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说说血糖监测那些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说说血糖监测那些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血糖监测是糖尿病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血糖监测,可以了解患者病情变化及治疗效果,及时发现高血糖和低血糖,为调整饮食及用药方案提供依据,减少低血糖的风险,实现血糖安全平稳达标。

血糖监测有哪些内容?

血糖监测主要包括糖化血红蛋白和自我血糖监测。

糖化血红蛋白(HbA1c) 糖化血红蛋白是血红蛋白与葡萄糖非酶促结合的产物,糖化血红蛋白占总血红蛋白的比例与血糖的浓度成正比,因为血红蛋白的寿命为120天,因此,糖化血红蛋白的浓度能够反映患者最近2~3个月的血糖平均水平,不仅如此,糖化血红蛋白还是预测大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的一项重要指标。建议糖尿病患者每3~6个月检测一次糖化血红蛋白。

自我血糖监测 糖化血红蛋白的缺点是不能反映血糖的即时变化,而自我血糖监测恰恰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它可以反映抽血时的即刻血糖水平,并且,通过多时点血糖监测还可以得到患者全天候的血糖变化信息,及时发现高血糖或低血糖,为临床调整用药提供科学依据。只测空腹或者餐前的血糖不能全面的反映血糖的控制情况。

血糖监测的时点及意义

自我血糖监测不可能像动态血糖仪那样做到全天候实时血糖监测,从经济适用的角度出发,临床上往往选取某些能够反映血糖变化的具有代表性的时间进行血糖监测,这些血糖监测时间点有:

空腹血糖 指隔夜禁食8~12小时之后于次日早餐前所测的血糖(通常不超过早晨8点)。主要反映在基础状态下(最后一次进食后8~10小时)没有饮食负荷时的血糖水平,也可间接反映人体基础胰岛素的分泌能力,还可以帮助决定治疗和睡前加餐的调整。

餐前血糖 指午餐和晚餐前的血糖。检测餐前血糖便于发现低血糖,指导患者调整将要摄入的食物总量和餐前注射胰岛素(或口服药)的量。临床上,对于近期经常出现低血糖的患者,最好监测餐前血糖和夜间血糖。

餐后2小时血糖 指从吃第1口饭开始计时,2小时后准时采血所测得的血糖值。通过监测餐后2小时血糖,能够了解饮食及用药是否合适,指导调整饮食及用药,这是空腹血糖不能反映的。此外,餐后2小时血糖还能够反映胰岛B细胞的储备功能(即人体在进餐后追加胰岛素分泌的能力)。

睡前血糖 反映胰岛B细胞对进食晚餐后高血糖的控制能力。反映机体对进食晚餐后高血糖的控制能力。监测睡前血糖主要是为了指导夜间用药或注射胰岛素剂量,以避免夜间发生低血糖。

凌晨3点血糖 凌晨2~3点血糖是一天当中人体血糖的最低点,监测凌晨3点血糖有助于鉴别清晨空腹高血糖的原因,究竟是由于降糖药物用量不足引起的,还是由于降糖药物过量,导致夜间低血糖后血糖反跳性升高所致。两种现象的临床处理截然相反。

随机血糖 指任意时刻血所测得的血糖值。可以了解机体在特殊情况下对血糖的影响,如进餐的多少,饮酒、劳累、生病、情绪变化、月经期等。

在选择什么时候测定血糖方面,一天内不同时间点多次监测血糖比在每天同一时间点监测血糖效果好,因为前者更容易反映一天血糖的变化规律,而后者无法获知其它时间血糖的控制情况。

如何安排监测频率?

血糖监测是确保血糖控制安全达标的必要手段。而血糖监测的频率很有讲究,过多、过少皆不科学。一般来讲,对血糖控制要求越高(如妊娠期间)、血糖越不稳定,越需要加强血糖监测。

如何安排血糖监测的频率,这要视病人的具体病情而定。

对于血糖稳定的糖尿病患者,可以每隔1~2周选择一天,测一下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

对于血糖不稳定、控制欠佳的糖尿病患者,每隔2~3天就要监测一次全天血糖谱(4~8个时点),以便于准确地了解全天血糖的波动情况。具体包括下列病人:

