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纳森乌日塔 “国嘴”的草原味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纳森乌日塔 “国嘴”的草原味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豪爽、豪放、豪情万丈……这些蒙古族人的特点,和荧屏上的纳森似乎很难产生太多联系。纳森,这位全名纳森乌日塔的蒙古族汉子,十五年来一直端坐中央电视台新闻栏目,用流利而标准的普通话播报新闻,用他充满磁性而富有感染力的声音传递着来自天南地北的讯息。庄重、儒雅、平静的音像遮蔽了这位有故事的蒙古人所具有的质朴和淳厚。于是,我们走近荧屏下的纳森,探访他从内蒙古大草原到央视主持人步步艰辛的成长之路,探求这只展翅飞越草原上空的雄鹰的鸿鹄之志。

无心插柳的播音路

对大多数电视工作者来说,能成为一名国家级电视台的著名主持人,可谓是职业生涯的“终极梦想”。但在纳森的回忆中,他年少时的梦想并非主持人,家庭中浓郁的艺术氛围让纳森一直将考入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作为自己的目标――纳森的父亲是60年代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的高材生,与当代电影艺术家许还山、马精武是同班同学。父亲曾任内蒙古艺术档案馆馆长一职;母亲从十几岁开始就参加了内蒙古民族歌舞团,后从事民族歌剧的表演和民族声乐的实践和教研工作。因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纳森从小就对于艺术的非凡热爱。

然而天不从人愿,纳森在考试中意外落榜,导演梦还没有开始,却就此终结,这自然让他的父母焦急不安。“那时候父母每天在耳边叨叨,谁谁考上北大清华了,谁谁考上北京电影学院了……”父母的唠叨虽然让纳森也感到烦躁与不安,但很快,他便将肩上沉重的压力化作为自己重振旗鼓的动力。

机会只会留给那些有所准备的人,一个全新的机会悄然来到纳森身边。1984年,北京广播学院面向全国招生,但是内蒙古的名额只有一个。当时有些“走投无路”的纳森,在父母的大力支持下,报名参加了这次考试。虽然进广播学院和自己最初的梦想不同,但是对自己要求一向严格的纳森仍旧抱着一种志在必得的心态投入到这次人生的选拔中。

“失败乃成功之母”,这话绝非对于失败者的安慰,而是一种成功之道。之前落榜的教训以及为考试而做的种种准备,都为纳森在参加广播学院考试中的超常发挥奠定了基础。提到这些,纳森依旧感慨:“当时除了高考考文化课外,还要考你的普通话标不标准,语言表达能力,诗歌散文朗诵,给你个新闻让你播,即兴给你一个话题,让你做一个口头作文等,应付这些考试内容的能力,在以前的一次次失败经历中也都有所锻炼,所以,是先前的失败促成了我后来的一蹴而就!”

就这样,在那次多达四五千人参与的考试中纳森一举夺魁,赢得了北京广播学院在内蒙古唯一的一个招生名额。不仅如此,纳森当时的专业成绩还是全国第一。毫无疑问,这是纳森成长过程中一段精彩片段,更是改变他命运的一次重要转折。回忆起这段过程,纳森笑道:“这就叫无心插柳柳成荫吧!走上这条路也算是歪打正着!”事实上,在经过多年工作的历练后,对于冥冥之中的命运安排,纳森以为偶然中有必然,“我内向而含蓄的性格其实并不适合做导演或者演员这个工作,反而,播音工作倒是更适合自己。”

