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上海农业发展方向:总部农业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上海农业发展方向:总部农业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所谓总部农业,是指某区域以特有优势吸引农业企业将总部在该区域集群布局,同时将生产制造基地布局在具有比较优势的其它地区,而使企业价值链与区域资源实现最优空间耦合,以及由此对该区域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一种农业经济形态。加快总部农业发展,是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选择,是发展创新型经济的重要路径。长期以来,上海一直处于“大城市、小农业”的格局,土地资源稀缺,级差地租和劳动力成本相对较高,上海农业的发展必须突破传统农业的框架束缚,通过引进国内外农业龙头企业,大力发展总部农业,快速推进上海都市农业的转型升级,逐步实现向总部农业经济转型,这是由上海农业的现实条件所决定的。

一、上海发展总部农业的战略意义

1. 为上海农业的发展造就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城镇化水平的快速提高和区域非农产业的高速发展,上海人均耕地面积下降速度较快,人地矛盾突出,本地农业发展的空间资源严重不足。总部农业应立足国内国际资源和国内国际市场,突破上海农地资源的瓶颈制约,在更大的市场空间奠定市场实力,必将大大拓展上海农业的传统发展空间,同时本地的地域农业也可以依托农业总部经济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机会。

2. 为上海农业融入全国提供了重要的平台

上海是我国农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业也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全市经济总量中,农业增加值的比重不断降低,2009年农业增加值仅占生产总值的0.76%;农业从业人员48.53万人,仅占全市从业人员的4.56%。虽然农业在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低,因为如果简单地把上海封闭起来从产值看,上海的农业一点都不重要。但是上海能封闭吗,中国农业如果衰败,上海能不受影响吗?不能。上海需要全国的农业支持,全国农业也需要上海发展城市农业,把上海建设成为农产品贸易中心,通过农产品加工、营销、品牌、质量标准化等,实现大农业的全面发展和价值提升。

3.有利于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和城市功能转型

总部农业为上海经济的发展找到了新的思路,拓展了上海都市农业经济发展的选择范围,使上海都市农业的发展不再局限于本地的资源,而是跳出本地,通过与周边及其他区域的合作,使总部农业垂直价值链不同区段之间实现协调、互动式的发展。同时,在总部农业的发展模式下,企业总部的大量聚集将带动金融、法律、会计、咨询等知识型服务业的迅速发展,实现了产业结构升级和城市功能的转型,增强了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可见,总部农业的发展为上海城市经济发展找到了新的思路,有利于实现大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二、上海发展总部农业的优势条件

1. 知识信息、交通资源优势

总部农业发展的一个前提就是知识信息、现代交通、通讯的高度发展。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近年来上海知识经济发展速度很快,据全球知识经济排名的调查报告显示,上海则在知识密集型经济的增长速度上位列世界第一。上海自2004年以来世界知识经济竞争力指数排名提高了一倍多,成为全球知识经济发展最为迅猛的地区。进入新世纪以来,上海提出成为全国的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四大中心的建设目标,这进一步稳固了上海作为亚太地区物流枢纽的地位。据上海市建交委统计,截至2009年底,上海港货物吞吐量达5.9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2500万标准箱,分别位居世界第一、第二位;空运方面,浦东机场货邮吞吐量达254万吨,位居全球机场第三位。

今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上海明确提出要建成全国的金融中心、航运中心,其中金融中心建设有助于突破金融服务领域的制约,为发展国际采购、国际订单交易等功能提供资金结算、汇兑等必要保障,而航运中心建设将构筑跨国贸易的通道,为举办国际展示、扩大贸易规模提供物流服务等重要支撑。因此,上海两个中心建设将为建设农产品贸易中心提供有利的外部环境。

