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重新定义UT斯达康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重新定义UT斯达康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虽然占收入主要部分的小灵通业务仍处于“青春期”,但一直不愿意被称为小灵通制造商的UT斯达康早就开始拓展自己的新定义,他们会再次找到市场的盲点吗?

不关心股票价格的上市公司总裁不多,ut斯达康(中国)有限公司总裁吴鹰就是一个。

9月12日,北京东方广场UT斯达康(中国)有限公司总部,吴鹰对近期一则传言导致公司股价下跌显得淡然,“我不知道跌了多少。”

吴鹰不是故作姿态。经历了2000年Nasdaq一夜之间市值蒸发200亿,经历了小灵通三次遭“封杀”的生死劫,UT斯达康已有“百毒不侵”之态势。

西装革履、一部标志性的大胡子,42岁的吴鹰素以心胸开阔、作风随和著称,面对再大的风云变幻,也不改一贯的笑眯眯形象。

他的自信与亲和力成就了小灵通“不死”的神话,更成就了UT斯达康飞速增长的传奇。1995年UT斯达康合并成立之时,销售额1000万美元,员工不足300人,到今年上半年受SARS影响销售额仍达7.36亿美元,全年目标是180亿人民币;全球员工增加到近5000人,中国员工也已超过4000人。8年前的小公司,今天俨然已成长为一个电信巨人。

吴鹰的信心源泉甚至主要不是公司的业绩。他表示,“业绩说明的是公司发展的结果,其实更重要的是过程,有了我们这个团队,UT斯达康的发展后劲会更足。”

这支由海归、本土加老外组成的“国际纵队”,当然不会看不到3G对公司发展的可能冲击。吴鹰表示,几年前管理层就已着手对3G时代的发展战略进行规划,“作为最高主管,我们考虑的是公司后年、大后年的事情。”

吴鹰本人的判断是,小灵通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而且就算小灵通的增长“触顶”,也不意味着UT斯达康的发展会停滞。事实上,UT斯达康的战略性转型早已悄然拉开。

小灵通青春未老

与传言相反,中国电信、中国网通这两大固话运营商对小灵通系统设备的投资并没有出现减退的苗头。

据悉,网通所属的哈尔滨通信公司于今年3月才开始放号,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用户数量达到了58万;西安已从2003年初的38万用户,快速发展到8月末的44万用户。

与网通相比,中国电信在南方诸省的小灵通业务做得更好。成都作为小灵通发展最快的城市,从2002年至今已经达到了77万用户,而且扩容以后,容量达到150万,成为目前全球最大的小灵通系统。

而中国电信在海外的上市公司“中电信”于9月10日公布的中期业绩显示,其盈利主要由小灵通及宽带服务两项业务增长带动。这种情况下要中国电信主动放弃小灵通是不现实的。

9月初,网通宣布,在北方十省已经率先实现了短信互联。短信对于小灵通用户来说是个重要的增值业务。网通表示,今年先实现小灵通用户之间的短信互通。

UT斯达康市场总部高级经理冯光顺说,这表明目前运营商和设备商正在大力发展小灵通的增值业务,“小灵通还有这么多增值业务可以开发,小灵通市场容量还远未到增长尽头。”

即使大中城市里小灵通系统新建与扩容高峰过去,小灵通在城乡之间仍能找到新建的市场。

与此同时,小灵通的触角已经拓展到亚洲的多个国家。今年初,小灵通无线市话系统在越南首都河内和最大的城市胡志明市先后开通,这是该系统在中国以外的亚洲国家再次实现大规模商用。

在越南的成功极大带动了小灵通在亚太地区的发展。孟加拉、印度、老挝、缅甸、泰国和印度尼西亚等国家也在积极发展iPAS小灵通无线市话,并已着手建设实验网。

UT斯达康的一个理念是把通讯做到像用水用电一样便宜。吴鹰认为,小灵通资费较低的优势在众多中低收入的亚洲国家大有用武之地。他说,印度有10亿人口,电话普及率只有5%,这又是一个不得了的大蛋糕。

眼下UT斯达康正忙着调兵遣将,意欲在亚洲、南美洲、非洲多个国家复制“小灵通风暴”。

下一个放鸡蛋的篮子

UT斯达康从来就不愿仅被称为小灵通制造商,其产品也从来不是只有小灵通。

吴鹰说,小灵通确实给UT斯达康带来一个很好的机遇,但我们最早做的不是小灵通,而是在有线接入网方面,后来我们把无线接入技术进一步扩展,创下小灵通这么大的市场。

除了无线接入,UT斯达康还涉足了软交换、宽带、3G、光传输等各领域。据悉,UT斯达康是DSLAM产品的世界第二大供应商,并且是世界第一大商用软交换系统供应商,其mSwitch软交换产品在全球市场占有率为70%。

目前UT斯达康的收入结构为:小灵通系统设备占40%,小灵通终端占40%,有线接入、宽带、窄带等其他收入占20%。冯光顺说,“我们现在所做的都是电信领域增长最快的市场”,他认为宽带及软交换将在未来几年内快速增长。

尽管目前小灵通占了公司收入80%的份额,尽管对小灵通的增长仍有相当的信心,UT斯达康从来没有打算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面,其多元化布局与新产品的推出一直都在进行。

UT斯达康首席运营官周韶宁说:“我们也很清楚,小灵通增长迟早会放慢,一方面我们努力使它的生命周期延长,另一方面,我们一直在发展新的业务。”

在技术上UT斯达康下一步的发展已经确定了三个大的发展方向:宽带,无线,IP。吴鹰说,UT斯达康的管理层大都是技术出身,对技术本身理解比较深刻、准确。他说,UT斯达康下一步开发的新产品,肯定是着眼于中国市场需求的产品。