1、接受胰岛素强化治疗的患者(一天注射≥4次或用胰岛素泵的患者),特别是在调整胰岛素剂量、更换胰岛素剂型或注射次数等情况下,应每天测定5~8次血糖,5次是指空腹、三餐后2小时及睡前血糖;8次是指三餐前后、睡前及凌晨3点的血糖。

2、血糖控制不达标或病情不稳定、血糖忽高忽低者。

3、计划怀孕或妊娠期的女性糖尿病患者。

4、经常有无症状性低血糖发作的糖尿病患者,如老年糖尿病人或合并严重神经病变的患者。

5、处于应激状态(如感冒发烧、严重感染、急性心脑卒中、严重创伤及围手术期)的糖尿病患者。

6、新近诊断糖尿病的患者。

7、日常生活习惯有所改变(如旅行、运动、饮食习惯的改变等)的患者。

总之,血糖监测的频率十分灵活,可以根据自身的病情,结合自己原有的生活方式灵活安排。

血糖控制的目标值

众多循证医学试验证实,理想的血糖控制,可以显著降低糖尿病人的微血管及大血管并发症。但也要看到,严格控制血糖势必增加低血糖的风险,而后者可以诱发严重的心血管事件、增加死亡率。因此,制定血糖控制目标应当兼顾风险与效益,个体化因人而异。总原则是,在不发生低血糖的前提下,尽量使患者血糖达到或接近正常血糖水平。

2011版的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规定的血糖控制目标是:空腹血糖3.9~7.2 毫摩尔/升(70~130毫克/分升),非空腹血糖

对于有严重低血糖病史、预期寿命有限、有晚期微血管或大血管病发症、同时患伴发其他严重疾病及糖尿病病史多年的患者,血糖控制目标值可以进一步放宽。与此相反,对孕妇血糖控制则要求比正常人更加严格,要求空腹血糖

小链接

别被广告词忽悠了

通过双眼皮手术,可以使眼睛显得更加有神,整个人的精神状态显得更加饱满。同时,也显得女孩更加秀美、妩媚。特别是对于喜欢化妆的女孩来说,双眼皮的眼形妆容保持更加持久,眼神也更加出彩。

目前,无论我们打开报纸或是登陆网站,都会发现“双眼皮”的广告铺天盖地。“高分子双眼皮”、“PC定位”、“生物焊接”、“韩式微创”、“韩式无痕”等等,这些非医学的广告词汇,对于打算做双眼皮手术的女孩们充满了诱惑,似乎高科技、高水平、高技术就在其中。这些名词不过是吸引大众眼球的手段,商家牟利的工具。

那么,从医学的角度分析,双眼皮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呢?从根本上说,是由于抬眼皮的肌肉腱膜部分的分布于眼皮上,当肌肉收缩,即我们睁眼时,形成皮肤皱襞,即双眼皮。因此,我们做双眼皮的出发点就是使抬眼皮的肌肉腱膜与皮肤形成粘连。

对于眼睑皮肤比较紧致,眼皮比较薄的人来说,采用“埋线法”的手术方式就可以形成双眼皮。所谓埋线法,就是在眼睑外侧做一个1毫米的小口,将医用尼龙缝线埋置于皮肤与肌肉腱膜间,使粘连形成,继而形成双眼皮。

广告语言中,“高分子双眼皮”、“PC定位”、“生物焊接”等即属于此类。“韩式微创”、“韩式无痕”等方法,是指在眼皮上做三个约3毫米的小口,去除部分皮下的眼轮匝肌,以使抬眼皮的肌肉腱膜与皮肤形成粘连。

对于眼睑皮肤比较松、眼皮比较臃肿的人来说,首选的手术方法是切开法双眼皮。这种方法即是在距睑缘6~8毫米设计重睑线,适当去除松弛皮肤,皮下的部分肌肉、脂肪组织,将皮肤与抬眼皮的肌肉腱膜固定,形成双眼皮。

双眼皮手术的恢复时间约2~3周,可能因医生的技术水平与自体组织的恢复能力而有所不同。希望每一个爱美的女孩都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手术方法,找到对你认真负责的好医生,从而拥有一双美丽的双眼皮。

专家提示

上面我们谈到几种延缓眼睑皮肤衰老的对策,包括日常的护理、微创的治疗和手术治疗等方面。这几方面的治疗既有所不同,又是相辅相成,相互补充的。几方面的治疗交替进行或配合实施,将取得最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