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补画笔所未到,启观者之联想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补画笔所未到,启观者之联想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中国画的意境创造源于生活,勤于实践。是画家对自然物象的深入观察认识描绘过程中产生的。是画家主观情感与自然物象的融合,形成主客合一的意中之境。中国画的情景交融,诗画兼并在意境创造上达到了独到的艺术境界。

关键词:生活;意境;创造

中图分类号:J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27-0043-02

意境是绘画基本要素的综合反应,是由作品的构成方式予以营造,并通过作品直接呈现的。它所创造的是凭借绘画中匠心独运的艺术手法所溶铸而成的情景交融,物我贯通,能够蕴含和昭示深刻的人生哲理及宇宙意义的至高境界。“意”是画家的情感,理想的主观创意,“境”是生活物象的客观反映,意境是由这两方面的有机统一,浑然交融而形成。在中国画的艺术创作中,意境的有无常常是衡量一幅作品成败优劣的标准。

一、意境的来源

一是意境的来源可上溯至先秦道家,魏晋玄学以及隋唐佛学。在先秦与意境范畴的形成有着密切关系的,是以老庄元气论为基础的本体论哲学以及就言与象关系所作的论述。道 ,作为老庄哲学的最高范畴,是天地万物之本。老子认为,万物本体和生命之源的“道”是有与无的统一,亦即实与虚的统一,而且“无”(虚)处于矛盾的主导地位。他提出的“道可道,非常道”,即是说“道”是超言绝象不可言传的,但人生的最高境界却在得道,即体悟宇宙之大化。老子曰:“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恍兮惚兮,其中有象,惚兮恍兮,其中有物。”“物”是指具体的客观事物,即事物的内容。“象”是指事物的外在表现形式。“意”运用言表达有局限性,而运用“象”予以表现却可以收到“尽意”的效果。尽意为目的,立象是手段,立象是为了深刻地表达意。这与作为中国画主体精神的意境创造,最终要落实到技法形式的表现上,并通过技法形式达到意境创造的目的达到规律一致。

二是意境源于生活,自然的真实感受。这不是泛指在生活,自然中描绘景物,因为一幅感人的作品,不仅是创作者从不同的角度获得了启示,选取了形象,而且更重要的是这些形象要凝聚作者的真实情感。观赏者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感悟,与创作者进行心灵上、思想上、情感上的交流互动,画面上的意境和形象表现出来的真情实感流入欣赏者的心田,从而与创作者产生共鸣。中国画的意境,无论是山水、花鸟有的可以由生活实境直接升华而来,有的可以凭借画家当前或过去的生活经历,所见所闻引起的感受和感情,在艺术想象的驱使下,重新组合排列创造出来。画家基于意趣与境趣和谐统一的要求,通过以小观大,散点透视,大景物拉近、推远、连续组合等构成形式,把不同的时间、空间组织在一个画面,使新的意境活跃在纸上。在这重新组织起来的秩序之中,闪现出画家感情的色彩与思想的火花,显示了中国画意境创造主体的重要性。如清代画家梅清的《黄山图册》里的“浮云峰”,画家自题:“云峰如海上二神山,可望而不可及,戏以缥缈笔图之,非必实有是景也”。这显然是画家“删拨大要,凝想形物”进行艺术想象。但观赏者可以体会到云霞飘渺之山影忽隐忽现的情境,以及高山云海可望不可及的意境。

二、意境的创造

意境的创造,是画家对客观物象的深入观察和情思的积极活动,这与张b的“外思造化,中得心源”是一致的。意境创造的触景生情须“外师造化”,但这只是意境创造的基础与前提。在此基础上,必须进一步由“外思造化”的触景生情进入画家的内心世界,从而在主体审美心里等因素的作用下,物象与主观心里交融于一体,形成主观合一的意中之境。这就是“中得心源”。意境的创造过程,是一种由外及内,由浅入深,心物交融,主客一体的艺术创作过程。意境创造的关键,是作者要用审美情趣去发现,捕捉和领悟自然界中所蕴藏的美,在生活中培养自己高度敏感的观察能力,分辨能力和表达能力,从而也培养自己的创构能力,以独特的物态形象和艺术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怀,引发观者的共鸣,才能使意境的创造境界常新,意趣高华,韵味无穷。其艺术作品的创造,要不断的发挥心源的主观能动作用,将作者的知识修养与造化结合,方能达到抒情表意的目的。

(一)诗画相通

诗画相通是中国画意境创造的最高境界。好的诗,意在诗外;好的画,诗在意中。意味境界高远深广,其味无穷。中国画以诗入画的意境创造,正是中国画含蓄而耐人寻味的重要因素。

宋代中叶以后,随着绘画艺术的发展,绘画理论和品评标准也不断完善,在唐代绘画成就特别是诗歌成就的基础上,对意境明确提出要以诗入画。“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北宋. 坡)。“诗是有形画,画是无形诗”(北宋.郭熙)。坡十分推崇王维,其原因就是王维的作品“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人兼画家的王维说:“味摩洁之诗,诗中有画;观摩洁之画,画中有诗。”指出了诗歌与绘画兼收并蓄,相得益彰,画与诗相互融会贯通,画味含蓄而丰富,意境深邃而苍秀,创造出一种他人所不能及的意境。后世的画家特别是山水,花鸟画家都自觉地把诗意融入画中。“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不仅成为中国画一个重要的品评标准 ,诗文修养也成为中国画家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画中有诗