在新技术开发上,UT斯达康有一位公认的“天才”黄晓庆,将日本PHS改造为中国的小灵通,以及“软交换”概念的提出,都是他的得意之作。据UT斯达康公司研发宽带产品部高级经理郑敏透露,黄晓庆正在带领研发人员,开发一个叫做“流媒体”的新技术。

郑敏透露,几年前黄晓庆就有这个设想,自2002年起开始投入研发。

一条国际化的章鱼

今年3月5日,UT斯达康公司宣布以1亿美元现金收购3COM公司子公司CommWorks,将其180多项技术专利和产品许可及全班人马收入囊中。此举在业界掀起不小波澜。

CommWorks公司的CDMA2000个人数据专用网在全球市场处于领先地位,拥有无线数据领域60%的市场份额。吴鹰说,UT斯达康公司在WCDMA和TD-SCDMA领地上都有所建树,而此次,正是借助CommWorks这块跳板,公司将触角顺利地延伸到CDMA2000领域之中。

周韶宁认为,这次收购有利于公司业务向国际市场的延伸。“CommWorks和全世界最大20家运营商有17家有业务上的来往,要是靠我们去建立这种关系,尤其是在北美,跟大的运营商去建立很密切的关系的话,需要很大的代价。”

开拓国际市场是UT斯达康“后小灵通时代“发展的重点之一。周韶宁说,2000年的时候,国际市场占公司的营业额不到1%,2002年的时候是15%,目前已经上升到25%-30%,2006年的目标是50%。这一方面靠开拓国际市场来完成,另一方面要借助兼并收购。

周韶宁认为,在公司成长达到一定规模时,完全依靠挖掘内在的潜力,自己发展,过于缓慢。UT斯达康过了10亿美金这个“坎”,而且公司现金流相当充裕,可以通过兼并加快发展速度。

一位业内人士指出,小灵通作为“固话的延伸”,虽然实现了某些移动通信的功能,但仍属于固定通信范畴,而UT斯达康此番收购的对象却是一家在移动通信领域业绩相当不错的公司。这也表明,UT斯达康在小灵通之外,正在进行新的布局。

今年以来,UT斯达康收购了国内外多家做光传输的公司。从收购3COM子公司,到参与TD-SCDMA的研发,再到进入光传输领域,UT斯达康的多元化与国际化扩张战略已拉开架式。

“UT斯达康的未来将更偏重于服务,将更多地偏重于收购其他企业来扩张,但收购的企业主要用来互补,扩充领域,不会收购业务重复的企业。”吴鹰如是说。

3G并非是“七寸”

大多数业内人士认为,UT斯达康面临的最大挑战,仍然是大势所趋的3G。对于电信设备制造商来说,输掉3G就等于输掉未来。

一个较为普遍的疑问是,小灵通用户能否平滑过渡到3G?假若不能很好解决这个问题,小灵通设备和终端制造商将失去市场对于品牌的认同。

吴鹰对此远比外人想象得乐观。他认为,“3G时代小灵通就将退出历史舞台”的说法肯定是不对的。即使国内发放3G牌照,“小灵通”肯定还会发展。

吴鹰认为,小灵通与3G的定位存在区分性,同时又具备价格优势,只要在设备性能、应用品种以及投资回报方面做到位,将来可以成为3G的一种补充技术。“中国人的生活水平,决定了不可能人人都用3G,除非3G上来就采取最低资费,比现在手机资费还便宜,这是不可能的。”

同时,吴鹰对于小灵通过渡到3G很有信心。他说,具体有三种结合方式:一、“小灵通”的核心网是基于全IP的核心网,硬件和3G核心网的硬件相同,软件可以在3G核心网上兼容。二、增值业务可以兼容。将来,“小灵通”用户的界面和应用都可以平滑过渡到3G。三、采取双模手机方式,部分用户在本地时可以用“小灵通”,出国或出差时用3G。

虽然3G并不是目前的主营业务,但UT斯达康的高管层也给予了高度重视,为此专门成立了由吴鹰、周韶宁、黄晓庆、Jerry Soloway等人组成的3G委员会。每两个月进行一次会议,讨论公司3G的最新进展情况和制定重大策略。

吴鹰不厌其烦地向员工们描绘着一幅美好的图景:现在是一条高速路上分出了两个叉口,一条通向无线市话即小灵通,一条通向3G。UT斯达康正试图将这两条道路联系起来,一旦成功的话,前面将是光明一片。

对此UT斯达康已采取行动。公司目前对外提供的小灵通网络设备中,绝大部分都使用了基于IP的软交换核心网络,为将来向3G的平滑过渡做好了铺垫。此外,UT斯达康正在研发出支持小灵通和WCDMA的双模手机。

一位业内专家认为,无论3G实现途径如何,也无论采用何种接入技术标准(WCDMA/TD-SCDMA/CDMA2000),网络最终的发展方向都是基于IP的软交换,UT斯达康的选择“在大方向上应该不存在问题”。

而且吴鹰并不认为公司最大的挑战在于3G或者其他某个因素。吴鹰认为,一切因素中起决定性的因素永远是人,事在人为。重要的不是UT斯达康做什么,做不做小灵通,而是只要有一个科学的决策过程,正确的市场判断,有效的执行,UT斯达康自然会在一条正确的道路上走下去。

吴鹰就是吴鹰,永远充满信心:“和世界顶级企业相比,我们的Focus(关注点)不一样。”他说,在做宽带、3G方面,世界级的企业比UT斯达康更有实力和经验,但他们是在全世界做,UT斯达康永远是先把中国的事情做好。“放在中国市场,我们不比任何公司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