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生物新课程的实施与感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生物新课程的实施与感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新课程是一场反映时代精神的深刻改革,是一场既广泛又深入的教育创新。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以往的授课模式、学习方法和评价体系所存在的种种弊端,新的课程理念更符合时代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这对国家的繁荣、社会的进步、个人的终身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下面谈谈在使用新教材实施新课程的教学实践中的几点感悟。

1 同科知识储备不足,给高中教学带来困难

新教材中有很多的名词都是初中生物学涉及到的,因此教材作为已知条件给出,但这些往往成为学生疑惑的焦点。例如: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一章第一节在描述“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时,为了使学生理解,例举了这样的实例:以细胞代谢为基础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以细胞增殖、分化为基础的生长发育;以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为基础的遗传和变异。学生看完之后反而更糊涂了:“什么是细胞代谢?什么是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什么又是基因呢?……”又如课后练习题第一题给出一些名词要求区分活细胞、死细胞以及细胞产物。学生更是一筹莫展,无从下手,他们甚至连“活”和“死”都区分不开,更何谈细胞产物!造成此现象的直接原因是学生的生物学的基础较差,初中阶段学习的知识大部分已经遗忘。由于中考体系中没有《生物》这一学科,绝大多数学生在结业考试的时候简单地记一记,背一背,对付及格即可,因此生物科学知识在学生头脑中越来越淡薄、陌生。曾做了这样一个测试:将初中教材的知识整理形成一套试卷,利用自习时间进行摸底测试,结果及格的学生占20.64%,超过80分的学生寥寥无几;绝大多数学生(大约占53.25%)都集中在30-40分,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只得了10多分。这样的理论基础势必给高中的教学带来许多的困难。

2 异科之间知识链接过渡,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新教材版面新颖、灵活,内容安排上增加了较多的课外阅读材料,更多地关注影响社会发展的最新科技成果和动态,知识含量丰富,侧重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但由于相关学科间知识链接不和谐,导致个别内容的学习出现障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因此,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与其他学科建立良好的联系。

2.1生物与化学知识之间的链接

在蛋白质这一知识点的教学过程中,氨基酸的结构通式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内容,但恰恰是这样的一个小小的结构式却出现了较多的问题:①学生知道结构式中字母代表的含意,但他们不明白字母(C、H、O、N、R)之间的短线表示的是什么;②学生知道短线表示原子和原子之间连接的化学键后,对“化学键”的概念仍然很模糊。他们会提出质疑:“都是C和O结合,为什么C和O之间是双键,而C和羟基(-OH)之间是单键呢?”③学生对照教材中所提供的4种氨基酸(甘氨酸、缬氨酸、丙氨酸和亮氨酸)的结构将共同特点(“至少”、“同一”)记住后,又对课后练习题中的“NH2-CH2-COOH”属于氨基酸表示疑惑:“结构式中的NH2-和通式中的氨基(H2N-)是一个结构吗?羧基(-COOH)连接的是H,也不是中心C原子呀!”这样的问题比比皆是,大部分学生对结构式、结构简式以及分子式的正确判断和书写感到有困难,类似的还有参与核苷酸构成的脱氧核糖和核糖的环式结构;ATP的结构及其简式等。

生物细胞内发生的一系列高度有序的化学反应是用化学知识解释的。例如:用无机盐的化学性质理解其功能――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用酶的相关知识阐述细胞代谢的特征;用ATP与ADP相互转化的反应机制解释生命活动的能源供应;用氧化―还原理论说明有氧呼吸过程中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丙酮酸分解成CO2和[H]以及[H]和O:生成H2O,都属于氧化过程,都有能量和ATP的生成,而无氧呼吸中的丙酮酸生成酒精或乳酸是加氢还原过程,不可能生成ATP;以及理解光合作用、化能合成作用的原理及过程;用化学知识阐明遗传信息的贮存、传递和表达等。

生物和化学实验相互渗透。如生物学实验中“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用到了化学上的纸层析法等。