站在家乡的肩膀上

纳森在1984年考入了北京广播学院,而这一年,恰逢广播学院对播音主持这个专业进行教育改革,原本四年要完成的学业变为了两年制,而纳森自然也因此成为了这次教育改革的“试验先锋”。不过好在,如此短暂的大学生活并没有让纳森在学业上的收获受到影响。相反,早先一心希望成为导演的他开始逐渐发现了播音主持的乐趣,成绩也始终颇为优秀。在毕业之际,纳森出色的成绩吸引了不少单位的注意,其中就包括让众多影视从业人员梦寐以求的八一电影制片厂,而纳森也和许多怀揣梦想的年轻人一样,希望在北京,在首都更大的舞台上发挥自己的价值。然而,在80年代初期,国内的电视行业刚刚兴起,从中央台到地方台,都缺乏像纳森这样优秀的新生力量。内蒙古电视台更是不愿错失掉自己民族的人才,就专门派人到学校商谈,说这是我们少数民族地区培养的一个人才,我们急需这样的人才,必须让他回到内蒙古。就这样,纳森回到家乡内蒙古电视台工作,回到他始终挂念的家乡。

“学的东西马上就能用到,很快就适应了这个工作,第二年我就主持了内蒙古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从此以后一发不可收拾,每年都会让我来做。”但是当纳森在内蒙古电视台“如鱼得水”的时候,他对于自己的未来,也有着清晰而坚定的规划:“干我们这行,最高的追求梦想就是进入中央台。”

现在回过头看,纳森不仅勤奋、刻苦,也非常幸运――1991年,机会又一次悄然而至,中央电视台举办了第一届全国少数民族知识大奖赛,面向全国挑选四名少数民族主持人。而已经在内蒙古电视台站稳脚跟的纳森,自然无可厚非地成为了代表参赛者之一。在参赛录像带寄出一个月左右后,纳森得到了中央电视台的垂青,并成功主持了那一年的全国少数民族知识大奖赛。他出色的表现不仅让全国更多的观众认识了这位既睿智又不失亲和力的内蒙年轻人,也得到了中央电视台领导的肯定。于是很快,他被邀请加入中央电视台――这个所有主持人心中的“梦工厂”,并于1994年正式入职中央电视台。纵使期间有着内蒙古电视台的挽留、自己对于家乡的不舍,但纳森知道,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走出草原,在更大的舞台展示自己,这也是一次为内蒙古电视台、为少数民族电视工作者争光的机会。

其实正如纳森自己所言,中央电视台是中国播音主持界最高的舞台。也正是因此,人才济济甚至藏龙卧虎的新环境一度让纳森有些难以适应,毕竟在内蒙古电视台,他是最优秀的中坚力量,而在这里,他需要重新开始。好在经过不懈的努力和奋斗,纳森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就得到了观众以及领导的认可。

谈到如今的工作,纳森一直非常谦虚,“对我来说,这只是项工作,使我被大家认识,这并不意味我有多么高的成就,我很清楚,这只是因为我的职业。”却又透出一股自豪与自信,“我今天上午直播的时候,美国参议院就人民币升值通过了一个预案。这样一个刚刚发生的新闻,没有时间做出片子,只能用口播,这样很考验功力和经验。整个10分钟读下来的时候,我已经口干舌燥了,很紧张,但过程非常顺利。”这电视屏幕中看似无奇的几分钟,却展现出了纳森对待工作的认真与严谨,用他自己的话来评价,就是两个字:“称职”。“我觉得自己谈不上优秀,称职是我对于自己的评价,做新闻来讲,因为每天面对不同的新闻事件,每天都要充实自己,否则就会和时代脱节。而且如果第二天有工作,我前一天是不出去的,要保证休息,以便第二天早晨可以提前三个小时去了解一下稿件。而且我会根据不同的稿件,来调整自己在主持时的状态。”

每天,荧屏前都会有亿万观众在央视新闻频道看到一个光鲜、从容的主持人纳森。谁能想到在荧幕之下,他又有着多少不为人知的艰辛付出呢?