2. 科技、人才资源优势

在世界高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科技实力决定着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竞争能力。上海紧紧围绕“科教兴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加快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是上海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放在首要位置,进一步加强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增加了财政对科技的投入,通过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努力推动科技与经济的结合,使科技发展速度明显加快,科技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近年来,农业科技进步对于促进上海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产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农业生物技术、种质资源及育种技术创新、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现代工业技术及信息技术等领域形成了独特的技术优势,已在种源农业、生态农业、高效农业具有雄厚的技术基础,初步形成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技术体系。上海农业在“十一五”规划中已经提出,上海要以生物技术为支撑,大力发展种源农业,加快培育具有上海农业优势的原创性品种。近几年来,上海市种源农业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种业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较大改善,在种质资源库、良种繁育、种源技术创新、优良种源更新换代等方面取得较大进展。

3. 农产品的市场流通优势

上海市地理位置优越,位于东部沿海地区的正中,面向东海背靠长江。通过黄浦江及其他主要河流同长江三角洲一带的水系相连,使上海在近现代以后逐步成为我国沿海南北贸易的枢纽。近年来,上海对交通运输的设施建设投入始终保持较大的力度。2009年,上海市铁路和公路的营运里程(通车里程)分别达到309公里和11671公里,分别比2005年增长14.87%和43.91%,大大提升了陆路交通的运输能力,便于各种物资在上海周转。从货运周转量的增幅来看,公路运输在这一指标上已经超越铁路、水运和航空运输,显示出强大的机动性和灵活性,而且其2005年至2009年的增长率较2001年至2005年有大幅提高。虽然上海内河航道的运输里程并未显著增长(2005年为2110公里,2009年为2138公里),但从货运周转量结构来看,水运始终保持总量的97%以上,其中远洋货运周转量在2009年就占有73.4%的份额。因此,水运尤其是远洋货运的发展拓展了国际贸易的空间,是上海农产品市场优势的重要保障。

4. 农业要素集聚的优势

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具有资金、技术、人才、市场等集聚优势。上海的金融、资本和要素市场较为成熟,为了充分发挥农业要素集聚的优势,推进农村产权及农业要素市场化运作,近年来积极探索将资本市场与农业要素结合起来的尝试,农业要素集聚的平台----上海农村产权交易所于2009年已正式揭牌,加快农业要素流转,使农业要素充分为现代农业服务。该交易所充分依靠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发展的动力,把发展现代农业和发展现代服务业、依靠科技创新和各类资本集聚结合起来,加快推进信息、金融产业应用于现代农业发展,加快资本与农业对接,农业的市场潜能和要素能量就能得到充分的释放。该要素集聚平台将依托其产权市场完备的交易制度规则体系和遍布全国的信息服务网络,以推动农业产业化、服务林权制度改革为主旨,打造集农业和农村物权、债权、股权、知识产权等交易服务为一体的公益平台。

三、保障上海总部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1. 制定总部农业发展的规划

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是总部农业发展的关键。通过总部农业的规划,分析上海资源禀赋情况,吸引不同类型的农业企业,在市场发达、信息丰富的区域加强市场型农业总部经济的培育。如在上海郊区的奉贤、浦东、金山等农产品生产、加工相对比较发达、交通物流比较便捷的区域集聚生产加工型农业龙头企业;在以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农学院、上海水产大学等与农业产业相关的大学和科研院所为依托,构建科技型农业总部经济的平台;在构建市场型农业总部经济的同时,可以考虑与加工型或科技型农业总部经济区域相融合。

2. 落实农业企业落户的优惠政策

农产品的生产及消费具有区域性广、季节性强、自然及政策风险性高的特点,因此需要制定完善的扶持政策,主要包括土地供给政策、税费优惠政策、品牌扶持政策、人才引进政策等,真正做到“招得进,留得住,养得大”。要继续制定和完善相关扶持政策,鼓励企业走出去,建立生产或加工基地,成立分支机构,寻找合作伙伴。

3. 构筑总部农业发展的平台

长期以来农业属于弱质产业,农业龙头企业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方面远不如其他产业。因此,上海在建设农业总部经济时,一定要充分发挥上海所具有的科技、市场、品牌、金融、信息、物流等城市资源的优势,在引进和培育农业龙头企业方面做足文章,并在合理的区域内构建起上海农业总部经济的平台,逐步实现上海农业从传统型农业向都市型农业的转变。

(作者单位:上海农科院 上海社科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