总之,生物学知识的学习需要适当的化学知识做铺垫,才能得到较好的理解。

2.2生物与数学知识之间的链接

在必修1“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一节的教学中,阐述蛋白质结构多样性这一知识点时,需要让学生了解氨基酸的排列与多肽的种类:①如果有3种氨基酸,每种氨基酸足够多,则可形成多少种三肽?(333=27种)②如果有三个不同的氨基酸,则可形成多少种三肽?(3×2×1=6种)这种计算方法让多数学生感到困惑,如果有适当的排列组合知识做基础,该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在必修2“遗传因子的发现”一章的教学中,遗传学的奠基人――孟德尔,揭示出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他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使用数理统计方法对豌豆杂交实验的数据进行分析;在解决有关遗传现象的实际问题时,常常将概率原理用于实验结果的预测,既简捷又易于理解;在“基因的表达”一章的教学中,探究mRNA上的四种碱基是怎样决定蛋白质上的20种氨基酸时也需要学生用数学的方法来推测。可见,在学习生物知识的过程中,逐渐培养学生建立数学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对于学好遗传学是必不可少的。

2.3生物与物理知识之间的链接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许多的实验都涉及到显微镜的使用,以必修1为例:生物组织中脂肪的检测、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观察根尖细胞分生组织的有丝分裂等6个实验都需借助于光学显微镜完成,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掌握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方法,而显微镜的成像原理及主要性能则必须在物理学知识的指导下学生才能得到更好的理解,进而高质量地完成科学探究的过程。除此之外,光合作用中碳原子、氧原子的转移也要用到物理中的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原理。

可见,加强学科间的横向联系,有利于学生理解科学的本质、科学的思想方法和统一的科学概念和过程,建立科学的自然观,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

3 新教材内容的构建与学生知识体系形成的偏歧

新教材与旧教材相比在版面形式和内容上出现了很大的变动,更多地体现了对科学知识的探索过程,强调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体现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设计理念。为了体现科学家们严谨求实、团结协作获得真知的探究历程,有些本属于同一整体的内容被拆成几部分来设置,打破了

知识原有的系统性和学生认知的连续性。最明显的是人教版教材对“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的安排跨越了两个章节:在第3章第1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中涉及膜的化学成分与功能,但在第4章第2节中才提出“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才探讨“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其中也包含了对生物膜成分的探究,显得有些零乱。按照认知规律、成分组成结构、结构决定功能放在一起既有利于教师组织教学,又有利于学生接受理解,而这样的设置背离了这种普遍的学习规律,教学的有效性相对来说很难达成。

4 新教材与新的教辅资料实则“貌合神离”

虽然新课程实施已经有四个年头,积累了不少经验,但由于各地所用教材版本不同,多数辅导资料在形式上与新课改保持高度一致,但在内容设置上仍延续着旧教材的风格,核心要点知识的增加和删减不到位,习题的选择和难度不适合。例如:在“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一节的课后能力测试中出现了DNA分子复制3次所需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数量;在“组成细胞的分子”章末测试题中竟出现了基因和遗传密码等名词。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结合实际妥善处理,才有利于新课程理念的正确贯彻和实施。

5 探究性学习在学生中较难开展

按照新课标要求,高中生物课程的内容包括必修和选修两个部分,共6个模块,每一模块36学时。多数学校采取每周开设2~3节生物课,一学期完成一个模块的策略,这就使得课时显得紧张。如果在课堂上让学生进行一些尝试性的探究活动,教师就要鼓励学生,并给每个学生尽可能多的机会来提出个人的想法、见解,并展开讨论,以利于他们科学思维和语言表达等能力的发展,这样就会占去大半节甚至一节课的时间,结果正常的教学任务很难完成。如果把探究性学习布置在课后进行,让学生通过图书、报刊、音像和网络等查阅信息,开展调查、研究等活动,亲历思考和探究的过程,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确实有利于促进学生尊重事实、坚持真理的科学态度的形成,但需要花费学生较大的精力和较长时间,即使实验室全天向学生开放,多数学生也会半途而废。因为他们的潜意识里仍然坚信题海战术才是获得高考成功的捷径。

以上是笔者在使用新教材实施新课程的教学实践中的几点感悟。课程改革不是对现行教材及课标的简单调整和修正,而是对长期束缚学生个性发展的“应试教育”体系的重建,每位高中教师都将在这场变革面前接受考验,转变思想,从而真正实现自身的专业化成长,提高自身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唯有这样,才能顺应时展的要求,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