回馈家乡的草原人

当纳森的名字家喻户晓时,他终于有了机会去实施自己的计划,表达他由来已久的要回馈社会、回馈家乡的拳拳赤子情。漂泊在外所经历、所见识的一切让纳森深深懂得,“授人以鱼,三餐之需;授人以渔,终生之用。”掌握知识比单纯的金钱更能改变人的命运。于是,纳森设法牵线帮助家乡修建希望小学,还组织筹划了公益讲座,他认为,“一个是小学,一个是大学,教育的两头,都能让老百姓真正得到帮助。”

为家乡修建小学,一直是纳森的一个心愿,恰好他的一个企业家朋友愿意出资建学校,于是俩人一拍即合,马上行动,一起选址。最后,他们确定将小学修建在赤峰宁城的一个贫困牧区,因为那里有太多的学生每天“披星戴月”到很远的地方上学。学校有了,可纳森与他的朋友发现,有很多家境贫寒的孩子根本上不起学。“在1998年,只需要400块钱,一个学生就可以念完小学。但是在那个年代,400块钱也算钱。”怎么办?纳森开始发动周围的同事、朋友、老乡,每个人捐助了1到6个小学生,总共捐助了100多个学生!建好了学校后,这100多个孩子也高高兴兴走进了校门。在纳森看来,这是一件值得骄傲的幸福的事。

2001年,也就是在希望小学建成两年后,纳森再一次牵线,在锡林浩特修建了另一所希望学校。“体育频道解说乒乓球的蔡孟也在内蒙生活过,他也和我有着同样的心愿,在联系了天津一家企业以及中国乒乓球队之后,我们三方总共捐了30万元,修建了这所学校”。

众所周知,中央电视台主持人的工作虽然光鲜,却异常忙碌,压力常人难以想象。对于纳森来说自然也如此。但繁忙的工作丝毫没有影响到他对于公益事业的热情,“这些事做起来的确需要耐心。虽然我们的工作性质让大家对我们产生了一定的信任,但是要让大家做得踏实、安心,还是需要耐心解释,缜密严谨。为了把捐赠的钱如数交到受助孩子手中,我们和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合作,有很正规的程序,尽最大能力使捐赠程序做到透明。对我来说,既然做了,就要做好,让大家放心。”从开始着手准备,到第一个小学的落成用了一年多的时间。这过程中,纳森既不能在工作上有半点松懈,又要紧锣密鼓的筹备建校的种种事宜。“自己愿意做的事,再怎么麻烦也不觉得累。”纳森说。

纳森不只是为了不能让家乡的孩子们“输在起跑线上”而修建了希望小学,还有那些在内蒙古所属高等院校就读的即将走向社会的大学生们。从2006年开始,纳森便与同在央视的内蒙古老乡白岩松共同发起了“思想草原文化之旅大型公益讲座”,他们把北京不少知名的专家和学者请到内蒙古各个大学,巡回搞讲座。“希望大学生能够站在巨人的肩膀看世界,给他们另外一个角度认识社会,也许他们平时接触不到那么多高端的思想和人物,我们就是希望能够以自己特别的身份营造这样平台,通过这种方式回馈一下家乡。思想可能点一下就能茅塞顿开,所以做文化应该比引进去几千万效果更好。”这淡淡的几句话,不仅体现出纳森对于教育、对于公益事业的独到见解,更有这位游子对于家乡的感情。“一定要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脚印踏上去,就会是一个抹不去的印记。我随时都还在寻找这样的机会。”

采访接近尾声,纳森告诉记者,刚刚接到领导委派的“走基层”任务,第二天就要奔赴他魂牵梦萦的家乡内蒙古。虽然是带着工作回去,但只要踏上家乡的土地、踏上草原,即使时间再短暂、工作再繁重,草原的气息总是能给纳森注入充足的能量。“每次回到家乡,蓝蓝的天,绿绿的草,一望无际的地平线,还有闲适自得的牛羊……在那种环境下觉得舒服极了,就像在给自己的身体充电一样。躺在草原上就觉得那就是我的天堂。”纳森话语中饱含着对家乡的眷恋。