“画中有诗”不是指仅仅简单化地在画面上题诗而已,而是指画中富于内涵的诗意。补画笔未到,启观者联想,使诗情画意相得益彰。正如意境作为美学范畴,在明清时期出现之后,明朱承爵《存余堂诗话》中说:“作诗之妙,全在意境融彻。出音声之妙,及得其味。”意境的创造,全在于意境融彻;意境融彻,全在于意蕴丰富,出于音声之外。具有超越物象之外的广阔艺术空间。令观者浮想联翩寻“味”而得之,与之产生共鸣。诗情画意,充相映发,情景相生,得意于言外。如明代唐寅的《孟蜀宫妓图》在画面上题诗:“莲花冠子道人衣,日侍君王宴紫薇。花柳不知人已去,年年斗绿与争绯。”这幅画与诗的意境,表达了画家对时事沧桑,昨是今非的感伤之意。这才是意境创造的基本特征。

(三)情景交融

“情景交融”是意境创造的最终目的。画家通过自然景物与主观意愿相互沟通,创造出作者审美体验和审美感情相结合而产生的具有特殊性,寓意深刻,富有魅力的审美意象,从而达到创作者与客观物象的情景交融。这种具有典型性的意象,能使观者通过想象与联想,在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与作者所创造的意境产生共鸣,从而达到观者与作品的情景交融。这是诗情画意的意境创造具有典型性的艺术形象和诱发艺术联想最好的契机。看过陈白一先生的工笔画,每一位观赏者都有很深的感触,更多的是感动。在我们的脑海里呈现一幅幅生活的写照,《水磨歌声》、《鸭唱洼塘》、《苗女欢歌》、《闹元宵》、《银花》、《月光曲》等等。这些工笔画的特点是表现劳动生活的美。像优美的田园诗歌,清新怙淡,动听优美,像一杯浓香甘甜的美酒,让人陶醉。有人问老先生,为什么能画得如此生动、如此有意境。他说:“我的艺术是生活赐予我的,我在农村长大,有长期活动在农村,那水磨歌声,山谷清泉,山里人家小伙伴,小鸟等等都在我脑海里回旋。”他还说:“大自然中蕴藏着美好的宝藏。要多走路,少坐车,走路时都可以看到生活动人场景!可以看到天地间最真实感人的情景,哪怕是很平凡的事件,但是在特定的环境里,特定的时间就会流露出人间的情与爱。这就是艺术家怎样去挖掘出来,怎样发掘生活中的美。别人没有发现的美,人们生活当中每天能见到并有感觉到的美。这就是艺术家情感交融的心境,是艺术家基于生活的心境体悟。

三、意境的体现

“境”是“意”的具体体现,是“意”的创造与落实,故而意与境向来是两位一体的。而在绘画艺术发展的同时,诗歌作为一门得天独厚的艺术,其发展的速度和取得的成就,远远地超过了绘画。使之在中国诗论中最早出现了意境这一明确的说法。唐代诗人王昌龄的《诗格》提出诗有三境,即一曰“物境”指诗中表现的客观和令人心醉神往的景象;二曰“情境”指诗中表现出的那种亲身经历的情感体验;三曰“意境”指诗中表现出的“强于意而思之于心”的微妙复杂的心里活动。诗歌讲求意境,讲求神韵,讲求脱俗,与中国绘画的追求是一脉相通的。画家要不断的研究借鉴学习,提高自己的创作能力。

一是要加强学识修养。一幅经典的画,首先要打动自己,才能感动他人。这就需要渊博的学识修养来支撑,需要艺术家高尚的艺术品格,更需要艺术家意境与心境的吻合。而艺术家的学识修养,首先表现在人的品格上,所谓“人品不高,落笔无法”。画家的人格修养,情操品位是内因的主导,意境创造实际上是作者人生真谛的直观写照。

二是提高文学、诗词修养。画家的文学、诗词修养是一个重要方面。“画法与诗文相通,必先有书卷气,然后可以言画”(清.王原祁)。诗文书画,相为表里。中国画因为兼有诗意而在意境上的创造达到了独到的境界,中国画家也须具备文学、诗词修养才能将意境的创造提高到更高境界。画家要多读书,读好书,多读文学诗词,多贴近生活,走近自然,加强自身文化修养,才能加深和提高对大自然与生活的感悟,认识与理解。境界高了,作品才能有力度,才能提高,才能突破自我,作品的生命力也就加强了。

三是要打磨笔墨功夫。笔墨是中国画之命脉,是中国画最基本的表现语言。中国画所具有的独特美学建构,都是以笔墨这一独特的外在形式呈现和完成的。它独具的风采,深厚博大的内涵,神秘莫测的无穷变化已立于世界艺术之林。笔墨的技法表征,它超以象外,妙造自然,造就了中国画气象万千的笔墨水色相互交融的艺术天地。清恽南田说:“有笔有墨谓之画。”上承的笔墨,可以妙不可言的表达作者的真实情感,它是作者心态的迹化,作者素质的优劣决定了笔墨的优劣。因此,画家要具有扎实的笔墨功夫的能力,没有刻苦的磨练和全身的投入,难以得心应手地掌握中国画这一典型性的表现语体,否则,即使与要表现的意境有着心灵上的默契,也只能心有余而力不足。没有坚实的笔墨功夫,不仅难以传达形式内蕴的美感,甚至会因技能的拙劣而适得其反。也难以达到意境表达中那理解自然,感悟自然,超越自然而昭示自我的完美境界。

参考文献:

[1]陈克永.走近自然[M].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07.

[2]韩玮.中国画的艺术特点[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欧阳爱武.从意境到心境[M].人民美术出版社,2010.

[4]段彬彬.刍议工笔画之写意[M].人民美术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