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在生物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启发学生思维并着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应是生物课堂教学的主旋律。本文结合笔者的教育教学实践,就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一些途径作一些探讨。主要包括:指导自主学习;鼓励提问;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注重逆向思维训练等方面。

关键词:生物教学;思维能力;培养;途径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和概括的反映,启发思维并着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应是生物课堂教学的主旋律。它包括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演绎、推理等能力。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真正的学校乃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生物新课程标准也提出了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其中把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提到了创新人才培养的高度。下面结合笔者的教育教学实践,谈谈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一些途径:

一、指导自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保证

现代课堂教学需要全方位的教学方法,高中阶段的生物教学应把重点放在“学”上,促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养成积极思维的习惯。因此,笔者在高一生物教学中注意先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生的自学主要体现在课前预习和课堂思维训练两个方面:

1.预习要做到有目的、有方法。

一方面布置预习任务,新课前先准备好学案,主要是知识点的掌握,提出预习时需要思考解决的问题。另一方面,适当安排课堂时间检查预习效果,让学生提出疑难问题,并展开讨论。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及时纠正并讲解。对比较容易掌握的知识点可让学生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自己讲解。其实,在生物教学中,让学生表演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竞争意识,提高学生分析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当然教学中必须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实施这一方法,否则会造成教学的盲目性、形式化。

2.课堂思维训练也是学生通过自学提高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

所谓思源于疑,没有问题就无以思维。学生练习什么?怎样练习?关键是教师能否设计出导向正确、难度适宜的训练题。例如在讲授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关系时,教师可设计如下问题串:植物的呼吸是吸进二氧化碳,呼出氧气,动物的呼吸是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这种说法对吗?植物在白天进行呼吸,为什么不显示出来呢?呼吸和光合的关系怎样呢?这样由易而难的设问,将光合和呼吸的关系讲解得很透彻,学生极易掌握。实践证明:设计合理的问题能使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维,自觉讨论,能使学生对生物问题的认识更加深入,给思维最丰富的启迪。

二、鼓励提问,积极引导学生探究是养成思维习惯的有效途径

思维能力的训练和教学中的启发诱导关系密切。在教师心目中一定要相信学生,鼓励提问,只有置学生于经常性的循循善诱、豁然顿悟的情景下,学生才能体会到通过思考获得成功的喜悦,才能激发他们不断地探求知识,思考问题。因此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提问,然后帮助他们一步步整理思路,揭示解题线索。教师要了解学生在想什么,希望了解什么,要从那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中想到自己的责任。学生喜欢思考,养成思维习惯,遇事爱动脑筋,而且愿意独立获取知识去解答困惑,这应该是教师的成功。教师要从向导和顾问的角度进行引导、指导和辅导,而不是把学生作为装知识的袋子,简单机械地灌装知识。

学生思考问题后,总是要用文字或语言来表达的,因此在培养思维能力的训练中,不能忽视对思维过程的了解。教师要经常提问一些“你是如何想的?”“为什么要这样想?”“能否再用其他方法?”等。能够用准确的、关键的科学语言,条理清晰地表达出自己的思维过程是极为重要的,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进行训练。如要求用简捷的语言答问题,要求步骤清楚,论据充分,运用提供的条件去思考等。

三、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的方向

美国在1983~1993年中,视创造为教育改革的主题,把创造贯彻于教育的始终。创造性思维能把学生置于新角度、新问题之中,最能适应学生带有更改色彩的好奇求新的心理。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时,可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1.激发求知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掌握知识和获得技能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复杂认识活动,培养学生兴趣是推动这种复杂的认识活动的重要动力。”在动植物世界里,有着很多的奇闻趣事和探索不尽的奥妙。而这些恰恰是学生平时接触不到,又乐于汲取的知识养料。在生物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适当利用3~5分钟时间,介绍植物的生活、繁殖特点,动物觅食、寻偶、御敌、迁徙等趣事;鸟类的筑巢行为、育雏方式;昆虫的群居生活;老虎王国;奇妙的动物“语言”等等,通过教师形象的讲述,学生乐此不疲,充分感受到生物学习的乐趣,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如果学生对某一学科发生兴趣,那么无论面对复杂的学习内容,还是紧张的课外作业,他总是会兴致勃勃,全神贯注地去探索、研究。

2.开拓新的知识领域。

古语曰:“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这就是说,只有广博的见识,才能取其精华;只有积累丰厚,才能用得巧妙。因此在教学中,笔者时刻努力为学生构建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平台,开掘创造性思维潜能,多方位培养学生积累知识的能力,让学生能腾出更多的时间到课外去汲取新的知识。

3.善于利用比较法和知识迁移。

教师在教学中可运用比较法加强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训练。例如在讲授细胞癌变一节时,提到引起细胞癌变的物理因素,老师可以引导学生与二战时日本的原子弹爆炸,导致很多人因受到物理射线的影响而出现各种疾病进行比较,从而增加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印象。此外,利用相邻的知识领域获得启示、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知识迁移也可以训练思维的广阔性,即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教师可鼓励学生将在其他学科中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物问题上。如将化学知识运用于过氧化氢酶与三价铁离子的催化效率;将物理知识渗透到大棚植物栽培中地膜颜色的选择,结合运用光合作用讲到的色素对不同种类光的吸收问题;利用成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说明食物链中物质和能量的传递;运用古诗“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解释生物与环境。通过以上方式,可以培养学生运用不同的知识解决生物问题的能力,摆脱学科体系的限制,促进各科知识的融合。

四、注重逆向思维训练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方法

逆向思维是解决有关生物问题的一大法宝。它的显著特点就是以问题为起点,运用有关概念、定律找出有关的联系,层层推理,确定解题的方法。教师在生物教学中对学生进行逆向思维训练,从事物的相反功能去探索、质疑,不仅加深了知识理解,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变通性,也利于打破传统思维的束缚。如学习多倍体育种知识时,可以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着丝点分裂的原因是什么?若按常规思路,大多数学生会认为是纺锤丝牵引的结果。若反过来思考:多倍体染色体加倍着丝点分裂抑制纺锤丝形成秋水仙素。很明显,着丝点分裂与纺锤丝无关。

由此可见,解决一个问题的思考过程往往是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交叉进行、互相补充、相互结合的过程。因此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适时用逆向思维逐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可独辟蹊径,突破重点,化繁为简,从而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新课改下,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与训练,是我们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就让我们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思维训练者”吧!

【参考文献】

[1] 彭开镜.精心设疑激活思维培养创新能力[J].中学生物学,2008(4):32-33.

[2] 马飞云.根据循序渐进的原则指导学生创新[J].中学生物学,2008(2):24-2.

【作者简介】徐明芳,苏州大学医学部2009级生物学科教育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