的材料;再者,没有必要统一内容,可以百花齐放,丰富多彩。

另一个是时间上要有“度”。要控制在3至5分钟内,语文课前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养成每天课前积累知识的习惯,也是进入正式学习的预备阶段,为课堂上的学习新课做好知识、情绪和心理上的铺垫。因此,课前语文活动,无论内容上还是时间上都要把握好“度”。都要适可而止。

三、 做好“主问题”设计,提高阅读实效

在七节语文课中,老师们围绕目标2和目标3设计了一系列的问题:

1. 课文分7节,哪一小节是写刘和珍的?

2. 1、2小节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能不能删掉?

3. 6、7节写了什么内容?

4.集中写刘和珍的3、4、5节写了哪几件事?表现了刘和珍怎样的性格特点?

5.试用一个字概括刘和珍的形象特征。

这些问题的设置不能说不好,它们可以一步步引导学生展开讨论,配合教学课件逐步达成教学目标,但这样的问题设置缺少了牵引力和深刻性,极易把完整的文章肢解零散。不妨围绕主要教学目标,做好主问题设计:

1.鲁迅先生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

2.刘和珍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她的事迹和性格特征)

3. 本文共写了哪几类人?作者对他们的态度和感情怎样?

这里的“主问题”,是相对于课堂上随意的连问,简单的追问和习惯的碎问而言的,是指阅读教学中从教学内容整体的角度或学生整体参与性上引发思考、讨论、理解、探究的“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问题。它是课文内容和教学过程的内在牵引力,它能“一线串珠”地整体带动课文的理解品读,极大地激发学生的讨论热情,课堂气氛也因此变得生动活泼,从而大大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

四、 看似活泼的分组讨论,应注重学习实效

看似“热闹”的分组讨论,究竟有多少学习实效?先看这堂课为了让学生讨论,教师投放的问题:

1.概括3、4、5节的主要内容

2. 第3节记叙了哪些事,这些事表现了刘和珍怎样的性格特点?

3.用一个词概括刘和珍的形象特点。

教师在出示这些问题后,立刻让学生站立,分学习小组讨论,须知,这是新授课的第一课时,在学生对课文内容不是很熟悉的情况下,一下子让他们展开讨论,缺少了阅读课文,理解语句,筛选整合信息的环节,为了凑够教学环节而强加“探究”。有些学生只是站在那儿,并没有积极参与讨论,也未进行阅读和思考,看似“热闹”的自主讨论流于形式化,加之所议问题的浅显化,使阅读教学的效率大大降低。因此,教师应在学生充分阅读的基础上,去设置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去探究讨论,这样才能将课堂一步步引向深入,从而激发学生思考,达成教学目标,进而完成教学任务。

(作者单位:费县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