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课标背景下教材运用的几点思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课标背景下教材运用的几点思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新课程背景下,教材已经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教师应该基于课标,源于学生,活用教材,对教材进行合理地重组与创造性地开发,采取“用”“改”“补”“并”等方法,促使学生由浅入深地理解知识,引领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和认识生活中的问题,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关键词】教材 运用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1-0039-01

教材是由专家编写的,往往是经过使用和多次修订并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和科学性。但教材不是经书,它是主要的教学资源,是教与学的重要凭借,但教材绝不是唯一的凭借。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借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 而在实际的教学中,有些教师要么唯教材是从,不敢越雷池半步;要么随心所欲地使用教材;要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崇尚花样……总之,是在追求表面的变化,偏离数学教学的本质要求,削弱重难点。由此,在2011版课标理念的引领下,笔者谈谈对教材运用的几点思考

一、教材“用”好

“用”是指直接使用,凡是适合学生学习的编排,没有必要去变更,应当直接使用,这样省时省力,行之有效。

比如万以内数的认识到亿以内数、亿以上数的认识,是学生数概念的又一次扩充。教材就提供了较为丰富的素材,让学生感受大数,不仅为学生认识大数提供了丰富的内容,也为对学生进行综合知识的教育提供了很好的素材。蕴含的科学知识:一个人一年的心跳次数,地球赤道长度,蓝鲸的重量,光传播的速度,蜻蜓的眼睛由多少只小眼组成,一小滴血液中的红细胞、白细胞数量,地球、太阳的直径,全球人数,天鹅飞行高度,九大行星离太阳的距离,地球陆地、海洋总面积,用最大的天文望远镜可以看到的星星数;环保教育:新闻中的数据(共有多少少先队员参加“手拉手”活动、“保护母亲河”活动)、每年生产的一次性筷子数量。国情教育: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我国公路总长度,我国小学数量,六个最大省份的面积,塔克拉玛干沙漠的面积,青藏高原的面积,主要农产品的产量。纵观整套教材概念教学都遵循了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和人的认识规律都是从“感知表象”——“逐步归纳”——“形成概念”。再比如教材中的口算、估算和笔算知识的教学,通常无需变动,直接按照例题教学效果就好。

当然,要把教材“用”的透彻,“用”的极致,得要用心地研读教材、理解教材。教材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表达简洁精炼,特别是新教材往往通过非常简单的主题图、式或文字来表述,又加上教学内容增多了,比如增加了统计的一些知识:锯齿统计图、数学广角、数学活动等,而数学课本却变薄了。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根据一个个小问题来分析解剖:这个例题安排了什么知识点?重难点是什么?前后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怎样?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更适合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感悟?等等。

二、适度“改”动

不管哪一本教材不可能都适应所有的教学,也不可能找到一本完美无缺的教材,因为所面对的学生不同,有些教学素材适合城市的孩子,比如“立交桥”大城市的孩子天天见到,而农村的孩子对此了解的却寥寥无几。如果一味地唯教材创设生活的情境,反而适得其反。所以,以“生”为本、以“学”为本,把有些内容的编排,主要思路不变,稍加改动,可以改动教学素材、改动教学环节、改动所设的问题等。

值得注意的是教材对例题的安排是十分考究的,它集理论专家和实践精英的集体智慧,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选取教学素材,针对性和适用性强,如果没有经过深入的思考,千万不可随意更改,改之不当,“画蛇添足”也。

三、适当“补”充

“补”是指补充,有时教材提供的素材和题目,不足以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知识,因此教师要做些补充,可以补教学材料、补例题、补习题等。

翻阅人教版教材,教学内容却增加了不少:统计方面的中位数、众数和数学广角等,而课本并未加厚,压缩的是哪些方面的内容呢?使用过教材的教师,肯定深切感受到计算和应用这块儿的内容相对减少的较多,特别是习题部分。当然补充习题一定要把握一个度:只是提高中下学生对知识的进一步巩固,不搞题海战术,否则就偏离本质。

四、适时合“并”

“并”指的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知识的内在联系出发,把类同关系的内容适当的调整,整体呈现给学生,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认知结构,从而促进学生的知识实现迁移。同样我们要注意的是,新教材是遵循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和人的认识规律来安排教学内容的,已经较好地理顺了知识之间的前后衔接和内在的逻辑联系,能够帮助学生步步深入,拾级而上。没有深刻地研读新教材和学生,轻易不要合并、分散课时,要注意适时。

运用教材的过程是开放的、生成的,是师生之间互动、对话的过程,是师生与环境之间开发、交融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要用“活”教材,做到“形异神同”,使教材更具动态化、情趣化、生活化,从而最大限度地体现教材的使用价值,焕发教材的生命活力,使教师教得自如,学生学得轻松,真正实现“数学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制订《数学课程标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年第1版

[2]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写《数学课程标准解读》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第1版

[3]伍挚 《对小学数学教学“返璞归真”的再认识》 辽宁教育杂志社 2009年第10期

[4]骆玲芳 《数学教学新视角》 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4年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